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司马越 最后混成什么样?

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司马越 最后混成什么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88 更新时间:2023/12/28 3:22:32

八王之乱,八个王爷前前后后打了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费尽心血、大开脑洞,终于赢得最后的胜利。只是他的胜利果实,是一片满目苍夷的河山。

此时的西晋王朝,历经宗室内部屠杀这场浩劫,行将就木,民变四起,大旱连年。那惨绝人寰,借用书中的话,叫“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什么意思,遮天蔽日的蝗虫,不仅吃得草木无存,连牛马身上的毛都不放过。

外部的少数民族早已经摁耐不住,匈奴人刘渊称帝建国,公然将国号定为“汉”,以大汉正朔自居,要与西晋争夺政权合法性。西南的巴氐族首领李雄在成都建国,国号成。华夏大地,西晋王朝不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首都洛阳被匈奴汉国的军队围攻了数次,朝不保夕,在朝中掌握大权的司马越感到时日无多。国破了,但家不能亡,自己不能和西晋王朝陪绑在一起。尽管在给朝廷掘墓的事业中,司马越出力不少,但他是只管杀不管埋的,不能给这个政权殉葬。

于是司马越以讨伐汉国大将石勒为名,带走了洛阳城内最后的精锐四万人,前往许昌即今天河南省许昌市避难。随同司马越一起走的,还有朝廷中的最后一波精英。大厦将倾,覆巢之下,这些精英最先抛弃了皇帝,企图保全身家性命,保护家族利益,一句话,保住完卵。

君不闻,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抛弃皇帝的司马越,其实是下了一着臭棋。他的权力,只有在控制皇帝的时候才能有效。离开皇帝,等于宣告自身“挟天子以令天下”合法性的失效。

不久,脱离掌控的晋怀帝司马炽,下诏历数司马越几大罪状,昭告天下共讨之。司马越留在洛阳监视皇帝的几个亲信被砍。得知消息后,司马越忧惧成疾,卧床不起。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三月十九,司马越在项县(今天河南省沈丘县)呜呼哀哉。

人虽然死了,但司马越的悲惨命运并没有止步于此。

司马越临死之前,将后事和大权托付给搭档太尉王衍。天下之大,何去何从,洛阳肯定不能再回了,那边皇帝正磨刀霍霍。王衍遂护送司马越的棺木,往东走,回东海国的封地去。

王衍的家乡也在东海国,他的选择,是一种狐死首丘的心态。天下将崩,来日无多,即使是死,也要在老家闭眼。

王衍是当时公认的“误天下苍生者”。出来混,总要还的。把国家搞乱了,就想轻松的去死,没那么容易。

四月,东归途中的王衍和西晋最后一波朝臣精英,被汉国大将石勒在苦县宁平城(今天河南省鹿邑县西南)追上,晋王朝最后一支主力部队大败。太尉王衍、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武陵庄王司马澹、西河王司马喜、梁怀王司马禧、齐王司马超、吏部尚书刘望、廷尉诸葛铨、豫州刺史刘乔、太傅长史庾敳等宗室朝臣全部被俘。

石勒让这些人在大帐之中坐成一排,问他们怎么把晋王朝给祸害成这个熊样。

王衍一一道来,强调自己从小就不想当官,从不过问国家大事,晋朝沦落成今天这样和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不但如此,还呼吁石勒早日顺天应人,荣登大宝。

王衍想借劝石勒称帝建国,以求苟活,让石勒饶过自己这把老骨头。

石勒没司马越那么好糊弄,质问王衍:你年轻时就进入朝廷,升官比坐火箭还快,还有脸说不想当官?你身居高位、信口雌黄,弄得天下残破,这不是你的责任,还是谁的?

杀了以王衍为首的这帮朝廷精英,石勒还怕弄脏了刀。是夜,石勒令人推倒关押王衍等人的屋墙,将这帮人活活压死。

接着,劈开东海王司马越的棺木,拖出尸首,挫骨扬灰,祭告天地,“乱天下者此人也,吾为天下报之,故焚其骨以告天地”。

虽然尸骨无存,但司马越毕竟已经闭上了眼,身后的滔天洪水他已无缘消受。可怜天下苍生,要为这帮祸国精英造下的孽缘买单!

标签: 司马越王衍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为什么非打不可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的最后一场,是当时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起的一场战斗。在刘备称帝后的三个月,他以为关羽报仇为由出兵伐吴。东吴不得不迎战,于是孙权立刻派出了陆逊。刘备打着复仇的旗号,士气正声,陆逊便采取以逸待劳的方式,阻挡蜀军的进攻。这一战成为了刘备死前的最后一战,有人认为这一战其实不

  • 在对外战争中,中国历史上三大胜仗和三大败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战争,对外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战役都是对内的王朝更替战争,以促进历史发展的。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有不少的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事中,到底有哪三大胜仗和哪三大败仗呢?其实这所谓的三大,并不是纵观历史全程跳出来的唯三,后人难以在春秋笔法的史册中进行的全面的对比。所以这些三大战役,都是按时代挑出来的,我们就

  • 秦灭巴蜀之战:巴蜀为什么会被秦国灭掉?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灭巴蜀之战

    四川素来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所以四川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既然是宝库自然有人觊觎,但是四川之地却鲜少有战火,原因就在他四面环山的盆地地势,所以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那么占据着有利地势,战国时期的巴蜀为什么还是会被秦国灭掉呢?巴蜀到底有什么在吸引着秦国克服“蜀道难”呢

  • 秦赵之争:长平之战是因为什么才打起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平之战

    秦国既然有吞并六国的野心,那么和各国一战终究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攻伐小国尚可长驱直入,贸然攻打一个大国却是万万不可的。作战是讲究一个时机的,那么长平之战到底是因为什么才打起来的呢?秦国为何会选在这个时候攻打赵国?赵国是三家分晋之后才建立的国家,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赵国实力不俗,忝列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

  • 此省会是兵家必争之地 被誉为江南之首中原之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合肥,孙权,曹操

    对于安徽省的省会合肥,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而追溯合肥的历史,则在三国等历史阶段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在先秦时期,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省,大部分都为淮夷地

  • 亲御戎车指麾三军 她亲自证实谁说女子不如男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燕燕,

    大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所以辽国的皇后多姓萧。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指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因为她在众多萧皇后中脱颖而出,是最出彩的一位,不愧为皇后中的明星。萧燕燕也叫萧绰(公元953-1009年),出身名门,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萧燕燕的形象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

  • 她号令十万大军 成为皇帝心腹大患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聪儿,乾隆,嘉庆

    她由一名杂耍艺人,逐步成为了白莲教的第一号人物;她曾号令着十几万大军与朝廷的正规军展开了历时数年的武装斗争;她曾成为嘉庆皇帝的第一大心病—她,王聪儿(公元1777-1798年),是不输给任何英雄人物的女中豪杰!王聪儿是湖北襄阳(今襄樊市)人,清朝乾隆年间,官僚地主大量侵占农民土地。贫困的农民无法谋生

  • 满城之战:挽救大宋朝于危难之中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满城之战,满城之战的评价

    公元979年7月初,宋军在高梁河(今北京城西)被辽军打败。9月,辽燕王韩匡嗣、耶律休格等又率军南进,攻镇州(今河北正定),进至河北满城,与宋军遭遇。宋军先派人向辽军诈降,以麻痹韩匡嗣,然后,以一部突然进至辽军阵前,一部迂回到辽军背后,前后夹击,大败辽军,史称满城之战。辽乾亨元年七月,宋攻辽高粱河之战

  • 三国曹魏实力最为强大 为何比吴蜀抢先亡国?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芳,司马昭

    对于这样一个题目,可能有不少人会提出疑问:在历史上,蜀国亡于263年,魏国亡于265年,吴国亡于280年,三国中最先亡国的应该是蜀国,不应该是魏国,是不是搞错了?其实,魏国在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轮番辅政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先是在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第三任皇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

  • 明英宗御驾亲征 瞎子占卜连复辟时间都算出来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英宗,石亨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明史》的热读。近日,笔者翻阅《明史·方伎传》,发现了一位名叫仝寅的奇人。方伎,是对医、卜、星、相之术的泛称,而仝寅则是明代占卜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其中的“最异者”。仝寅,字景明,生卒年不详,安邑(今山西运城)人。十二岁那年,仝寅双目失明,行动受限,无以谋生,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