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怎么感觉春秋战国的国际关系,都跟过家家似的?

怎么感觉春秋战国的国际关系,都跟过家家似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45 更新时间:2024/2/16 1:36:33

“过家家”的说法虽然不够专业,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间的关系也确实有那么一点感觉。

首先是因为西周取代商朝之后,创造性的使用“分封制”作为维系帝国的纽带,所以春秋战国各个皇室贵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亲属关系,大部分都是姬姓。

西周之所以如此安排,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收了商朝的教训。当时商朝维系国家统治主要方式是朝贡战争,但是这种中央与各个地方的关系不够稳固坚韧。连绵不断的战争,更是导致商族与周边部落关系非

西周之所以能够通过牧野之战一举推翻商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当时商朝军队主力已经被派往东方征讨东夷部落。所以,西周代商建立政权,既有一定的正当性原因,也可以说是一次乘虚而入、趁火打劫。

而西周将本国军事力量四处分散到疆界之内,同时普遍分封姬姓宗族姻亲和功臣,便是取代了商朝通过朝贡和战争的旧模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商朝的央地问题。

其次,西周如此安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维系和拓展一个疆土广阔的帝国。商朝的国家面积暂时不可考,而西周的国家面积可以说达到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上的极限,而且通过各诸侯上层之间的姻亲关系,有助于镇压地方反叛势力,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更有效统治。各个姬姓诸侯可以以自己的封地为根据地,继续对外拓展领土,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西周的疆界。

所以,西周的分封制是一种适合当时历史发展水平的伟大创举。但是历史是滚滚前的,再完美的制度如果不能够进行实事求是的持续性的改革进步,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西周分封制也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西周皇室的力量相对较弱;另一个是几代以降之后,各个诸侯国贵族之间的血缘关系难免会越来越被稀释。

西周初年的制度创造者应该也考虑到了这两个问题,所以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还创造了两种辅助性制度。

一种是严格划分等级的礼乐制度。“楚问鼎”的故事就是在说这种制度,因为楚王作为诸侯与西周皇帝的鼎器重量是有所差距的,所以楚王询问西周皇室鼎器的重量被视为对皇权的挑衅。

另一种便是有名无实的道德宗法制度。“尊王攘夷”的故事就是在说这种制度。各个诸侯国都有拱卫皇室义务。齐桓公虽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之一,仍然不得不以尊崇西周宗室的名义维持自己的霸权。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各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点像是“过家家”的感觉。

但是西周和东周两个朝代加起来,历时825年,也就是将近1000年时间,可以说当时的分封制确实是相当成功的。中国人比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有更浓厚的道德感,一定程度上就是渊源自西周的这种制度。这也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人类族群的一大明底色。

需要说明的是,商朝和西周都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字记录,所以现在对当时两个朝代的认识,有着很多猜测成分。特别是商朝的历史信息更少,还需要进一步的发现、挖掘和研究,应该尽量避免武断和误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周幽王如果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还会灭亡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周幽王如果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还会灭亡吗?在我还在看小人书的年纪,我就有点怀疑“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当然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位名叫司马迁的大神。倒不是我小时候有多天纵英才,只不过跟家里人去过关中,感觉路上好难走,对大家一起赶过来排队游戏有点怀疑。再有一个记忆深刻的槽点便是,褒姒您从来不笑,看个别

  • 谈对西周到春秋时代战争的认识是把他们当成一个历史时期,还是分开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也许连专业的历史学家也是有争论的。笔者的看法是:中国对于历史的记载和断代从来是以所谓的王朝或朝代为主线的,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文字记载的《春秋》,《史记》以致后来所有历史都是这样记述的。史书上也把周王朝划分为西周和东周(即春秋战国),西周是由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起来的,时间是公元前1064年

  • 帮忙将夏,商,西周,后面的朝代排一下,春秋战国在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速记口诀: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代代往下传。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221具体参照:

  • 商朝和西周的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之君,亡国之君,暴君谁有?急用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都城是殷,开国之君是汤亡国之君是纣,暴君也是纣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都城是镐京,开国之君是周武王亡国之君是周幽王(西周似乎没有暴君但东周有名的暴君是厉)

  • 从夏商西周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带故事,不少于20个。帮帮忙,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呆若木鸡纪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

  • 卧薪尝胆是有关战争的成语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是和战争有关[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

  • 夏商西周时的成语故事100字十个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围魏救赵wéiwèijiùzhào[释义]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语出]《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辨形]魏;不能写作“味”。[反义]围城打援声东击西

  •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夏商周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导致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朝代的君主统治残暴,阶级斗争明显,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或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扩展资料夏商周三个朝代的亡国君主:1、夏朝:

  • 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共同原因是:1.夏商西周是奴隶制国家,诸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3.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我简单的说一下吧,西伯侯姬昌由于在西岐这个地方的名望非常高,高到影响了商纣的统治,在谗臣费仲、尤诨的唆使下,商纣找了个借口把姬昌关押起来,后

  • 历史上的商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王室争斗,根基不稳定商代是中国历史有考古实物证明存在过的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代的王位继承制度以“兄终弟及”制度为主,也就以此造成了商代早期的五代九王的混乱局面,及仲丁到阳甲。盘庚即位之后,马上选择迁都,其中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洪水,但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也是为了缓和阶级的矛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