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日战争著名的十大战役究竟死了多少日本人?

抗日战争著名的十大战役究竟死了多少日本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88 更新时间:2023/12/28 22:47:23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性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开始抗战,历时八年,最后以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

在这八年的艰难抗战中,中国的英雄战士们死伤无数,百姓们受尽蹂躏,整个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带领总计约70万余师的兵力,奋勇迎战。

这次战役,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二、上高会战:史上最精彩的战役

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

1941年3月15日,圆部和一郎指挥2个师团、1个独立混成旅团,由安义、南昌等地分3路向上高地区进攻,企图攻歼国民党军第9战区第集团军主力。参战各军在薛岳、罗卓英严令督导下,奋勇赴战。在我国军队只有40000余人的情况下,成功对抗有70000余人的日本兵。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

三、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1937年12月1日,江阴要塞失守。4日,日军完成了对南京东面的包围。这样,南京的第一道防线江宁、牛首山、淳化、汤山、龙潭之线已暴露在敌军面前。

此战,中国军队以10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地反击了日本侵略军。 但日军以8个师的兵力分兵进逼,使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军事当局在组织指挥上采取消极防御,使守军处处设防被动挨打,最后决定突围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大量部队困于城内,惨遭日军杀戮。

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平民和战俘进行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四、徐州会战:阻止日军进犯的关键

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准备继续侵略中国华东、华北地区,而徐州此时成为战役的重要关口。中国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此役,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

尽管如此,这次会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其中的台儿庄大捷中,中国守军在当地老百姓的大力配合下,以伤亡2万将士的代价,击溃了日军两个最精锐师团的进攻,歼灭濑谷混成旅大部、坂本支队一部,共计1万余人,缴获各型火炮70余门,坦克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枪械1万余支及其他战利品。

五、武汉保卫战:挫败日军企图

武汉是平汉,粤汉两铁路的衔接点,又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后,这里成了中心。日本侵略者妄图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进而支配整个中国。

日军以华中派谴军司令畑俊六为总指挥,分兵5路进犯,另派波田支队及海军陆战队协同海军第3舰队沿长江西上.我军为保卫武汉,由第9战区司令陈诚指挥。

1938年6月11日,日军溯长江西上,进攻安庆,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7月26日,日军攻陷九江,我军第29军团退守庐山两侧,全歼日军第145联队。10月上旬,薛岳兵团又歼敌4个联队,挫败日军突破南浔路的企图。

六、长沙会战:痛击日军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发动了3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中旬,日军以10万多兵力,在舰艇,飞机的支援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向长沙进攻。至10月上旬,日军损失惨重,向北败退.此役,敌伤亡达2万余人。

第9战区代司令薛岳指挥约20万兵力参战。1941年9月,日军第2次进攻长沙.日军集结12万人,兵分两路进攻。第9战区司令薛岳指挥13个军约17万人,利用有利地形,反击而歼灭敌军。此外,第5第6两战区的部队向汉口以西一线的宜昌,荆门也发动了反攻。会战结果,日军伤亡2万余人。

1941年12月,日军第3次进攻长沙,调集兵力12万余人。战斗空前激烈,日军死伤惨重,且粮弹将尽。这时,我长沙外围的部队,向长沙合围.日军不得不下令分路突围。我军乘胜堵击,侧击和尾追,扩大胜利战果,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

七、昆仑关会战:成功收复失地

日军为切断中国由南宁至越南河内的国际交通线,并在南宁地区开辟其海军向内陆作战的航空基地,1939年11月15日,日军在钦州湾登陆。鉴于南宁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我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调集重兵,并以部分空军战车部队支援,决心以反攻作战收复南宁。

1940年1月上旬,日军由粤北抽调兵力到桂南进行反扑。1月27日,日军由南岸突破邕江,进占永淳。我守军与日军展开激战,克复永淳。到2月8日,日军相继攻陷昆仑关,进占宾阳,上林武鸣等地。此时,日军兵力分散,后方空虚,补给困难,时时遭受攻击,遂于2月9日起开始南撤。我军乘势不断给日军以打击。至11月30日,先后收复龙州,南宁,钦县,镇南关(今友谊关)。

八、百团大战:决定性胜利

1940年8月,华北敌后战场的八路军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从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先后集中了105个团,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指挥下,对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代价。

九、滇缅之战: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胜利

1943年10月,揭开了缅北滇西反攻的战幕。其时,日军的缅甸方面军有11个师团,近30万人马。中国驻印军从印度的列多发南地区出发,身侵缅日军攻击。我官兵经一年多作战,先后赢得了胡康河谷战斗,孟拱河谷战斗以及密支那等战役的巨大胜利,在中国远征军的配合下,攻克八莫,南坎等地,亲乘胜向滇西畹町推进。

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以数万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反攻作战的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打通了中印公路,解除了日军对中国战场西侧的威胁,打破了日军对美援华物资的封锁,同时减轻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

十、湘西会战: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945年上半年,日军在中国广阔的战场上已陷入全面被动和被包围歼灭的狼狈境地。这时,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已拟定出中国战区总反攻计划,调整了战斗序列。

1945年4月8日,敌第6方面军的第20军主力一部,在空军的配合下向湘西进犯,企图占领芷江空军基地。我军除第3,4两个方面军担任防御外,并将在缅北作战的新6军空运到芷江参加任总作战。我军对日军从逐次阻击到截击,夹击,将日军分割包围。在中国战区的中美空军,也集中力量于芷江方面。由于制空权完全被我牚握,日军陷入了手足无措状态,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新任总司令冈村宁次被迫于5月8日下令停止攻击,狼狈逃窜,我军乘胜反攻。

至六月七日,日军所占地区全部收复,并毙,伤日军24000余人,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其实,在日本公布的在抗日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兵,与实际上的死亡数十分不符。曾经有记者统计的日军在中国阵亡总数,超过七十万人,其中不包括苏联红军、抗日联军在东北和中国远征军在印缅的战果。但是比起来中国在那长达八年所遭受的蹂躏与折磨,还有比这个数字多更多倍死伤的百姓和军人,我们真的应该铭记那段历史,记住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标签: 抗日战争著名

更多文章

  • 持续27年的悬案: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的来龙去脉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悬案,中国

    上海江南造船厂接收第一批日本赔偿舰的现场, “雪风“号做为接收第一艘被命名为“接一号“, 当时还没有“丹阳“的舰名按照国际惯例,在每一份战后签署的和约中都包括战争赔偿的内容。这种由战败国向战胜国缴纳的赔偿,款额往往大得惊人,如一八九四~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战胜的日本就通过《马关条约》以战争赔偿

  • 山东八路军抓日本女人换物资 击毙日少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山东,八路军,日本

    八路军抗日旧照据邹平县临池镇北台村村书记李元成介绍,1939年,八路军驻扎于北台村,为阻断日本人交通运输而进行胶济铁路的破坏(今309国道)。日本军队便自周村调来部分士兵,将北台村一把火烧得一干二净。只有古村落为瓦所造,幸免于难。1961年村民李宪会家挖井还挖出了当年战争所留下的弹壳。李元成还提到1

  •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黄继光,英雄事迹,舍身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

  • 战至26人弹尽粮绝不放弃,大东汉的铁血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26人,弹尽

    左国顺绘《十三将士归玉门》耿恭,字伯宗,是东汉开国猛将耿弇之侄,“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任西域戊校尉,屯驻后车师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2月,北匈奴的军队进攻车师。耿恭作为大汉帝国安置在车师后国的戊校尉,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车师国(车师国有后

  • 战争后美女战俘的三种悲惨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争,美女,战俘

    战争,是整个人类的灾难,但参与其中的主角总是男人,女人呢?作为战败方,只能活活地充当受害者与牺牲品;作为战胜方,男人都去论功行赏,封侯拜相,就没有女人什么事儿了。战俘,男性“有死而已”,赶上老天爷睁眼,还能苟延残喘,为敌人做爪牙、当鹰犬。女人就不行了——她们生来就是无辜的受害者,胜败双方,都会把她们

  • 揭秘二战日军强征慰安妇的那段屈辱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二战,日军,强征

    提及二战中被日军残虐的“慰安妇”,谁都泪流不止,“慰安妇”遭遇是一部尘封耻辱却不得不解开伤疤的催泪血史。日本民间调查团体曾推算,二战期间日军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慰安妇”的人数多达70万。在中国,这个数字不少于20万。“慰安妇”政策是日本政府在二战期间的“独创”,一来维持军纪,二来鼓舞作战士气。日本首相

  •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一战歼灭土耳其旅3500余人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一战

    在联合国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的攻击与反攻过程中,土耳其旅共有3514人伤亡,其中741人阵亡,2068人受伤,163人失踪,244人被俘,还有298位非战斗伤亡。这支由美军一手包装起来的土耳其军队从此再也没有成建制投入战斗,尽管直到1954年仲夏才从朝鲜撤离。损失在联合国军中排名第三!土耳其士兵绝

  • 西安事变真相:西安事变的“主谋”并非张学良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西安事变,真相,西安

    1935年,曾经号称中国最强军队的东北军正处在落魄时期。热河战败后,东北军丢了东四省和河北的地盘,十几万大军依靠蒋介石提供补给,一举一动受蒋节制,境况非常凄凉。背着一个“不抵抗将军”骂名离开东北的张学良有抗日的决心,不希望参与任何内战。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委派到西北“剿共”。来到西安

  • 抗战前蒋介石借“剿共”控制四川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抗战前,蒋介石

    众所周知,重庆(抗战时为四川省辖市)是中国抗战时的陪都,其时四川作为西南大后方,是御敌的大本营。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3年,四川还是军阀割据、中央政府无法深入的王国。国民政府是如何在短期内将势力渗入四川的?刘湘请援,蒋介石趁机入川1932年10月,四川最大的两股军阀势力——刘文辉与刘湘叔侄开战,结果踞守

  • 西安事变简介及时间 西安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西安事变,简介,时间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