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而退 曹操都损失了多少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而退 曹操都损失了多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91 更新时间:2023/12/27 13:49:57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壁之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最大的一点:曹操损失了统一全国的机会!赤壁之战前,曹操用近十年时间打败袁绍统一北方,而后控制西北马腾,稳住西凉局势,之后降服荆州刘表,控制荆州!此时可以说是兵精粮足,人多将广,而且刘备尚未成气候,孙权刚刚掌权,政权不稳,局势对曹操十分有利!因此可以说曹操赤壁之败,最大的损失就是有生之年无法统一全国!

单从损失的兵力上讲,赤壁之战,曹操并未损失多少人马!古代打仗都是正面厮杀,想杀死一个人难度比较大!军队的减员大多是因为被冲散或者被俘虏!因此赤壁之战曹操损失的也就是刚刚招降的几万荆州水军!这些人后来成为刘备关羽的主力!而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十几万部队基本上是没有损失的!这些部队是由若干将领分别统帅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很强,又有多年战斗经验,特别是曹操起家时的兖州兵,都是山东大汉,彪悍无比,有史为鉴,齐鲁之地出来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所以尽管赤壁输了,刘备和孙权的部队一上岸,马上就败给了曹操的!孙权的大都督周瑜带着优势兵力还被曹仁打的一败涂地!所以诸葛亮最聪明,就是曹操败了也不去抢曹操的地盘,而是去和孙权挣,去挣南方更偏远的地区,例如长沙,桂阳等地!由此可见,曹操虽然打了败仗,但是精锐毫发未损!

从地盘上讲,赤壁之战曹操的地盘还是扩大了!原本是想占领整个荆州,但结果是占领了三分之一!襄阳,江陵等重镇还在曹操手中!刘备在孙操大战之际,夺取了荆州的剩下三分之一!可以说,赤壁之战后,天下九州,刘备有了三分之一个州,孙权有了三分之一个,曹操有六又三分之一,剩下两个州还在马腾和刘璋手中!

其实单从赤壁之战可以看出,孙刘和曹操实力差距过于悬殊,曹操集团的无论是组织还是筹划,经过数十年战争的洗礼,已经有一套相当完备的体系,而孙刘一方还远远达不到这个层次!所以曹操的部队相比较孙刘,不容易崩溃!

之所以讲赤壁之战天下局势三分,其实就是在赤壁之战后,孙刘曹的力量都已稳定,不会再出现大的此消彼长!曹操的主力就是起家的兖州兵加上后来收编的袁绍和马超的部队!规模在二十万!能打的也就十万!孙权的主力还是当年孙策在江东训练出来的江东兵,规模不到十万,能打的也就三万不到!刘备的主力主要是关张手下的几千徐州兵和后来收编的几万荆州兵,益州兵!规模也就十万,但因为有关张这样的猛将和诸葛亮这样的军师,能打的估计有四五万!所以,赤壁之败,曹操损失很大,损失在为自己培养了两个强大的对手,孙刘两个人加起来的主力基本可以和曹操抗衡!

赤壁之战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标签: 赤壁之战曹操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带给大唐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永远失去了翻身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安史之乱,唐朝,历史解密

    爆发于755年的安史之乱被公认为是唐朝的分水岭,如果把大唐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就如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狂妄、自大、谁不服气他就用拳头把对方打趴下,而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就像这个年轻人因他的狂妄被自己人打折脊梁骨,挑断了手脚筋,尽管意识清醒,但却只能在床上躺着过完自己的余生,这其中的

  • 吕布临死前高呼七字,但是曹操没有重视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布,三国,吕布,曹操,野史秘闻

    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三国人物的遗言,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悍将吕布临死前所留的七字遗言,假如曹操予以重视,三国历史恐怕就将改写。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麻池镇西北)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割据诸侯,同时也是历史上武力最高强的将领之一。吕布早年参军,因弓马

  • 曹真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真,三国,风云人物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强调司马懿过人的军事才华,而将曹真攻退诸葛亮的功绩都描写成了司马懿的功勋,而曹真的人物形象被大大颠覆了。实际上,在正史之中,曹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军,而且也是一位良将。首先我们不否认曹真在政务上的才能的确不如司马懿和诸葛亮过人,但是在战役上,曹真的确是让人不可恭维的。根

  • 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永琪,他为何会被封为荣亲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曾经火遍整个华夏地区,甚至国外的电视剧里的男主角,每当谁提及他,总会感叹一句,他可真是个痴情皇子。但实际上,他留给众人的印象,只能够算作是剧情里的虚构。在真实的史册中,他既没有一位姓陈的妻妾,自然也不可能有一位姓方的真爱姑娘。而这个人,便是乾隆帝的第五个儿子,名唤作永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领导农民起义,为何他们不联手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李自成,战史风云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为何不入川联手张献忠反清,两人有何恩怨?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两大领袖,他们一个在北部,一个在西部,分别给明朝崇祯帝制造麻烦。 李自成更是率军直捣北京,逼得崇祯在煤山自杀。然而李自成刚刚坐上皇宫龙椅42天,就在山海关战败,被 清军赶出了北

  • 贾珠娶李纨为妻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娶她而不是别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红楼梦,贾珠,历史解密

    荣国府三代儿媳妇,贾母、邢夫人(填房)、王夫人、李纨、王熙凤包括薛宝钗,邢夫人续弦除外,只有李纨不是四大家族中人。不免令人奇怪,贾珠为什么不找个豪门出身的妻子,只找了个四品官的女儿为妻呢?此事还真不是贾家低就,甚至是贾珠高攀了。【一】贾珠娶李纨,代表了贾家自我转型的进一步执行。荣宁二公武官出身,出生

  • 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先皇驾崩,大臣让他哭丧,他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晋朝,司马曜,野史秘闻

    古代非常重视孝道,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不但会被街坊邻居瞧不起,连踏入仕途的机会都没有,朝廷选拔人才对人品很看重,不孝顺也就代表人品有问题。若大臣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否则将会被同僚弹劾,皇帝却不受这种限制,毕竟皇帝如果守孝三年的话,无人可以代替他处理朝政。《顺宗实录五》记载:“以日易月

  • 从太监做到宰相的李辅国,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辅国,唐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掌有大权的宦官有很多,最著名的就要属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了,但是虽说他的权力很大,但他的职位还是一个秉笔太监,不过是只比知府略高上一些而已。但是历史上确有一位太监,经过努力做到了宰相的位子,他就是唐朝的宦官李辅国。李辅国是在李隆基时期进宫当太监的,后来他又全心全意的侍奉太子李亨

  • 朱元璋这位开国帝王,在死前为何一直问:“燕王来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从一个乞讨的小和尚,做到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所以他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江山。对于继承人的问题,向来非常重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明确遵循着儒家“立长不立幼”的思想,把皇位传给了已亡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但是这一

  • 栎之役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对秦晋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栎之役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562年,秦国与晋国在栎地发生了一次冲突战争,以晋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中原的野望一直被强大的晋国遏制。秦国为了实现霸业,时常与楚国结盟,以对抗强大的晋国,并发生了一系列战事。其中,栎之役就是一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