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10岁抗战老兵的抗日回忆:打鬼子不后悔

110岁抗战老兵的抗日回忆:打鬼子不后悔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52 更新时间:2024/1/7 8:57:37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

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论坛”与“京津冀老兵关怀计划”为这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颁发荣誉证书与纪念奖章。记者跟随志愿者前往董老家中,一同见证了这一的时刻。

“打鬼子,我是志愿的!”

1904年12月20日,董济民出生于河北乐亭。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在清末民初“闯关东”热潮中,举家迁至吉林省吉林市。念过几年私塾后,他到当时在本地有名的百货店“玉茗魁”当起了学徒,在前台打打算盘,整理账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同事曹玉山一同辞去了百货店的工作,加入了由冯占海带领的吉林682团(后改为东北义勇军682团)。由于能写会算,董济民成了部队里为数不多的“化人”之一,负责后勤的文书工作。

回忆起抗日将领冯占海,“他是令人佩服的抗日英雄。”老人仍念念不忘,“他平易近人,待人温和。”

1932年,军队在家口怀来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3军,董济民任军部少尉文书。之后,他随部退守河南漯河,南下江西,后在湖南邵阳91师任中尉军需,不仅负责部队的文书整理,还担任军械员,负责枪弹的管理与分发。

十多年来,老人先后参加了著名的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以及贵州的独山战役,亲眼目睹了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全过程。

老人告诉记者,抗战结束时,他到辽宁锦州见证了日本受降。“日本鬼子是最坏的人,欺负我们的同胞,不打败他们不能太平。”

当问到后不后悔参军时,老人坚定地说:“为什么要后悔?打鬼子,我是志愿的!”

“这是荣誉,我很光荣”

抗战结束后,董济民所在的91师部队于1946年转到了河北平泉和承德,但他依然坚守在锦州,任军需少校。此时,解放战争已经打响,打了14年仗的董济民“不想打了”,于是当了“逃兵”,携家眷来到了北京。

董老回忆说,他在前门大街邮局附近跟别人合伙开了一家鞋料店,专卖皮鞋的鞋帮、鞋底等。“店名是‘同和’二字”,老人在茶几上清楚地比划给记者看。那时,解甲归田的董济民过起了平淡日子,直至一场大浩劫到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董老惨遭抄家,被遣返回老伴桂新的故乡河南漯河。董老的儿子董希武告诉记者,“文革”时他在读初一,父亲被扣上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他与弟弟妹妹随父母回到河南老家,父母亲每天忍受批斗。

“文革”结束后,董济民一家又回到了北京,但从那以后,老人很少再提抗战的事情,也不愿回忆文革的苦涩岁月。

如今董老总算生活安定,颐享天年。董希武说,老爷子眼睛花了,耳朵背得也很厉害,不过头脑还算清醒,腿脚还算比较灵便,一般的平路基本不用扶。

“互助抗战老兵论坛”负责人曹治邦当天将荣誉证书和纪念奖章颁发给了董老。据曹治邦介绍,颁发给抗日老兵的证书上都有编号和档案号,档案将一直留存。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用印泥印下手模并签下姓名与年龄。虽然手有点抖,但几个大字写得苍劲有力。得知自己的手模会在位于成都的建川抗日博物馆与众多抗日英雄的手模一起展出,老人欣慰地笑了。

曹治邦大声念出证书上的文字:“董济民先生,您在1931至1945年反法西斯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老人激动地站了起来。纪念章在胸前,老人摸了又摸:“这是荣誉啊,我很光荣。”

标签: 抗日九一八老兵

更多文章

  • 战争让欧洲无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性恐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争,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6月,伦敦中央刑事法庭开审的一宗诽谤诉讼案,带出一则匪夷所思的谣传:性饥渴的英国妇女被战争夺走了男性伙伴转而成了同性恋。这一事件的焦点集中在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尽管该剧1896年在法国首次上演,随后又被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改编成歌剧,但在英国却为戏剧检查官所禁,理由是他认

  • 鸣梁海战:明朝海战史上一场气势恢宏的勇气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鸣梁海战,明朝

    导读: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朝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余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592年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屡战屡败,主力丧失殆尽。特别是丢掉制海权

  • 解密必死则生背后的力量:明朝鸣梁海战战役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鸣梁海战,明朝,战役,经过

    导读: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

  • 从瓜岛之战看日军乱象:辻政信比山本五十六管用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辻政信,豺狼参谋,山本五十六

    瓜岛在日语的发音中和“饿岛”一样,瓜达卡纳尔岛在日本人心目中,代表着太平洋战争中由于军部的胡乱指挥而使得下层士兵挨饿受难的代表名词。昭和天皇在《昭和天皇独白录》里面总结过几条太平洋战争败战的原因,主要是不知己不知彼,过分强调精神因素,陆海不和这三条。对于最后陆海不和这一条,战败后切腹不用介错,折腾了

  • 苏军击败德军装甲部队的秘诀:数量高于质量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军,德军,装甲部队

    1940年到1941年之间,苏联的坦克是当时各国之中装甲防护最强的军事车辆。德国的反坦克武器连续换了两代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方法与之相抗的.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苏联的坦克制造技术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苏制的突击轻型坦克T-28和次重型坦克T-34可以说是无敌于世的强悍之辈,再加上后来的斯大林坦克,而与之相

  • 英国军队那些年的失败:7000正规军投降民兵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英国,美国,非洲土著

    跟罗马人一样,英国人跟各种各样的敌人交过手。他们也曾经被各种各样的敌人打败,包括美国人、俄国人、法国人、美洲土著、非洲人、阿富汗人、日本人和德国人。尽管是失败,但输给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敌人也是有点荣耀的。俗话说,胜利了众人邀功,失败了无人认账。但就英国而言,失败的祸根很多,有过于自信,也有种族歧视。7

  • 奉系东北海军:旧中国第一支拥有“航母”的舰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鸿烈,张作霖,奉系,

    东北海军曾经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她拥有中国第一艘环球航行的巡洋舰,舰上火炮齐射,赶得上一个炮兵团。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就诞生在东北海军,舰载飞机曾飞临上海江南造船厂轰炸……“十月革命”催生了江防舰队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后,西伯利亚地区一片混乱。北洋政府为了防范边境发生事端,赤色革命蔓延至中国境内,筹

  • 甲午海归对决:日籍海归淘汰近半才获得重用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洋水师,甲午,海归,

    2006年,香港岭南大学教授马幼垣在《九州学林》发表专题论文《刘步蟾和东乡平八郎》之后,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才日益暴露出来——虽然同样被称为“海归”,但北洋舰队中的留洋军官与他们的日本同行所受培训的程度大有不同,登舰实习的时长与收获也良莠不齐。然而托庇于乡谊和特殊的政治环境,这批年轻留学生归国不到十

  • 一战华工疑云:华工的工资其实没有那么低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战,华工,收入,

    总体而言,华工是十分优秀的,这一点已经由当时法国政府特别是军方所肯定。不过,华工作为个人并非为了支持协约国的道义,而是出于就业和获取远高于国内的报酬、薪水目的。一战华工的待遇并没有那么差曾经,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党人激烈批评推动中国参加一战的北京政府,但并未就华工的待遇问题进行指责。在中国大陆极左历

  • 历史上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为何英国急着对日宣战?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日本,珍珠港,英国,宣战

    导读:就在珍珠港被袭击的当天,英国也气急败坏地对日本宣战了,作为同气连枝的盎格鲁-萨克逊兄弟,英国此举倒不是全为了替在珍珠港事件中被打了一闷棍的美国堂弟出气,而是它自己的殖民地,号称“东方明珠”的香港,在珍珠港被偷袭的八小时后,也被日本人袭击了!本来,在日本进攻香港之前,英国已经把日本列为仅次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