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白马山的战役神话:看韩国人如何意淫这一场战斗

白马山的战役神话:看韩国人如何意淫这一场战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3/12/8 8:32:08

白马山是位于朝鲜境内铁原西北大约10多公里处的一座西北东南长约3公里的山脉,最高峰394.8米 。在图片上可以看到它非像一匹卧马静静地伏在平原上。当时的铁原是美军重要的兵站基地,越过此山铁原无险可守,汉城也会非常危险,据称:在白马山上架几门普通的大炮就能将炮弹打到汉城。所以在朝鲜战争时期,由于此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这匹卧马的身上曾经爆发了一场志愿军38军114师2个团,112师1个团,113师一个团1万5000人与南韩第九师28团、29团、30团、51团(加上补充已达9万余人)持续9天的胶着大战。由于众多原因(下面详细分析)志愿军在占领白马山阵地后,经过多日鏖战最后又主动撤出白马山,以至于到今天韩国还称为白马山大捷,那个第九师后被称为“白马师”,韩方还称“此次战役造成中国伤亡15800人,自伤不到3600人”。那么让我们在这里来揭开白马山战役的真相吧!看看他们是如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的。

1952年10月6日6点,志愿军38军进攻白马山的部队动用近300百门的火炮(包括喀秋莎)向盘踞在白马山南韩第九师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其实南韩第九师早在一年前就在白马山修筑了异常坚固的明堡、暗堡、子母堡、战壕、陷阱等工事,并布下了大量的地雷,铁丝网等阻挡快速冲锋的障碍,志愿军的炮火基本破坏了以上表面的设施。当日下午5点30分,志愿军又发起了新的一轮炮击,随后在5日夜就已经潜伏到敌前沿阵地前的志愿军6个连大约800多人的突击队,在暮色掩护下旋即对敌阵地发起了强攻,很快就打开敌军防守的缺口,在敌军的顽强抵抗、后方密集炮火的支援下战斗变得异常惨烈,许多突击队员都已壮烈牺牲,双方士兵胶着地纠缠战斗在一起,最后大多战死。南韩守军30团的三个营基本被全歼。7日,双方大量后续部队又不断地重新涌入战场,南韩第九师28团增援白马山,许多阵地都是志愿军经过反复争夺后才得以占领的,敌我大多士兵都是被双方的炮火所杀伤,志愿军在黄昏时再次强攻主峰,在深夜4时,占领了白马山主峰阵地。8日,不断得到增兵的南韩28团,在美国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主峰阵地发动了数十次自杀性人海战术冲锋,直至最终在志愿军密集的炮火及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打击下近乎毁灭。在主峰394.8高地朝向南韩军队的前沿,留下了南韩军队大量士兵的尸体,可见此仗打得多么残酷。而这些南韩士兵都是企图重新争夺阵地时受到了志愿军后方支援炮火所杀伤。整个白马山到处都是双方争夺激烈多次易手的重要战场。经过8日一整天的激战,白马山所有阵地基本都被志愿军所牢牢控制掌握。志愿军从此进入了一个艰苦的防守阶段。9日至14日后在敌军炮火和空中飞机的猛烈轰炸下,志愿军打退了多次韩国军队的进攻,给了敌人大量的杀伤,仅阵地前就留下了韩军士兵7000多具尸体。后由于战场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加上上甘岭战场形势异常严峻,而我军供给已开始不足,士兵伤亡较大又无后备力量进行必要补充,志愿军总部接受了38军的撤出战场请示,白马山志愿军与14日夜主动及时后撤,整个战役宣告结束。而此时美军正对我军坚守的上甘岭展开了攻击,朝鲜战争的焦点又都集中到如同白马山一样大小的上甘岭上,志愿军15军45师仅以区区1万多人的血肉之躯对抗以美7师为首的联合国军近7万人,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白马山战役双方伤亡对比:志愿军参战部队不足15000人,大约7000人伤亡。其中阵亡2000多人,重伤1000多人,轻伤4000多人。据联合军公告,南韩军队先后投入近9万多人,伤亡2万5千人。南韩一开始为鼓舞士气声称造成中国军队伤亡15800人,自伤3600人,后来承认伤亡1万人。在我看来仅前沿阵地就丢下7000多具冲锋的南韩士兵的尸体,可见伤亡之惨重,远远不仅一万人。联合国军公告的南朝鲜伤亡2万5千人还比较客观。

那为什么志愿军会主动撤出白马山呢?

1、由于我军一军官的叛变战略意图被敌军掌握志愿军打得不顺手

10月2日,我军突击队一个化教官叛变投敌,南韩第九师根据其口供内容,马上下令各部转入战斗准备状态并下发充足的补给品和饮水,以保证能够坚持一周以上时间。又迅速重新进行兵力布署,增调韩九师第三十团第三营开进955高地,支援第一营加固阵地。命令预备队第二十八团完成出动准备。在10月4日4时20分,彻夜完成掩体150个,设置障碍等应急设施,并以山头为单位,配属一个连的兵力,仓促编成环形防御,加固掩盖壕工事,将交通沟深挖至一人多深;将营、连、排、之间的电话线全部埋入地下,阵前铁丝网由3层增至7层,同时设置了大量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照明雷和凝固汽油弹雷。同时,第八集团军预备队美步兵第三师亦前调至铁原以南几公里集结,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增援韩军第九师。师属炮兵群及支援炮兵群亦完成了对白马山北侧前哨阵地前方弹幕射击和对第一一四师进攻部队集结地火力突袭的计划和准备。除了师属第三十炮兵营和第九重迫击炮连外,韩九师还得到了由韩军第八师派来增援的炮兵第五十营、第五十一营、第五十二营和美炮兵第四十九营、第二一三营、第九五五营等9个炮兵营和两个坦克连44辆坦克的支援,美坦克第七十三营主力也从铁原向白马山驰援。美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也从10月3日起,出动大批战斗轰炸机向中国军队后方炮兵阵地实施集中轰炸。后来,韩军第五十一团亦配属韩九师,投入战斗。据《韩国战争史·“白马”高地战斗》称:由于预有准备,虽然中国军队的火力突袭“使我阵地前5~6道铁丝网和地雷场无影无踪,明显地形成了一大突破口。但因我师阵地工事完备,通信线路埋入地下,在敌炮击时只有2~3人受伤,有线通信未受影响。”而且韩军第九师配属和支援炮群预有准备的炮火层层拦阻射击,也给了第一一四师进攻部队以重大杀伤,照明地雷此起彼伏炸响,阵地周围的汽油桶每隔几分钟就熊熊燃烧一次,把进攻道路照得通明瓦亮就象白天。攻击部队在进攻途中遭敌层层火力拦截,不能按战前预想迅速接敌,近战优势无从发挥,当连续攻占几个高地后,攻势即渐呈疲软状。可见军情的泄密给我军带来多大的可以避免的损失,也使我军的突袭变得毫无意义。在敌军有准备的情况下,我军在白马山战役中无论前期的进攻还是后期的防守都打得极不顺手。

2、白马山特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促使南韩军队殊死抵抗

白马山是由一群以394.8高地为主的山岭组成,主要高地是394.8高地和281.2高地,与志愿军三十八军项里北山阵地相望。山的东面面是一马平川铁原平原,越过白马山南面就是通往汉城的军事补给线,一直通往美军重要兵站基地铁原。美军失去白马山,志愿军的进攻能力就会更进一步向前渗透和发展。并且可以顺铁原直接攻向汉城。所以韩国人决不能放弃白马山,当时的总统承晚亲自督战,韩军4个精锐师被派上了两个先后参战,美精锐部队第三步兵师也即将准备投入白马山,并且美军给白马山足够的大炮、飞机进行活力支援。南韩军队也不惜血本从釜山、春川征调后续力量数万人补充那些被志愿军打残了的第九师,每败下一个团就迅速补充兵员,增派军官继续投入战斗。并且无论如何打,每个南韩营都始终保持600-700人的建制。出了兵员充足外,白马山战役也表明,经过2年多的战争锻炼以及美军的训练和整顿,南韩军队的素质也比初期得到了提高,而且不惜采用会造成大量伤亡的人海进攻战术。再就是,南韩第九师士兵前身大多是有实战经验的日伪警察,参加过许多进攻北方的战斗,经过南韩3个师有计划的组建和整合加上完整的美式装备,新组成的南韩第九师成为了南韩军队的主力师。但经过9天的鏖战,南韩第九师加上法国营先后被志愿军歼灭9800余人,那些最初参加过北进的第九师老兵此战后被志愿军打得所剩无几,由此也可见白马山之战南韩军队抵抗的多么顽强。

3、敌军炮火的优势和空中优势对地面志愿军威胁很大

为打此仗南韩第九师除了师属第三十炮兵营和第九重迫击炮连外,还得到了由韩军第八师派来增援的炮兵第五十营、第五十一营、第五十二营和美炮兵第四十九营、第二一三营、第九五五营等9个炮兵营和两个坦克连44辆坦克的强大活力支援,除此之外,美军空军还出动了上百架次飞机对我冲锋部队,后方补给线,后方炮兵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志愿军在后期白马山防守期间,不断收到敌军炮兵火力反反复复的覆盖射击,坚守阵地的伤亡成本加大,尤其是后来美军又调来了新的重炮群,准备对志愿军防守阵地进行无休止的炮击,在此基础上,白马山上的志愿军已经变得被动挨打无守可言了。

4、志愿军战斗减员严重缺少后备力量

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大多的兵力为防止美军登陆都集中在朝鲜半岛的东西海岸,部队后续力量投入能力减弱。38军112师,113师都参与了防御任务,只抽调少数部队参与白马山之战,所以我军参战部队最多时也就是114师的几个主力团,始终没突破15000人,随着战斗日期的延长,参战部队近半数减员。依照战争规则,减员1/5时就失去了进攻能力,减员1/3时就没有战斗力,而我军已近半减员,还具备抗击敌军的战斗力,不能不说是奇迹,而在此时为保存力量主动撤出确实是理智的上策。

5、美军新的战略意图逐步形成战场上出现新的变化

美军向来都是靠其他联合国军队先期消耗志愿军有生力量,然后他才选择是打还是跑。当美军看见南韩第九师已经把志愿军消耗得差不多时,首先调集了重炮部队,接着美军第三师也准备投入战斗了。而当时志愿军虽然已经占领了白马山地区大部分高地,但若继续坚守,付出的代价一定会很大,并且阵地也很难得到巩固,在此前提下志愿军果断决定后撤到攻击地初我军阵地上。

6、我军战略意图基本达到

志原军总部最初的战略意图就是第二阶段反击作战统一于6日开始。38军方面歼敌5000人,争取占领并巩固。粉碎敌人可能发动的进攻,钳制五圣山地区敌人给我军带来的压力。最初的战略意图,歼敌5000人达到了,而对白马山敌军阵地总部的指示也只是:争取占领并巩固。所以撤出白马山并不是没有完成我军最初的战略意图。而我军的传统向来都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最高追求,不以牺牲一城,一地为得失。

7、上甘岭战役的打响

白马山战役与上甘岭战役是相关联的战役,我们不应把他们孤立地去看。当时美军集中了美第7师、美187空降团、南韩第2师还有第9师一部,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比西尼亚营共七万人,准备以200人的阵亡代价,5日内拿下五圣山。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美军对上甘岭守军志愿军15军45师一万余人发动了强攻。在这种情况下,14日夜38军114师主动撤出白马山也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标签: 白马山抗美援朝韩军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不是忠心于清朝吗 吴三桂为什么还要起兵造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吴三桂

    对吴三桂为何要起兵反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的奠基者,康熙皇帝在清朝的地位很高,被后人们尊为“圣祖”,在他一生之中有创造出彪炳史册的功业,其中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就是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台湾,亲征准噶尔,驱逐沙俄等等,其中的“平定

  • 赵翼:清朝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翼,清朝

    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

  • 新开岭战役:蒋军“千里驹”师被四纵全歼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聿明,25师,胡奇才

    1946年秋,东北大地在经过了短暂的平静之后,硝烟再起。这年10月,时任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精心策划了一个“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妄图先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我南满主力,待解除后顾之忧后,再倾力北上,以求一战而定东北天下。10月19日,杜聿明一下子集中了52军、新6军和71军第9师、新

  • 110岁抗战老兵的抗日回忆:打鬼子不后悔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日,九一八,老兵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论坛”与“京津冀老兵关怀计划”为这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颁发荣誉证书与纪念奖章。记者跟随志愿者前

  • 战争让欧洲无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性恐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争,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6月,伦敦中央刑事法庭开审的一宗诽谤诉讼案,带出一则匪夷所思的谣传:性饥渴的英国妇女被战争夺走了男性伙伴转而成了同性恋。这一事件的焦点集中在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尽管该剧1896年在法国首次上演,随后又被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改编成歌剧,但在英国却为戏剧检查官所禁,理由是他认

  • 鸣梁海战:明朝海战史上一场气势恢宏的勇气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鸣梁海战,明朝

    导读: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朝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余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592年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屡战屡败,主力丧失殆尽。特别是丢掉制海权

  • 解密必死则生背后的力量:明朝鸣梁海战战役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鸣梁海战,明朝,战役,经过

    导读: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

  • 从瓜岛之战看日军乱象:辻政信比山本五十六管用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辻政信,豺狼参谋,山本五十六

    瓜岛在日语的发音中和“饿岛”一样,瓜达卡纳尔岛在日本人心目中,代表着太平洋战争中由于军部的胡乱指挥而使得下层士兵挨饿受难的代表名词。昭和天皇在《昭和天皇独白录》里面总结过几条太平洋战争败战的原因,主要是不知己不知彼,过分强调精神因素,陆海不和这三条。对于最后陆海不和这一条,战败后切腹不用介错,折腾了

  • 苏军击败德军装甲部队的秘诀:数量高于质量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军,德军,装甲部队

    1940年到1941年之间,苏联的坦克是当时各国之中装甲防护最强的军事车辆。德国的反坦克武器连续换了两代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方法与之相抗的.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苏联的坦克制造技术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苏制的突击轻型坦克T-28和次重型坦克T-34可以说是无敌于世的强悍之辈,再加上后来的斯大林坦克,而与之相

  • 英国军队那些年的失败:7000正规军投降民兵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英国,美国,非洲土著

    跟罗马人一样,英国人跟各种各样的敌人交过手。他们也曾经被各种各样的敌人打败,包括美国人、俄国人、法国人、美洲土著、非洲人、阿富汗人、日本人和德国人。尽管是失败,但输给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敌人也是有点荣耀的。俗话说,胜利了众人邀功,失败了无人认账。但就英国而言,失败的祸根很多,有过于自信,也有种族歧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