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古代侵略过别的国家吗,有哪些呢?

中国古代侵略过别的国家吗,有哪些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98 更新时间:2024/2/23 17:17:26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的看法是当然侵略过别的国家,而那些国家现在都已经成为中国的固有领土。

其他的先不说,这里就说说汉代西域的三十六国吧,可能还不只这些国家,只是那些国家都很小,像我们常听的有精绝国,楼兰等等。

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或者说在西域都护府设立之前,这些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新疆这一带,都不是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的版图。

是后来西汉强大之后,灭掉匈奴,才将这些地方纳入西汉的势力范围之内的,而这些地方,也成为后世各个朝代的势力范围,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生存之地。

当然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多说,只是作证一下这个论证。朋友们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哦。

喜欢的朋友请多多点赞评论,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十分感谢!

为什么要打有扈氏,仅仅是因为迟到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知北游。

这个问题也有朋友回答了,都语焉不详,其实不是故意想这样,是因为实在是资料不足证,找不到切实的答案,因为古书里留给我们的都是些蛛丝马迹。

首先说攻伐有扈的,古书里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禹攻有扈,一种说是启攻有扈。而其中“禹攻有扈”的说法出现最早。

现在我们知道说夏后启伐有扈,最早是见于秦末汉初出现的《书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后来司马迁写《史记夏本纪》,就采用了《书序》的说法:“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

《尚书》是经典,汉代人自然大多都信从这个说法,比如:

《淮南子兵略训》:“舜伐有苗,启攻有扈。”

《白虎通义三军》:“《尚书》曰:‘命予惟恭行天之罚。’此所以言开(启)自出伐有扈也。”

《论衡恢国》:“舜时有苗不服;夏启有扈叛逆。”

《白虎通义三军》:“《尚书》曰:‘命予惟恭行天之罚。’此所以言开(启)自出伐有扈也。”

《论衡恢国》:“舜时有苗不服;夏启有扈叛逆。”

可更早的说法不是这样的,伐有扈的是启的老爸禹,所以《甘誓》也被称为《禹誓》。

《墨子明鬼下》里说:

“然则姑尝上观乎夏书《禹誓》曰:‘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绝其命。’有(又)曰:‘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左不共于左,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命,是以赏于祖而于社。’”

《墨子》是先秦诸子中出现较早的一种,他里面引用的《禹誓》就是《甘誓》的另一个版本,但它里面说的是禹伐有扈。

此后许多先秦两汉的书都这么说,比如:

庄子人间世》:“昔者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

《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

《说苑政理》:“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阵)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

这些都是说禹攻伐有扈氏,时间都比《书序》要早。

《吕氏春秋先己》还记载了另一种说法:

“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锺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这回伐有扈的又成了“夏后相”,不是禹或启了。

不过早有学者指出其中的“相”是“”字之误,通“伯”,《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作“夏后伯”,还有古注云:“即启也”,那么这个夏后启伐有扈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战国末,但是仍要比《墨子》等书晚出。

也就是说,伐有扈的在战国时期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说法是禹伐有扈,到了战国末才出现了启伐有扈的说法。

可问题在于,我们看看《禹誓》或《甘誓》里的字句,就知道这篇作品绝对不是真正的“夏书”,它里面有“六卿(左右六人)”、“大夫”、“庶人”,这分明是周人的语言。

“六卿”是周代设置的官职,在殷商时期都没有“大夫”这种官称,殷墟卜辞中见到的殷商职官名称极多,就是见不到“大夫”这种称谓,说明它是周人的一种官称。

所以《禹誓》(《甘誓》)这篇书,很可能是周人留下的一篇作品,被后人误解了,而古代又有禹或启伐有扈的传说,就附会在这篇作品上;正因为是附会,所以大家的说法就不一样。

夏代曾经讨伐过有扈,这个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左传昭公元年》里说:“于是乎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邳,周有徐、奄。”这些都是反叛的国族,其中夏代就有观(武观)、扈(有扈),都是夏王征伐过的方国,只是为什么征伐,就有点语焉不详。

最早的解释是《逸周书史记解》里说的:

“弱小在强大之间,存亡将由之,则无天命矣。不知命者死,有夏之方兴也,扈氏弱而不恭,身死国亡。”

揣摩其意思是:

弱小的国家处在强大的国家之间,自身的存亡都由大国说了算,就没法说天命的事情了,所以不知道自己命运掌握在谁手里的人就会死。

然后举了个例子:夏代刚建立的时候,有扈氏国家弱小却不恭敬夏人,结果弄得身死国亡。相对于夏人来说,有扈氏是个小国,命运掌握在夏人手里,他们不恭敬夏人,自然人家就要灭了他。

吴子图国》的解释与《逸周书》不同,他说:“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就是说有扈氏依仗自己的军队强大,好勇斗狠,最后被亡了国。

淮南子齐俗训》里又有另一番解释:“义者宜也,礼者体也。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

就是说道义这玩意儿一定要用得合适,如果不合适就会招来灾祸。有扈氏就是因为不合时宜地讲道义,结果弄得灭亡了国家。

根据这些说法综合推测一下,大概是有扈氏在夏初是个比较有势力的国家,而且和夏人有血缘关系,《史记夏本纪》、《潜夫论五德志》里都说夏后的姒姓里有有扈氏,可他们和夏王室不一心,大约认为禹、启父子夺了有虞氏的天下不合道义,所以拒绝服从夏王朝。

可他们不知道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再有势力,也不能和联盟的王相比,所以禹或启兴兵讨伐他,就被灭了国。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能详细介绍一下唐朝武则天时期军队的战争史吗,你知道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历朝历代,从大的方面分,战争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对内平叛,一种是对外征伐。小白不才,就简单从这两个方面讲讲武则天时期的军事情况。对内平叛武则天虽由皇后一步步临朝称制,到最后称帝改国号,但毕竟是一介女流,并非正统,自然会有一批忠于李唐朝廷之士反对武则天,并且还会有一批居心叵测之人以此为名行浑水摸鱼之事。

  • 汉灭了匈奴,唐灭了突厥,是否能说明中原文明同样具备侵略性?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追溯他们的起源,其实他们都是炎黄子孙,属华夏民族一脉,只是最早被流方于中原的四方边境,才渐渐被称作“披发左衽”的外族的。据《史记五帝本纪》载:“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这就是

  • 明朝和西方发生过哪些战争?结果及后续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和西方发生的战争还真不算少,先后对战过的国家也都是当时西欧的海洋帝国,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屯门海战屯门海战应该说是世界近代史上中西方第一次交火。1514年,葡萄牙武装商人进入南海,并同大明的广东省发生接触,葡萄牙人的意图很明确,就是想租一个地方做停靠港,同时可以喝中国进行贸易。不过很遗憾,当

  • 北宋五路伐夏战役始末,五路伐夏有可能会成功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以秉常被幽囚为借口,兴师问罪,发五路大军伐夏。①熙河路:熙河经制李宪任主帅统领熙秦七军加上吐蕃的雇佣兵共三万出熙河;②麟府路:王中正领兵六万出麟州;③延路:种谔率九万多军队出绥德;④环庆路:高遵裕带近九万兵出环庆;⑤泾原路:刘昌祚率五万出泾原。五路伐夏背景:①神

  • 你知道宋朝对周边辽、金、西夏等国家发动了一场长期的货币战争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宋朝哪里会有货币战争?就算真有,宋朝的货币战争,没有害惨别家,却把自己坑苦了。史书上记载了一个小事,南宋理宗朝的一年春天,台州城的市民一觉睡醒,忽然发现“绝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台州城闹“钱荒”了,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一枚铜钱流通了。后来一查,原来铜钱都被日本人给抢走了。(大量铜钱被运往日本)倭所酷好

  • 美国历史上有几次独立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美国独立战争只有一次。

  • 汉唐都对外打过哪些战争,结局如何,后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汉王朝一、白登之战。结局:汉军战败,刘邦被围,陈平用计助汉军脱困。影响: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二、吕后派军队南征南越结局:汉军水土不服,死伤众多影响:南越割据称帝30余年三、漠北之战结局:匈奴惨败,汉军大胜影响:匈奴由漠北迁徙到漠西,再无力与汉

  • 《大国崛起》里荷兰的历史大事件年表?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罗马时代,莱茵河南的地区先是属于“比利时高卢”省,后归于“日耳曼行省”。这里的北部地区居住着许多日耳曼部落,南部则是高卢人,而这些高卢人在移民时期也融合了许多日耳曼部落,其中撒利恩法兰克人从这里迁移到高卢,并在公元五世纪建立起了强大的墨洛温王朝。中世纪,低地国家(大约包括现在的荷兰、德国西部部分

  • 荷兰历史上有哪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560年代-1640年代:对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国内教科书的荷兰独立战争).1652年-1654年,1664年~1667年,1672年~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其中第三次为荷兰对英法同盟的战争,主要战场为对法国的陆上战争.16581660年:丹麦-瑞典战争:荷兰支持丹麦对抗瑞典,导致较弱小的丹麦

  • 荷兰战役的战争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天日终前,盟军向纵深推进了68公里。9月18日,该军部队进抵埃因侯温,与空降兵第101师会合。9月20日步兵第30军在狭窄地段上前出到奈梅亨,与空降兵第82师会合。在突击集团两翼作战的步兵第8、第12军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仅稍许扩大了突破正面。法西斯德军统帅部集中坦克兵团和步兵兵团,对盟军进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