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新城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新城之战发生在哪里?

新城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新城之战发生在哪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98 更新时间:2024/1/16 22:45:19

公元253年(魏嘉平五年,吴建兴二年)三月,孙吴太傅诸葛恪率大军围新城(今安徽合肥西)。魏将张特带领部众死守,并用诈降之计欺骗吴军。时值大暑天气,吴军昼夜攻城,疲劳不堪,不少士卒因为气候和生活不适,上吐下泻,浮肿患病,无法继续作战。各军将领频频向诸葛恪报告,要求上级审视下情。诸葛恪得到报告后,以为其中有诈、诸将厌战,于是武断而残忍地将那些叫苦不迭者斩首示众。从此,吴军将领再也无人向他提及士卒患病之事。但不久,诸葛恪自知失计,攻城不下,只好下令退兵。之所以点名这场战斗,是因为此战引发了吴国国内此后一系列的动乱,诸葛恪为新城之败掩盖罪责,在国内大搞恐怖统治,最后在政变中被杀。

背景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曹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孙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孙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公元253年(魏嘉平五年,吴建兴二年)春,诸葛恪想乘东关大胜的余威出兵伐魏。大臣们认为国力不支,军士疲惫,一致劝阻。诸葛恪不听,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晓喻众人。文中诸葛恪举出古今事例,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乘此时伐魏,将留下长远的遗憾。大臣们明知诸葛恪强词夺理,但形格势禁,一时无人敢再劝阻。丹杨太守聂友与诸葛恪素有交情,写信劝阻,诸葛恪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聂友,并在后面题字说:“你说的虽然也有道理,但没有看到长远大局,仔细看看我的文章,你就会明白了。”

影响

诸葛恪在回朝以后使立刻召来中书令孙嘿,指斥他屡写诏命召他回军,孙嘿不安,回家不出。接着诸葛恪又将他出征以后选曹所选任的官员都罢去重选,又常常责备官员,意图树立自己的威严。另外又改以自己亲近信赖的人作为自己的近卫,并下令严兵,打算出兵青、徐地区。孙峻见诸葛恪民心渐失,于是向皇帝孙亮中伤诸葛恪,声称打算发动政变。晋见吴主孙亮当天早上,诸葛恪烦躁不安,洗漱的水和衣服都感觉有臭味。就算把所有都换上新的也是感觉臭味,诸葛恪感觉惆怅不悦。正装完毕准备离开,此时狗咬着他的衣服,诸葛恪说:“狗不想我去吗?”诸葛恪坐回座位,过一会又起来走去晋见,但狗又咬着他的衣服,诸葛恪令随从把狗赶走,于是登车走。孙亮与孙峻设下酒宴宴请诸葛恪,实则已埋下伏兵。

当时散骑常侍张约及朱恩私下给他写字条,说酒宴陈设不寻常而警告诸葛恪;在门前看到滕胤,诸葛恪用借口说自己腹疼不打算参加,但滕胤并不知道实情劝诸葛恪去参加,诸葛恪于是带剑入席。最终孙峻在席间伺机命令伏兵入殿,当场杀死诸葛恪,并诛灭其三族,诸葛恪死时五十一岁。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关羽斩的颜良和文丑,这两名将领实力到底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袁绍手中曾有4位虎将,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另外两位下场如何?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时代早期,袁绍绝对属于举足轻重的人物,官渡之战中,袁绍拥兵几十万,良将千员,谋士无数,但最终却惨败于曹军。纵观袁绍生平,可知其失败并不偶然,原因也多种多样,但主要一点则是其不谙用人之道。官渡之

  • "灵宝之战"的失败是为什么?唐玄宗为什么让哥舒翰去打安禄山?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灵宝之战”的失败是为什么?唐玄宗为什么让哥舒翰去打安禄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七年多的内战导致大唐王朝生灵涂炭,百业凋零。此后唐朝国祚虽然仍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却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辉煌。不过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其实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唐朝总体实力

  • 失"街亭"责任不全在马谡,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兵败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当时,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曾在三嘱咐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望军师谨记。可是当时的诸葛亮并没有认同刘备的看法,他认为,当时的马谡谈吐不凡,屡屡展示出其过人的地方,所以诸葛亮经常将他带在身边,谈论军机要务。可是当时的诸葛亮,并没有给马谡安排重

  • 安禄山造反是狼子野心还是被逼无奈?安史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安禄山造反是狼子野心还是被逼无奈?安史之乱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由安禄山发起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不过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安禄山狼子野心想要造反,篡权夺位。但是如果能结合其他的史料记载,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安禄山为什么要反?只是因为他

  • 电影才会出现的剧情,李从珂"演戏"让敌军倒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后唐明宗李嗣源去世后,他的三子李从厚即位,史上称为闵皇帝,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李从厚在位只有五个月,就被义兄李从珂起兵推翻,被杀时只有21岁。出现这种状况,都是李从厚这位短命皇帝自己“作”的,里面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惊诧莫名的故事。后唐闵皇帝李从厚李从厚是位少年英雄,年纪不大便跟随

  • "以治待乱,以静待华"的精髓是什么?孙子兵法适用哪些场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以治待乱,以静待华”的精髓是什么?孙子兵法适用哪些场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治待乱,以静待华,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用自己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来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将帅心

  •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凡是喜欢读史的人,都知道西晋有个“八王之乱”,读这段历史,一般读者都会把脑袋读大了,太乱了,司马X,司马y,司马Z……。到底这八个王是什么关系?都是司马懿的什么人?他们和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什么关系?现在本人试着

  • 秦国灭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本该最容易打"的怎么打得最艰难?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秦国灭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本该最容易打”的怎么打得最艰难?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本该最容易打却打得很艰难的是赵国,本该最难打却轻易打下来的是齐国,一个将领打不赢换个将领就能打赢的是楚国,轻松打赢却后患无穷的是韩国,本来很强大却自己把自己折腾得不经打的是魏国,本来不经打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史风云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睢阳之战,既是安史之乱中最具关键性的战役之一,也是千年来最具争议性的战争之一。而领导这场战役领导者——张巡,自然也是一直处于历史的漩涡,始终褒贬不一。不过,褒贬张巡的态度也非常清楚。大力赞扬张巡的人是站在战局全局的高度上,以

  • 王敦之乱——东晋开国皇帝的自取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西晋灭亡后,宗室琅邪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之时,江东世家大族林立,没有人重视他,追随司马睿的王导建议司马睿联络当地士族,又拉拢因躲避战祸南渡的北方士族,司马睿才能慢慢在江东站稳脚跟。后来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建立东晋政权,最大的原因可说是得到了王导和其堂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