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29 更新时间:2023/12/28 13:10:17

1937年12月中国首都南京失守后,日军气焰极为嚣张,企图沿长江而下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中国政府军队主力,然而,中国第5战区在宗仁将军坚定有力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州会战,华北战场的形势和徐州地区中国守军的有力坚决的抗击,却暂时转移了日军视线,转而企图打通津浦线(天津浦口)并消灭中国第5战区主力。这次会战中国不仅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伟大胜利,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会战的焦点之所以集中在徐州地区,是因为徐州的重大战略地位。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位于黄河与淮河两河之间,据鲁豫皖苏四省要冲,为津浦、陇海两铁路之枢纽。徐州周围,山峦重叠,河川纵横,在中国军事史上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华北日军南下时,在华北山东方面的一线防线,由于守军将领韩复qu(后被枪决)畏敌避战,轻弃黄河、泰山天然屏障,又接连不战而退,日军长驱直入,轻取山东大部战略要地,给抗战形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侵略者的欲望。为了连贯华北、华中两个战场,日军决心以济南、南京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最后会师徐州打通津浦路。为此,日军先后集中24万人的精锐部队,于1938年1月下旬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中国方面极为重视徐州地区的防御作战。中国第5战区先后调集约60万大军防守徐州地区,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此次会战是一次大面积大范围的作战,中国军队在黄淮之间的广袤大地上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攻守与反攻守作战。

1938年1月下旬起,北上的日军华中方面军部队与中国军队接触,遭遇到中国军队的猛烈抗击,2月9日,日军曾一度突过淮河北岸,但不久即被中国军队击回淮河南岸,形成与北岸中国军队隔河对峙的局面。在北线,日军华北方面军第2集团军指挥精锐第5、10师团分路南下,其中第5师团由青岛南下,企图夺取鲁南要地临沂,再从东路进攻徐州。临沂我军实力薄弱,3月中,张自忠将军率部两次驰援,两次击退日军,取得两次临沂保卫战的胜利,给骄横的坂原师团以沉重打击。而且,临沂保卫战的胜利,使日军第5、10师团会师企图失败,为台儿庄歼敌奠定了有利基础。在日军第10师团方即津浦路正面,2月中旬,我军一部主动袭击济宁,给日军造成1000人伤亡,牵制了日军行动。从3月24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集中兵力不避牺牲,反复猛烈地攻击突入徐州附近要地台儿庄之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旅团),使之除小部突围外,大部1万余人被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决定乘胜扩大战果,向徐州地区大量增兵,欲在此与日军决战。但是,日本大本营察觉到徐州地区集结大量中国军队后,于4月7日制定了《徐州地区作战指导要领》,重新部署共计6个师团的兵力再次南北推进,包围中国军队,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中国军队经过逐次激烈的抵抗后,未能阻止日军攻势,至5月15日,日军完成对徐州地区的包围。在危急形势下,中国方面决定放弃徐州,至21日,徐州地区中国守军主动撤离。

徐州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军虽然大通了津浦线,但妄图打击中国军队主力的目标却未能达成。再次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而中国军队将日本主力吸引到津浦线上,暂时转移了日军的进攻方向,为部署尔后的抗战初期最后一场关键大会战武汉保卫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尤其是台儿庄大捷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标签: 徐州会战1937年

更多文章

  • 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惨烈,南京,保卫战

    一2937年底,日军对南京分三路进攻:右路沿沪宁路西进;中路由宜兴经溧阳攻南京;左路由太湖南侧西进,共向南京合围。22月4日,右、中两路日军攻陷句容、秣陵关,向南京外围阵地猛攻,至22月8日先后攻陷淳化镇、汤山、龙潭各地。从20日起,集中步、炮、空协同的威力向各城门猛轰。中国军队到黄昏时才把窜入的日

  •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午海战,邓世昌

    邓世昌把妻子和刚满月的儿子送回广东番禺老家后,连夜就往威海赶。他不愿在家耽搁半天,因为他知道日本人已占领了朝鲜汉城一带,而中国的海军舰队就驻扎在朝鲜牙山口外,日本舰队咫尺相望。日本人随时都有可能向中国舰队发动袭击。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他怎么能呆在家里呢!他所在的北洋水师就驻在威海对面的刘公岛上。

  • 1979年中国海军迫近苏联航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1979年,海军

    “明斯克”向中国示威1979年上半年,南海水域战云密布,为了支持入侵柬埔寨的越南当局,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决定派遣海军舰艇进驻越南金兰湾、海防等港口,对周边国家施加军事压力。仅仅加入苏联海军才一年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也奉命进入这片“是非水域”。“明斯克”号首任舰长科基拉耶夫说:“戈尔什科夫元帅

  • 镇南关大捷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镇南关,大捷,1885年

    1885年冬末,清政府得到密报,已经侵占了越南的法国军队,又要将魔爪向中国伸来。清政府犹豫再三,最后决定以武力抵御外侮。广西帮办军务、清朝老将冯子材,受命率军奔赴镇南关。镇南关地处广西,是峻崖夹峙、地形险要的边关要塞。当冯子材带着一千人马,火速赶到镇南关时,法国侵略军的前敌主帅尼格里,已经退驻到关外

  • 辛亥革命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辛亥革命

    从汉川开赴前线的起义军1911年10月9日正午,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机关装配炸弹,不慎爆炸,孙武受伤。俄国巡捕闻声赶至,把炸药、旗帜、符号、文告、印信全部抄走,起义计划暴露。瑞澄下令紧闭城门,大事搜捕。蒋翊武与刘复基计议,刘主张当机立断,说:“与其坐而被捕,不如及时举义,失败利钝,非常计也。

  • 武昌起义的炮声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昌起义,炮声,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的硝烟未散,烈士的血迹未干,武昌城又响起革命军隆隆的炮声。革命党人的武装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多次失败,许多优秀的革命党人的牺牲,换来的是越来越大的革命影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连续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受到革命冲击的清王朝,却加速卖国的步伐,企图赢得外国资本家和政府的欢心,支撑住它那摇

  • 英国强占香港“新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英国,强占,香港

    甲午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公元1898年6月9日,清廷的代表李鸿章在英国的威逼下,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碧波荡漾的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早在公元1841年,英国侵略军就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登上了香港

  • 我指挥了花园口决堤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指挥,花园口

    1938年2月,新8师炸毁黄河大铁桥后,奉命守卫西起汜水东至花园口的黄河防线。不久又改为负责西起黄河大铁桥至东马渡口一线防务。师部驻京水镇。此时,日寇已抵黄河北岸,因黄河大铁桥已被毁,无法过河,只能与我军隔河对峙。新8师数次派出便衣袭击队,与在沦陷区坚持战斗的共产党领导的黄河支队配合,袭扰日军。最成

  • 火烧圆明园的另一面:中国人唆使带路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火烧,圆明园

    晚清汪康年所着《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大量国人趁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的机会涌了进来,和侵略者一同抢劫圆明园里的珍宝

  • 甲午战争首战:日军仅6人受伤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午战争,日军

    整整一百二十年前的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廿三,甲午战争开始了。这一天凌晨四时,维多利亚式涂装(红色水线,黑色舰身,白色舱房与鹅黄色烟囱及桅杆)的“济远”舰的航海日志里,记载下这么一句话:“上午四点,起锚同‘广乙开行”。就在这时候谁也不曾想到,“济远”舰起航三个多小时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