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北宋为何对辽夏战争隔岸观火?

北宋为何对辽夏战争隔岸观火?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83 更新时间:2024/2/10 0:07:41

北宋年间,辽夏战争唯有此次李元昊时期。当时的背景是:

1、宋夏关系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筑坛受册,正式称帝,建立大夏国,册封皇后、太子。随后,遣使通报宋朝。

原本臣服于宋的李元昊居然称帝,这让北宋上下不能容忍。

两国爆发战争,前后三次大战,北宋损失惨重:刘平无谋以至于兵败三川口;任福在好水川失于冒进,又寡不敌众;葛怀敏定川寨这一战就败得稀里糊涂,除了将校们被杀,其他人都不知道是不战而走还是不战而降。

但西夏毕竟是偏远之地,李元昊就是一个暴发户,按照范仲淹的理论,国力不足的他撑不了多久。

所以,李元昊除了大肆劫掠了一番,实在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而且自己兵马损失也不少,那些部族将士意见也大,因为劫掠的战利品都归李元昊了。就这么打下去,就算屡战屡胜也没啥意思,地盘扩大不了,物资增加不了,连基本生产还影响了,没吃没喝没钱用,谁还继续给你干活?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契丹居然过来要求罢兵!宋朝这边,庞籍种世衡等人还用反间计!搞得李元昊这边危机重重。

李元昊权衡了一下,好吧,罢兵就罢兵。他天然地、毫无疑义地继承了李继迁李德明朝三暮四的基因,只要有好处,怎么干都行。

双方在议和这条路上一拍即合,但从1043年正月庞籍正式招纳李元昊开始,这一议就是一年多。除了路途遥远、来回遣使外,主要是李元昊以战逼和、以和谋利的手段非常成熟,他不断开价,宋朝又要讨价还价,折腾了不少时间。

2、宋辽关系趁着宋夏战争,契丹趁火打劫,岁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许盟。

3、辽夏战争:

西夏与契丹的裂痕早在耶律宗真趁火打劫宋朝时就已产生了。李元昊当然不高兴,他本想跟契丹一起兴兵伐宋,结果却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战,好处全让契丹得了,他们还重新签订盟约,净干这种渔翁得利的事!

他很快就将这种不满宣之行动。契丹境内有些党项人,李元昊派人悄悄地去劝诱他们叛逃,还唆使他们时不时去骚扰一下契丹。

耶律宗真也不是好惹的。他估计冲突还会升级,所以把边境要地的堡寨都整修了一下。

战争的导火线还是边境的部族。在李元昊又成功地诱骗了五个大族后,耶律宗真责令他归还;李元昊不听,耶律宗真就派兵讨伐这些部族;结果,李元昊还出兵救援,把契丹给打败了。

双方正式翻脸了。耶律宗真这里,他收了赵祯的钱,自然要表示一下帮忙,他对赵祯说,你们先别议和,让我替你教训一番。

他心里打的小算盘是,如果讨伐胜利,说不准还能在李元昊和赵祯那都压榨点油水出来。

李元昊见势不妙,赶紧向赵祯上表称臣,然后开始跟契丹开战了。

1044年,在秋高气爽马肥的季节,两国爆发“河曲之战”。

结局是:几路契丹军四散溃逃,死伤无数,耶律宗真仓皇逃走。

战争结束后,李元昊再次遣使求和,答应归还俘虏。

这是以战求和,给耶律宗真台阶下。两国冲突,宣告结束。

4、宋夏和议:1044年十二月,得知契丹战败,北宋这才遣使册封李元昊,并赐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双方缔结和约。

三足鼎立的大势已成。

5、总结:辽夏战争期间,北宋刚与契丹达成和议,与西夏经三场大败也正在和议过程中,自然两不相助。

如需更多了解,敬请关注本号,将连载《北宋王朝盛世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是不是错了?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失误:一、“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逐步统一的战略决策失误从宋朝以前的历代皇帝如何统一中国的成功做法来看,长城以北是大患,秦朝有蒙恬大将守着北方,汉武帝时有卫青、霍去病等人镇守北方,唐朝李世民亲率大军征战北方。故如果不把北方先弄好,天下将不得安定。北宋把北面战略屏障要地“燕云十六州”都还

  • 北宋与西夏的“好水川之战”北宋为什么会战败?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与西夏的“好水川之战”北宋必败,因为北宋战前准备不足,对敌情不清楚,战役粮草不足;两个主将意见不一,亦攻亦守,兵力不足;北宋军事体制弊病,三权分立,武将冒进。下面聊一下个人看法。一.北宋战前准备不足,敌情未明,粮草不足北宋战前准备不足,对敌情不明,仓促应战。战前没人想到,此次西夏李元昊是举国之力

  • 宋朝时的西夏国跟古时夏朝有没一定的相关性?没有研究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基於如下几个方面史,{有关的}约公元前2100其,禹″建立夏朝,其中心在山西的中条山{含运城地区}古籍中:″地有夏墟″。禹″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羌人部落人数者″众″,战斗力尤为强悍。少康″年间,夏″迁都至斟郇{今洛地区}。公元1600年,成建立了商王朝,《甲骨文记载为大乙}″帝立子生商、帝命式九围

  • 北宋与辽夏屡战屡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要正名一下。北宋与辽、夏之间的战争,并不存在屡战屡败这个观点。以下分开来说。1、对辽战争宋辽之间的战争,大致来说是采取积极战略的一方要吃亏。例如宋朝两次试图扭转战略平衡态势的高粱河会战、雍熙北伐(包含两次会战),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而辽试图反击并扭转战略平衡的满城、雁门、唐河、威虏军(遂城-

  • 宋朝协助蒙古灭了金国和西夏是否是失策之举?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应该说,南宋这个战略决策是正确的,也是失败的、之所以说这个战略是正确的,是因为二打以,南北夹击金国肯定无法承受,南宋完全有可能恢复故土。而又说他是失败的,是因为南宋是被迫实施这个策略。他没有这个能力。北宋联合大金灭辽殷鉴不远。南宋是不敢轻易这样的作为了的,药是好药,但不适合南宋服用。副作用太大。北宋

  • 宋朝火器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何仍然打不赢金朝?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宋朝分为北宋、南宋两朝。北宋开基主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北宋,公元1127灭亡;南宋开基主赵构于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公元1279年灭亡。两朝时期,都属于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子孙为帝。当时对科技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执政者以重文轻武为宗旨,仿佛有陈桥兵变的阴影在心中忐忑不安,以小人之心度大将之腹。北宋

  • 宋朝与大理国并存长达三百年,两国之间为何没有爆发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大理国作为中国唐宋时期割据云贵地区的一个政权,其在历史上原本并不出名,若不是金庸先生的一部《天龙八部》让原本籍籍无名的大理国声名大噪,恐怕至今直到这个神秘国度的中国人将会更少。大理国前后历时三百多年,这一时期与中原的两宋王朝基本重合,宋朝虽然不是对外作战频繁的王朝,但是两宋政府却也多次与周边的辽朝、

  • 五代十国割据的政权中,有哪些政权是被宋朝消灭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健立宋朝后,先后消灭了片蜀,南平,楚国,闽越,南唐,越。至宋太宗时,消灭北汉。实现了大宋的域统一!

  • 宋金战争爆发,北宋为何惨败?八十万禁军这么不堪一击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北宋和金朝的战争那是输得一败涂地,那真是惨到了极点,北宋可是号称八十万的禁军啊!八十万居然干不过几万金兵,可见北宋的禁军实在不堪一击,当然太祖时的禁军害怕可以的,只是到后来已经不是以前的禁军了,禁军惨败,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北宋吃空饷喝兵血非常想严重,别说八十万了,到了北宋末年有一半就不错啦

  • 你怎样评价北宋与辽以及西夏之间的战争特性?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是季节性的,和天气有很大关系,每当天气不好,辽夏遭遇自然灾害之时,自然会将矛盾焦点转向宋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利益,平息内部部落矛盾。而宋朝在大丰收之时,仓廪足而思建功立业,也会提出北伐的想法,所以,战争的特性就是季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