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复杂的地形对我国的降雨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受季风气候影响比较大,因而在降雨分布上不均匀,有的地区年均降雨量多达6000毫米以上,有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还不足10毫米。
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降雨量比西北地区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然而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并不是东南沿海,而在位于西南高原边缘的四川西部和贵州等地,这些地区中降雨最多的地方莫过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巴昔卡。
我国降雨最多的省份是位于东南海面上的台湾省。台湾省地跨北回归线,气候温暖,又受东北季风、海洋暖流、长江下游气旋及台风的影响,因而台湾多地形雨、热雷雨、气旋雨和台风雨,年平均降雨量也都在2500毫米左右。
台湾的年均降雨量中,高山地区大于平原地区,特别是在南北两端的高山区,遇到季风时,雨量会更大。台湾阿里山的年均降雨量可达4300多毫
米,基隆附近的火烧寮的年均降雨量可达6500多毫米,1912年竟达到8408
毫米,居全国乃至东亚地区之首。
台湾东北部的降雨量多集中在12月到第二年的3月;西南部的降雨多集
中在69月。年降雨天数较多的地方为东北角及宜兰平原等地,这些地方的
年均降雨天数在200天以上,兰屿地区高达249天;年降雨天数较少的地方
一般也在110150天,其中降雨天数最少澎湖地区,年均降雨日在99。4天。
我国台湾省因地势和季节的不同,降雨分布也略不同,降水的分布也不
是很均匀,因而很容易导致水灾和旱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