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顺昌之战简介

顺昌之战简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6:26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

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准备驻守东京。此时,金统治者内部意见不一,金兀术带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刘带兵到达顺昌得知金军已经攻占陈州(今河南淮阳)。此时有些将领主张南撤,丞相秦桧也命刘撤防。刘却认为顺昌粮食充足、城墙坚固,可以一战,遂下令凿沉船只,誓死一战。他发动群众,全民备战。城墙上设置好防御设置,同时城郊设置伏兵。

六月十一日,刘得知晋军在城外扎营,便乘敌人立足未稳派兵夜袭取胜。十五日,金以3万大军围攻顺昌。为了诱敌,刘命令大开城门。金军担心中伏,不敢冒进。刘等到金军后撤时,派兵掩击获胜。此后,刘又连续几次偷袭敌军获胜。

金兀术得知后亲自率军支援。六月二十五日,金兀术抵达顺昌城下,将顺昌城层层包围起来,并派主力攻打东、西两门。金军遭到顺昌守军顽强抵抗,加上天气炎热,士兵疲惫,未能攻克顺昌城。

宋军守将刘又设计将金军引入散毒的地区,金军中很多人中毒。后来,宋军趁夜下大雨,地面积水之机伍袭击金兵,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然后又派出5000精兵直接攻打金兀术大营,斩杀金兵近万人。

金兀术派出精锐“铁浮图”反击。“铁浮图”就是穿着重盔甲士兵,三人分成一组,并用皮带等连接在一起,每前进一步,就用拒马木(拦马用的木头)环绕护卫,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刘早就准备好了器械对付。“铁浮图”刚一到阵前,宋军拿着装满煮豆的竹筒在南门伏击。两军一接触,宋军就把竹筒抛出,地面洒满了煮豆,诱使其马抢食。宋军趁机用大刀砍掉马腿,用枪把他们的铁帽子挑掉,然后用锋利的斧子砍断他的臂膀,或击碎他们的脑袋,彻底击退了金军的反击。

金兀术不甘心失败,就又调集了他的另一精锐部队“拐子马”迎击宋军。“拐于马”是在左右布置的两翼骑兵,全部是由擅长骑射的女真族人所组成的,被誉为“常胜军”。可是,在宋军的奋勇迎击下,这支常胜军也惨遭失败。金兀术不得已率领军队狼狈后撤。

面对强敌压境,刘如何部署备战?

就在强敌压境之际,刘沉着果断的应对指挥备战。他先亲自观察城内的防御设施和城内外的地形。他见到城内粮食充足,还存有很多毒药,认为可以一战。刘先命人将所有船只凿沉,然后把城墙加厚加高,构筑好防御工事。之后,他又号召所有百姓,同心协力共同御敌,誓死保卫顺昌城。他把自己全家人都搬入到一座庙中,并且在门口堆上一堆干柴。刘嘱咐守卫的士兵,如果一旦顺昌城被金军攻破,就立即放火先把他的全家焚烧,以免遭到金军侮辱。他用这种方式激励将士和城中百姓,誓死与顺昌城共存亡。在刘的领导下,军民共同御敌“男子备战守,妇女砺刀剑”。根据地形和兵力,他又将兵力布置好,命统制官许青、贺辉、钟彦、杜杞分守东西南北门。依靠当地人为导,派出侦探不断刺探金军行动。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基本完成了顺昌城的防御准备。

刘如何派出两个人散布假消息给金军?

战事开始前,刘召见他的部下曹成等人,然后对他们说:“我派你们去金军做间谍,事成之后必有重赏。你们只需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敌人肯定不会杀掉你们。现在我准备派出骑兵去侦察道路,把你们编入随这支侦察队伍中。如果遇到金兵时,你们就一定要假装掉下马,被敌人俘虏。金兵主帅肯定会审问你们,如果他要问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就说:‘他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守边人,喜欢声色,宋廷因为两国议和了,才派他去驻守东京。他贪图享受,喜欢安逸。”

曹成等人随侦察兵出发后不久果然遇到金兵,曹成等人被活捉。兀术审问他们,他们就按照刘吩咐的话回答。兀术十分高兴地说:“这下可以踏平顺昌城了。”随即,他便下令,不带车辆、火炮等重器械前进。第二天,刘在城墙上巡视,看到他们远远地走过来,就用绳子把他们拉到城墙上。

大开眼界

刘所率领的军队不足2万,主力是原来彦所带领的“八字军”。但是真正能出战的人只有5000人。刘带领将士同心协力,坚持抗击,采用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即先发制敌,避其锐气,麻痹敌人,制造战机。加上城内居民的大力支持,终于以少量的兵力战胜了数倍的敌军,抵挡住了金军进攻的锋芒。这一战是自金军南下以来遭受的最大的惨败之一。金国朝野为之震动。

标签: 顺昌之战

更多文章

  • 徐州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州会战,1937年

    1937年12月中国首都南京失守后,日军气焰极为嚣张,企图沿长江而下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中国政府军队主力,然而,中国第5战区在李宗仁将军坚定有力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徐州会战,华北战场的形势和徐州地区中国守军的有力坚决的抗击,却暂时转移了日军视线,转而企图打通津浦线(天津浦口)并消灭中国第5战区

  • 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惨烈,南京,保卫战

    一2937年底,日军对南京分三路进攻:右路沿沪宁路西进;中路由宜兴经溧阳攻南京;左路由太湖南侧西进,共向南京合围。22月4日,右、中两路日军攻陷句容、秣陵关,向南京外围阵地猛攻,至22月8日先后攻陷淳化镇、汤山、龙潭各地。从20日起,集中步、炮、空协同的威力向各城门猛轰。中国军队到黄昏时才把窜入的日

  •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午海战,邓世昌

    邓世昌把妻子和刚满月的儿子送回广东番禺老家后,连夜就往威海赶。他不愿在家耽搁半天,因为他知道日本人已占领了朝鲜汉城一带,而中国的海军舰队就驻扎在朝鲜牙山口外,日本舰队咫尺相望。日本人随时都有可能向中国舰队发动袭击。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他怎么能呆在家里呢!他所在的北洋水师就驻在威海对面的刘公岛上。

  • 1979年中国海军迫近苏联航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1979年,海军

    “明斯克”向中国示威1979年上半年,南海水域战云密布,为了支持入侵柬埔寨的越南当局,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决定派遣海军舰艇进驻越南金兰湾、海防等港口,对周边国家施加军事压力。仅仅加入苏联海军才一年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也奉命进入这片“是非水域”。“明斯克”号首任舰长科基拉耶夫说:“戈尔什科夫元帅

  • 镇南关大捷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镇南关,大捷,1885年

    1885年冬末,清政府得到密报,已经侵占了越南的法国军队,又要将魔爪向中国伸来。清政府犹豫再三,最后决定以武力抵御外侮。广西帮办军务、清朝老将冯子材,受命率军奔赴镇南关。镇南关地处广西,是峻崖夹峙、地形险要的边关要塞。当冯子材带着一千人马,火速赶到镇南关时,法国侵略军的前敌主帅尼格里,已经退驻到关外

  • 辛亥革命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辛亥革命

    从汉川开赴前线的起义军1911年10月9日正午,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机关装配炸弹,不慎爆炸,孙武受伤。俄国巡捕闻声赶至,把炸药、旗帜、符号、文告、印信全部抄走,起义计划暴露。瑞澄下令紧闭城门,大事搜捕。蒋翊武与刘复基计议,刘主张当机立断,说:“与其坐而被捕,不如及时举义,失败利钝,非常计也。

  • 武昌起义的炮声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昌起义,炮声,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的硝烟未散,烈士的血迹未干,武昌城又响起革命军隆隆的炮声。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多次失败,许多优秀的革命党人的牺牲,换来的是越来越大的革命影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连续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受到革命冲击的清王朝,却加速卖国的步伐,企图赢得外国资本家和政府的欢心,支撑住它那摇

  • 英国强占香港“新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英国,强占,香港

    甲午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公元1898年6月9日,清廷的代表李鸿章在英国的威逼下,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碧波荡漾的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早在公元1841年,英国侵略军就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登上了香港

  • 我指挥了花园口决堤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指挥,花园口

    1938年2月,新8师炸毁黄河大铁桥后,奉命守卫西起汜水东至花园口的黄河防线。不久又改为负责西起黄河大铁桥至东马渡口一线防务。师部驻京水镇。此时,日寇已抵黄河北岸,因黄河大铁桥已被毁,无法过河,只能与我军隔河对峙。新8师数次派出便衣袭击队,与在沦陷区坚持战斗的共产党领导的黄河支队配合,袭扰日军。最成

  • 火烧圆明园的另一面:中国人唆使带路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火烧,圆明园

    晚清汪康年所着《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大量国人趁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的机会涌了进来,和侵略者一同抢劫圆明园里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