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缅甸之战简介

缅甸之战简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3/12/27 2:37:27

东南亚战场中的缅甸战场。日军经过初期的节节胜利,进入与盟军的拉锯战,缅甸的胶着战事死死拖住了日军,牵制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缅甸战事成为了东南亚战争的焦点,成为了日军反胜为败的标志。

缅甸之战的爆发立刻成为影响中国和亚洲局势发展的热点,中国即将出兵缅甸的消息立刻震动了西方世界。

对中国的惊人之举,世界舆论反响不一,英国政府则相当谨慎。

在他们看来,缅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印缅省”,它在战争中的意义仅仅在于给印度构成一道外围屏障。为了减少伤亡,他们可以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但对艰苦抗战的中国来说,缅甸却势在必守,缅甸的沦陷与否直接关系到抗战大后方的安危。

在美国的干预下,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应邀飞抵重庆,到蒋介石的别墅商谈缅甸问题。

韦维尔身材魁梧,性格倔强,曾经参加过一战,失去了左眼。在他生气的时候,常用剩下的那只右眼蛮横地瞪着对方,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愤怒的独眼公牛”。此人性格傲慢,后来被伦敦1980年版《历史百科全书》中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成就和最不幸的之一。”

韦维尔初到重庆时,带来一群趾高气扬的军事助手和参谋,这些狂傲的不列颠军官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以一种西方人的优越俯视前来欢迎他们的中国人,并且公开把中国人口中的委员长蒋介石称做“酋长”,意思是中国还是原始部落。

为了抗战,蒋介石还是很真诚地欢迎并宴请远道而来的英国客人,他身着戎装,满脸微笑,亲自在别墅庭院的大门口欢迎贵宾的到来,第一夫人美龄则亲自为丈夫担任翻译。

蒋介石显然对即将开始的双方会谈持乐观态度,因为大敌当前,英国人在太平洋战场到处吃败仗,因此他觉得这位英国会对他客气一番,并就盟国的援华物资和中国军队参与缅甸共同防务等问题达成原则协议。

不料会谈刚开始,韦维尔就不顾起码礼仪,当蒋介石的面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要求中国将“囤积在仰光的租借物资,部分转入缅甸防务”,并规定中国军队入缅人数“不超过一个团”。

韦维尔的态度很明朗:我们并不情愿中国来插手缅甸防务,伦敦从来没有忘记,中国在历史上与缅甸曾保持过的那种宗藩关系。缅甸丢给日本人,将来打完仗还能收复,中国人去了赖在那里不走,岂不是给大英帝国制造一个棘手的问题?

蒋介石的热情一下子被水彻底浇灭,气氛一时很尴尬。

标签: 缅甸之战东南亚

更多文章

  • 少康复国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少康,复国,夏王少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为恢复夏后氏统治,指挥有虞氏、有鬲氏军在中原地区与寒浞的有穷氏、有过氏军的作战。夏王太康时期(约前20世纪中),都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太康终日田猎,不理民事,国力日衰。一次,他游猎于洛水(今河南境)北,十旬不归。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率领部族军

  • 北京保卫战:盖世英名卫国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保卫战,盖世英名

    景泰九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北京城阴霾着天。于谦鲜血淋漓的头颅挂在了崇文门外。这颗头颅曾经保卫了这个城市,挽救了这个帝国。如今却依然被无情挂在了城门口。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开始无可挽救地走向没落。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

  • 朱仙镇之战:闯王掘沟大败明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仙镇之战,闯王

    闯王李自成亲率数十万人马,在中原大地上浩浩荡荡地向开封进发。艳红的太阳照着绣有“闯”字的帅旗,猎猎招飐。其时是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五月一日。大军行至开封城西南的朱仙镇,已是黄昏,李自成便令部队在镇郊扎营。闯王正骑着马在察看各部安营时,忽有巡哨官来报:“明将左良玉和丁启睿、杨文岳三支人马已奉

  • 李愬雪夜袭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愬,蔡州,擒获

    816年,唐朝新任唐(今河南唐河县)、随(今湖北随县)、邓(今河南邓县)三州节度使李愬,到三州首府唐州上任的第三天,就带着养马兵老蔡头,装扮成生意人模样,到州府附近的小村镇转悠去了。朝廷派李愬到唐州的使命,是讨伐背叛朝廷、驻守在蔡州的淮西节度使吴济元的。可他似乎对讨伐之事有点漫不经心,他对出城迎接他

  • 左宗棠收复新疆:晚清对外战争唯一胜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左宗棠,收复,新疆,晚清

    占中国版图达六分之一的新疆,之所以现在还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之内,有一个人不能忘记,他就是中兴清朝的名臣---左宗棠!这是一段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当然,镇压太平天国算不上什么功绩,如果算,那也比不上曾国藩。左宗棠一生对中华民族,甚至对自己,最大的贡献就是收复新疆。在晚清名臣皆是“内战内行,外战外

  • 鄢陵之战简介,晋楚争霸鄢陵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一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给大家讲讲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的第二次战役之战。在这一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的分歧和指挥不当的弱点,在适当的时机出战,一举战胜了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战败的耻辱。楚国在城濮之战失利后,为了转移晋国视线,不久与晋国议和减轻晋国压力。楚国内部则积蓄力量,伺机北上。而晋国却在

  • 顺昌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顺昌之战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准备驻守东

  • 徐州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州会战,1937年

    1937年12月中国首都南京失守后,日军气焰极为嚣张,企图沿长江而下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中国政府军队主力,然而,中国第5战区在李宗仁将军坚定有力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徐州会战,华北战场的形势和徐州地区中国守军的有力坚决的抗击,却暂时转移了日军视线,转而企图打通津浦线(天津浦口)并消灭中国第5战区

  • 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惨烈,南京,保卫战

    一2937年底,日军对南京分三路进攻:右路沿沪宁路西进;中路由宜兴经溧阳攻南京;左路由太湖南侧西进,共向南京合围。22月4日,右、中两路日军攻陷句容、秣陵关,向南京外围阵地猛攻,至22月8日先后攻陷淳化镇、汤山、龙潭各地。从20日起,集中步、炮、空协同的威力向各城门猛轰。中国军队到黄昏时才把窜入的日

  •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午海战,邓世昌

    邓世昌把妻子和刚满月的儿子送回广东番禺老家后,连夜就往威海赶。他不愿在家耽搁半天,因为他知道日本人已占领了朝鲜汉城一带,而中国的海军舰队就驻扎在朝鲜牙山口外,日本舰队咫尺相望。日本人随时都有可能向中国舰队发动袭击。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他怎么能呆在家里呢!他所在的北洋水师就驻在威海对面的刘公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