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太原会战:国共配合最默契的一次大会战

太原会战:国共配合最默契的一次大会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49 更新时间:2023/12/25 0:13:04

此战,国共两党配合默契,在平型关之役、忻口之役中重创日军

1937年9月11月间进行的太原会战,乃是抗战爆发后,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也是国共两党在战场最默契的一次配合。日军出动4个半师团约14万人,意在消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夺取太原。中国方面有6个集团军约28万人参战,计划歼灭来犯之敌,遏制日军在华北的攻势。①

太原会战主要包括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大同失守后,日军第5师团、察哈尔兵团向平型关前进,意图抄雁门关后路,夹击太原。为防御日军,阎锡山布置了8个军近10万人参加平型关战役,其中包括林彪任师长的115师。②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历经团城战斗、平型关战斗、鹞子涧战斗、茹越口战斗等大小战斗,与日军激战近20日。尤其是115师发动的平型关战斗(即通常所说的”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四五百人,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

接下来的忻口战役中,阎锡山将主力部队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右翼指挥官为第18集团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日军被忻口前线国军阻击20余日,其后方及交通线又被八路军的游击战所威胁,一度陷于被动。但10月26日娘子关失守,使忻口的侧背受到威胁,阎锡山被迫下令撤守忻口。忻口战役中,中国军队奋勇杀敌,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麒等将领殉国;日本军官大田雄太郎都在原平,为对手国军196旅立了一座慰灵塔,上书“为永久追悼在原平战争中战死的4300名无名战士亡灵设立慰灵塔”。④

此时太原已岌岌可危,奉命守城的傅作义实力薄弱,据称其所部仅“新旧各六团,皆经过作战损失之余每团仅二百余人者,计实数战斗兵共约六千余”。兼之太原“守城官兵当全省局势一再失利连溃之余,对于守城任务多而生畏,再加以临时拨之新编各团,既无训练,而精神世界又不连贯,未见敌人,先行逃散”。⑤因此面对日军进攻,太原仅仅守了四天即告陷落。

在会战中,中国军队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给日军造成约2.7万人的伤亡,依旧没能守住太原城。如黄绍竑所说,“这次战事,打破了山西军善守的传说。其实并不是山西军不善守,而是现代的火器太厉害了。以我们古旧的城堡与劣势的火器,要作长久的固守是不可能的、不但山西如此,以后的南京,以及各地的防守战都是如此。”⑥

具体来看,参加太原会战的中国军队“装备窳劣陈旧,如炮兵约为日军三分之一,空军战机为日军十分之一。因此中国空军既不能获得制空权,又不能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炮兵亦多分散使用,不能充分发挥威力。日军有战车、装甲车、野战重炮,国军则无,仅凭步兵与训练精良、装备完善的日军决斗,且通信器材不足,影响各部队间之联系甚大,致遭受惨重损失。”⑦中日双方间的这种强弱对比,直至战争结束也未能改变。

平型关战斗场景

太原沦陷后,毛泽东曾判断:华北国军的“正面战争”已经结束

中共虽在太原会战中配合了国民政府制定的作战计划,被誉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合作的“一次典范”,但中共并未改变改编时所提条件:中共的抗战方针“只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红军的特长,给日寇以相当打击。”⑧毛泽东为八路军指定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太原沦陷后,中共看到了转向敌后游击战的可能。毛泽东说,“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体地位。”同时,毛泽东还具体指出,“山西各军大溃……正规战争结束,剩下的只是红军为主的游击战争了,山西统治阶级及各军领袖已动摇无主了”“红军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民众,收编溃军,扩大自己,自给自足,不靠别人……”⑨

毛泽东给八路军划定游击地区,“第115师一部以五台山为中心,向察南、冀西发展,创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第120师依托管涔山,以晋西北为中心,伸向晋察绥边……第129师以晋东南为支点,开展太行山脉的游击战争……”指示他们开展敌后游击战。

但是此时还有大批中国军队留在山西境内,包括晋军、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和八路军等,继续战斗。因此,在1938年初期,八路军并没有真正转入敌后,其主力部队依旧与中央军、晋军等联合作战。八路军活动的几个地区,只有晋察冀属于敌后,其他晋西北、晋西、晋东南几个地区,都在沦陷区与未沦陷区之间,属于日军侧翼。

直到1938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对平原游击战指示》,指出“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的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也是可能的”。在这之后,八路军除在晋东南、晋西北留下小部分人外,大部都转入了华北敌后作战。

至于山西境内,1941年中条山会战前,日军还称“卫立煌指挥的二十六个师,在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地区构成了坚固的阵地,成为扰乱华北,尤其是山西的主要根源。”到了“蒋系军在华北最后的地盘由于中原会战(即中条山会战)失掉以后,共产军(八路军)显然成为扰乱华北治安的主要敌人。”⑩

“太原会战”结束后,阎锡山将行营设在临汾。1938年2月,临汾失守。图为日军骑兵进入临汾城

注释:

①金绮寅、杨静:《激战晋中太原会战》,《黄埔》2004年第6期;②曾景忠:《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4期;潘玉梅、张量:《关于平型关战役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③杨奎松:《八路军平型关问题再研究》,载《“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④《太原会战:迟到的纪念碑,被遗忘的战斗》,《北京日报》2015年6月15日;⑤张仰亮:《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原因分析以太原保卫战为例》,《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⑥《黄绍竑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5页;⑦刘凤翰:《论太原会战及其初期战斗平型关作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6年第15期下;⑧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1页;⑨《毛泽东关于向全面抗战过渡期中八路军在山西的任务给朱德等的电报》(1937年11月13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4册,第670页;⑩曾景忠:《太原失陷后的山西战局八路军进入太行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背景》,《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

标签: 太原会战国共配合

更多文章

  • 常德血战:国军应如何自我检讨?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常德,血战,国军

    为牵制中国军队入缅,日军打破对峙局面,发动常德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一度处于优势地位。为彻底打败中国,曾一度制定“五号作战”计划从西安、武汉攻入四川。但随后因日军在中途岛等处遭遇惨败,该计划被迫取消。1943年,日军大本营制定的“对华作

  • 护国北伐: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以保全国民人格为号召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护国,北伐,中国,近代

    蔡锷:为给四万万人争人格,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1916年1月1日,上午10时30分,57岁的袁世凯站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阶上,阶下,列队齐整的“中华帝国”特任、简任官们,正行三鞠躬之礼。三鞠躬结束,袁世凯入内升御座,前清皇室代表溥润、章嘉呼图克图、天主教主

  • 一号作战:日本最大规模的陆军攻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一号作战,日本

    一号作战规模空前,日军投入了其中国派遣军80%的兵力1943年夏秋之际,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日军呈节节败退之势,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日本担心本土与南方的海上运输被切断,认为有必要在中国拥有稳固的立足点,以利进行长期战争,为实现这一目的,应打通大陆交通线。同年秋,以中国大陆为

  • 胜利日:抗战最重要的两大精神遗产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胜利,抗战

    抗战最伟大精神遗产之一:全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1945年9月3日,重庆陷入狂欢。“是人浪,是热浪,是欢腾的海。胜利的空气,到处在流,泛滥着。……清晨,人们就带着这二十余日来期待着的兴奋,整饰了衣冠,从家里、办公

  • 中国抗战没飞机可用该怪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抗战,飞机

    坊间传言:宋美龄把空军军费存在银行,导致抗战爆发无飞机可用众所周知,宋美龄因深度参与空军抗战事务,故曾被誉为“空军之母”。不过呢,坊间也广泛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认为正是宋美龄把军费存起来吃利息,不买飞机,延误了空军抗日备战的大事。这种说法的源头,是杨延年

  • 探秘中国军人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军人

    20余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军人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很幸运无一伤亡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提到了两段历史故事。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余名名中国海军学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一个是已故英国学者林迈可,曾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①本期【短史记】,即

  •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演义,诸葛孔明

    三国时,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 哨兵飞马来报: ”司马懿引大军15 万, 往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 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 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 果然尘土冲天, 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

  • 中国南海冲突是什么时候开始激化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南海,冲突

    扩建中的美济礁近日,南海地区局势紧张。回溯历史,南海问题究竟是怎样演变至今的呢?六十年代之前,南海虽有争端,但冲突并不剧烈中国南海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上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所谓“南海问题”,通常即指围绕南海岛礁、海域归属,周

  • 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不是为远征而召集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十万,青年远征军

    抗战末期,国民政府曾在旧国军体系之外,另外成立了一支“青年远征军”。该军筹建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部队名称及其口号而言,该军乃是为抗战而设立、本计划远征印缅战场,似乎是一桩没有疑义的事情。

  •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荆州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我的虎女什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见关羽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