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欧洲最后投降的德军:被忘在孤岛依然坚守岗位

欧洲最后投降的德军:被忘在孤岛依然坚守岗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4/1/4 22:39:33

欧洲最后投降的德军:在苏军盟军从东西两线摧枯拉朽般的夹击之下,法西斯德国被迫于1945年5月8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这也标志着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远离柏林2000英里外的北极地带的一个第三帝国前哨,还留有11名被遗忘的纳粹士兵。他们靠吃罐头食品为生,顽强而愚忠地坚守在他们的战斗岗位上,直到1945年9月4日,他们才一队毫无思想准备的挪威海军正式投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欧洲二战应该是到1945年9月4日才结束的。直到6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匪夷所思的故事终于被两名仍然健在的德国老兵披露出来。

纳粹老兵亨兹·斯奇奈德称,二战中,他原是德国海军的一名下士,同时也是一名山区和冬季军事行动专家,经受过操作气象设备的训练。1944年季,德国海军气象站利用各种渠道登出招募信息,要招募一些士兵到冰天雪地的寒地带从事气象勘测工作,时年21岁的滑雪爱好者斯奇奈德立即报了名。

1944年9月,由11名德国官兵组成的小组,乘坐一艘潜艇从被德军占领的挪威特罗姆瑟港起航,前往位于北极地带格陵兰以东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他们的任务是搜集当地对纳粹战争机器至关重要的气象信息。因为此项任务的绝密性,纳粹海军部队甚至没有给他们一个正式的名称或军方编号,唯一明确的是他们的任务代号:“腰刀行动”。

德国历史学家和二战问题研究专家弗朗兹·塞林格解释道:“在二战中,事先获得北极地区的气象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流过冰岛的空气,对北大西洋上空的气候模式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你在斯匹次卑尔根岛有气象基地,那么你就会事先知道北大西洋未来几天的天气。”这些信息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美、英、苏等结成联盟之初,美、英为支持苏联战场,决定定期向苏联提供定量的飞机和坦克等重装备,并开辟了北极航线。到了1944年,正值德国与苏军在东线战场上的较量处于生死攸关期,此时对苏军海上后勤补给运输线的打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以潜艇猎杀为主要手段的“海狼”战术离不开气象信息的保障。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日这一天,这11名纳粹士兵收到了从挪威特罗姆瑟港他们上司那里传来的消息,电报只是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并要求他们处理掉炸药、销毁所有秘密件,以后播报气象信息再也不用加密了,但他们仍须留在北极服役。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收到任消息。

生存的潜意识,使这些纳粹士兵开始向盟军电波频道发送信息。挪威军方最后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于是派了一艘海豹捕猎船抵达斯匹次卑尔根岛,解救了11名可怜的德军士兵。救援并接受投降的船只,在1945年9月4日艰难地抵达该岛。在欧洲战场结束二战已经4个月后,挪威人终于找到了准备在岛上再过一个冬天的纳粹士兵们。

这最后一批纳粹士兵投降的一幕,显得有些滑稽。斯奇奈德说:“挪威人登上岛后,我们拿出了自己最好的食品,围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接着我们的指挥官站起来说:‘我想我们现在应该投降了。’可当时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紧接着,“腰刀行动”的德军指挥官威廉·迪格博士摘下他的手枪放到挪威指挥官面前的桌上。挪威人有点发愣,瞪着手枪问:“我能保留它吗?”略显严肃却掩饰不住幸福感的威廉·迪格博士说:“当然可以。”因为战争终于结束了,他们——欧洲最后一批投降的11名德国士兵们,终于可以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了。

标签: 投降德军欧洲

更多文章

  • 盘点:决定历史的走向的三国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战役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这些决定历史走向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

  • 揭秘: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五大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刘邦,鸿门宴

    中国人请客吃饭有时当不得真,历史上的鸿门宴就是这样的饭局,吃饭的想杀死被吃的,可见吃饭有风险,入座需谨慎。不过鸿门宴上项羽并没有杀掉刘邦,多少叫人有些匪夷所思。当时项羽虎视眈眈,陈兵霸上,几欲置刘邦于死地。不过刘邦很有办法,结果逃脱掉了。且看故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

  • 睢阳之战的历史背景:安禄山叛军被阻睢阳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睢阳之战,背景

    睢阳之战的背景: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守睢阳作》金庸小说中写大侠郭靖苦守襄阳,以一城之地力抗强虏多年,读者无不为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气概所折服。然而,此为小说家言。在真

  • 吴蜀唇齿之盟的双赢:解析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之密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壁之战,刘备,孙权

    导读:赤壁之战的胜利,离不开刘备与孙权双方的通力合作。十月,曹操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诸葛亮见曹操东下,乃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见孙权。刘备也移师长江南岸,驻军樊口。诸葛亮到达柴桑后,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而后察觉到孙权既不愿受制于

  • 解读淝水之战: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一场经典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淝水之战,误读,战争

    淝水之战解读:八万将士击溃百万之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威风总是让人愉悦,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可怜英雄一世的秦王苻坚,就只剩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张与胆怯了。其实正如人的复杂内心,战场上短兵相接、兵戈相向的真实景象,也并不就是漫画中定格的画面,总是一副表情、一个动作。也就是说,传奇和真实总是有

  • 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哪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影响

    淝水之战与赤壁之战影响对比:赤壁之战爆发于东汉末年的公元208年。当时,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正处于雄心壮志的顶点。曹操进而亲率大军80万(当时号称“80万”,但据周瑜和诸葛亮分析,实际上应不到80万),挥师南下,要统一全中国。但无奈功亏一篑,在赤壁大战中,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退回北方。淝水之战则爆

  • 露梁海战简介:为朝鲜半岛带来了200年和平局面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露梁海战,露梁海战简介,朝鲜半岛

    露梁海战简介:露梁海战是一场于1598年12月16日在朝鲜东南外海露梁海域展开的海战。此次海战中国明朝和朝鲜王朝的联军给与一部日军歼灭性的打击,对战后朝鲜半岛200年的和平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598年11月,日军无心恋战,由蔚山出逃,明军分道进击。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军由陈璘提督水师,副将邓子龙

  • 露梁海战的背景:丰臣秀吉南洋扩张军事侵略计划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露梁海战,露梁海战背景,丰臣秀吉

    露梁海战背景:明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全国。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作为第一步,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

  • 吴起变法的背景:楚国当朝大臣位高权重功高震主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吴起变法,背景,春秋战国

    吴起变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楚国地广人众,能够调集百万大军,在战国七雄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由于政治腐败,经济

  • 吴起变法的内容:从根本上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吴起变法,内容,春秋战国

    吴起变法的内容: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总结这一历史现象,一方面要弄清变法产生的背景,即楚国国情之所然,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既是符合楚国历史发展的一场改革。一、均爵平禄。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