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秦楚鄢郢之战主要的起因是什么?鄢郢之战的影响

秦楚鄢郢之战主要的起因是什么?鄢郢之战的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3/12/26 11:42:21

鄢郢之战起因源于一个楚国的平民。这个平民有个特殊的本领,可以用很小的弓和很细的绳子,射中在空中的大雁。当时楚国的国君楚襄王听说之后,就让人去将他找来,问他射中大雁的经验和诀窍。那个人见到楚襄王后说,我哪有什么诀窍啊,都是一些小把戏而已。哪像大王这样,是个要射杀像秦国这样的巨鸟的伟大人物啊。你看秦国,早就有了称霸天下的野心,而且在七国之中实力最强大,想要射杀他,绝非易事啊。听了这番话,楚襄王被激怒了,他忽然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楚怀王,被秦国三番五次欺骗,最后还被秦国软禁,客死他乡。由于此前秦国的宰相张仪已经打乱了苏秦的合纵连横的策略,楚国已经和齐国断交,因此楚襄王为了战胜秦国,就又打算用苏秦的策略,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对付秦国。

楚国这么大的举动,当然引起了秦国的注意。当秦国听说楚国要去攻打他,就决定先发制人,率先攻打楚国。秦国的大将司马错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出兵,攻克了楚国的黔中郡,让楚襄王惊惧不已。因此他连忙向秦国求和,并答应割让上庸和汉江以北的土地给秦国。国得了好处,但依旧不甘心。经过短时间的修整之后,于第二年,派遣大将白起,率领数十万秦国大军,直逼楚国的鄢城和首都郢城,因此爆发了战国历史上著名的鄢郢之战。

鄢郢之战顾名思义,分为鄢城和郢城两部分作战。这是两次不同的战斗组成的战役,因此鄢郢之战经过也被分成鄢城之战和郢城之战。首先来看一下鄢城和郢城的关系。这两个城池的距离很近,而郢城是楚国的国都,从楚文王时就开始迁都到了这里,成为楚国的国都已经有三四百的历史了,是楚国的政治、权力中心。而鄢城是拱卫郢城的一个军事重镇,也是楚国的经济重地,有部分资料称,鄢城是楚国的别都。姑且不论鄢城的政治地位,但由此可见,鄢城对于当时的楚国来说,是除了国都之外最重要的一座城池了。秦军的统帅是著名的白起,他首先分析了一下楚国的军事形势,发现楚国将兵力都集中在鄢城,因此他率军深入楚国的腹地,顺着汉江流域一直往东,攻克了沿江的很多楚国的军事重镇。由于汉江水草丰沛,他在这里得到了充足的补给后,又攻克了邓城,最后长驱直入,和楚国驻扎在鄢城的主力交战。由于鄢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楚军在这里进行了殊死抵抗。白起在久攻不下后,采取了挖掘夷水而攻鄢城的办法,将鄢城湮没了。不久,鄢城的一处城墙被水泡坏,白起趁机令大军冲入城里,于是占领了鄢城。

占领鄢城后,白起的下一步目标,就是郢城。他依然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让部队在郢城修整,而将秦国的囚徒全部都迁到鄢城,将鄢城作为根据地,进攻郢城。结果楚军依然被白起击败,楚襄王被迫迁都到陈。从鄢郢之战经过中,可以发现白起采取的稳扎稳打的办法,逐渐蚕食楚国的一个个重镇,最终攻破楚国的国都,因此,白起真不愧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将领。

鄢郢之战的影响对于当时整个战国局势来说,是非常巨大的,他标志着楚国的衰落,而秦国的日益强盛,使战国时期的军事比例开始失衡,胜利的天平也开始朝着秦国倾斜。鄢郢之战爆发在楚国开始出现衰落的情况下。在当时,秦国虽然是七国中力量最强的,而楚国是七国中领土面积最大的,因此当时唯一能够和秦国对抗的,只有楚国。通过鄢郢之战,楚国拥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国都郢城被秦国攻破,楚襄王被迫迁都到陈。而作为战胜方的秦国,在郢城之内,将楚国先祖的皇陵全部都掘开了,这无论是从士气,还是民心,都给予楚国很大的打击。

鄢郢之战的失败,也让楚国丧失了长江以北的许多土地。秦国将从楚国手里攻下的土地,设立为南郡,用以压制楚国的发展。此后,楚国的势力只能被压缩在长江以南的地方。这对于江河日下的楚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从此楚国的势力被大幅度地削弱,失去了和秦国争霸中原的实力。鄢郢之战的影响还在于由此引发了另一场战争,周赧王三十八年,白起再次南下,夺取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再一次给楚国一次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楚国便一蹶不振,在此后和秦国的斗争中,常常处于下风。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楚国的春申君通过调解,秦国和楚国再次和好,才使楚国摆脱了过早被秦国灭亡的命运。但是尽管如此,楚国还是无法达到战前能和秦国抗衡的地步了。

标签: 鄢郢之战楚襄王白起秦国

更多文章

  • 法绍达战争是怎么回事?都有哪些国家参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法绍达战争,英国,法国

    在法绍达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一场维持了四个月的战争,并且这场战争关乎于国家的利益,但是他们还是和平的将这次纠纷化解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法绍达战争,由英国和法国两个欧洲大国参与其中。那么,法绍达事件背景是什么呢?从历史记载来看,法绍达事件背景就是,19世纪的时候,在欧洲这片土地上,各国都开始发动战争

  • 二战意大利的战绩 曾横扫乌克兰俘虏10万苏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二战,意大利,乌克兰,

    二战前意大利的统一,并没有德国铁血中崛起的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即使最后依靠普鲁士的力量,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完成了北部的统一,但从意大利人身上却看不到普鲁士人所拥有的那种强大的民族张力和民族进取精神。最终完成了统一的意大利人,终于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但其实力和野心的落差给人一个“准强国”的形象。那时

  • 解放云南最后一仗:南峤机场歼灭残敌上千人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解放,云南,机场,

    解放云南的最后一仗,发生在今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镇(时称南峤县),时间是1950年2月16日,农历的大年三十。此战,国民党26军93师278团1000多人在南峤机场被歼,至此,云南境内国民党军团以上建制部队全部被消灭。但鲜为人知的是,南峤一仗,并不在我军原定作战计划之中。1950年1月25日,解放云南

  • 春秋战国著名战役 邯郸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邯郸之战

    一、邯郸之战简介 中国战国后期,赵联合魏、楚军在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大败秦军的一次防御战。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上将军白起欲乘胜直捣赵都邯郸,赵孝成王许割六城与秦议和。赵国利用战争间隙,厉兵秣马,重整军备,结好齐、楚、魏等国,决心抗秦。秦昭王得知赵国不予六城,不顾白起关于赵已国内实、外交成而不宜出兵的

  • 春秋战国著名战役 长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遗址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赵遂命廉颇率军赴援,与秦军相持于长平。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间于赵,七月,赵人换将,

  • 三国战史:官渡之战袁绍战略战术远胜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袁绍,曹操

    很多人因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破袁军,都认为曹操智勇过人。“胜者为王败者贼”,无论《三国志》《三国演义》还是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官渡之战中曹操聪明而袁绍是个笨蛋。以少胜多的胜利自古以来每每令人赞赏,但是大家仔细想想看,曹操和袁绍当时被称为中原两强,兵力应该相差不多的,为什么曹操在官渡只有1万人

  • 大唐突厥的百年战争:唐朝是怎么打败突厥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突厥,李世民

    一直以来,说起西汉的时候就免不了说到匈奴,就好像说到大唐时,也绕不开突厥一样。这些分散在中国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一直和中原内陆的汉族人息息相关。大唐和突厥之间也有过百年的战争历史,中间征战无数,其实还有数十场经典战役,那么唐朝最后是怎么打败突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唐帝国和突厥之间的战争。突厥是中国

  • 另眼看三国:赤壁之战值得歌颂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人家喻户晓、津津乐道的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孙刘联军一举击破北方强敌曹操,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很多人把它作为战略战术的成功典范而加以推崇和歌颂,如果从这个角度,再多的赞誉也不为过;但倘若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孙刘联军的“火攻壮举”非但不值得歌颂,反而是令人深感遗憾的。首先

  • 世界大战竟是由一个误会引起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因为萨拉热窝的一生枪响,激起了各大国早已准备已久的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其实完全可以避免,战争的起因就在德国和俄国。由于一个误会,德国主动向俄国宣战。由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条约限制,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宣战。就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双方谁也不愿意进行的情况下打响了。一、尼古拉二世成为俄国沙

  • 宜阳之战:秦国是怎样背水一战挺进中原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宜阳之战,秦国,秦武王

    从战略部署上来说,秦灭巴蜀之战可谓是秦国一统六国的第一步,但是从正式对战山东各国的进程上来讲,宜阳之战是秦灭六国的里程碑。但是宜阳之战并不像秦灭巴蜀那般运筹帷幄,反而打得十分艰难。那么秦国是怎样背水一战挺进中原的呢?攻韩的方针在秦惠文王时,张仪便曾提出过,但是那时司马错主张攻蜀,秦王考虑后决定先攻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