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外服之间的联系并不强烈,再加上商朝的征战频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室并没有出现向开国皇帝一样有能力的王,王室衰微。宗亲关系疏远,加上内部互不信任王室内部的争斗越加强烈。
开国的国君一般都文武兼备,后面的国君往往平庸居多。商汤之后的王并没有珍惜祖先的基业。太甲不务正业幸亏最后醒悟对朝政处理的还算勤政。之后商朝开始走下坡路,内忧外患很多,到了盘庚时期情况有所缓解。到了武丁王时期,商朝情况有更加乐观。但是从武乙之后,商朝真正开始走向了衰落,这种情况延续到商纣王时期。
顾炎武曾经说过:以前的人都说商朝灭亡是因为纣王太坏,我觉得不是这样,从盘庚迁都以后,商王朝纷争不断,贵族离心离德,商亡是必然的,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挽救商王朝的命运。由于顾炎武的国破家亡经历和熟读史书,所以,他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一个帝国的衰亡,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不可能是一个人干几件坏事就可以解释全部原因的。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除了统治者本身的一些因素外,还有历史问题。
这跟国君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国主残暴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