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先看几个历史王朝平定中原后,然后统一南方的事例。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当时的南方地区,除了统一的楚国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在南方,其余的地方基本没有怎么开发,南方基本上都属于蛮夷地区,比较落后。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进击江南,在广西遇到了西瓯人的强力抵抗,秦始皇为了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修建了灵渠。灵渠修通后,秦军的军队加快了进攻,最终征服了南越和西瓯。最后把这50万军队驻扎在南越,帮助开发这个地区。才使南方这个地区2000多年来,一直处于中国的管辖范围。
公元263年,西晋灭了蜀国。17年后,公元280年,东吴君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国,结束了三几十年的分裂。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派他的儿子晋王杨广率领大军,渡过长江,消灭了陈国,结束了中国270年的分裂,又一次统一了中国。
公元979年,宋朝经过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方,宋太宗消灭北汉,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代的分裂状态。
公元1279年,蒙古军和南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争,最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异族统一。
纵观这几次,都是在中原统一后,才统一的全国。不过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秦国当时进军南方的时候,南方大部分地方还属于荒芜地区,所以秦国能统一南方很正常。所以秦国就不拿来和这几个做对比了。至于以后的几个,为何中原王朝能统一南方?
一:南方大多数皇帝都是前朝的一些贵族,他们没有统一中国的野心。南朝这些皇帝里,只有刘备还有抱负,想恢复汉室江山,可惜死的太早,诸葛亮也无力回天。东吴就更没有啥抱负,只求保住自己的江东就行。而南北朝,五代十,南宋就更没有骨气了,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经常给北方的王朝上供,根本就没有想着富国强兵,统一中国。
二:南方昏君比较多。由于南方的皇帝自己没有野心,他们培养下一代国君的时候,也不把统一中国当重点来培养,后面的皇帝无所事事,只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整日贪图享乐,荒淫无道,吟诗作乐。像南唐皇帝李煜,南陈皇帝陈叔宝,皇帝做的不咋样,诗写的倒是流芳百世,而且自己的女人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
三:南方战乱少,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人们的危机意识不强。南方的国家建立,往往都是统一王朝北方战乱,而南方的大财阀,大将军等才在南方自己的领地建立国家,他们的国家很少发生北方那样的血性夺权事件,所以战争很少。正因为这样,南方人民和皇帝一样,整体危机意识比较弱。
四:南方人对在南方建立的国家,国家意识不太强。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朝代国都都在北方,南方人也是这个意识,而且南方大部分人都是从北方迁过去的,所以南方建立的国家,南方人自己对这个国家没有什么认同感。所以只要北方统一以后,进攻南方,南方人抵抗也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他们自古就觉得和北方是一个国家,不是什么外族侵略(除了南宋,南宋对付外族蒙古,也是拼死保卫国家)。
五:南方比北方富裕,重视文人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这句话很形象。由于大部分北方人迁入南方,开发南方,加之战乱比较少,北方外族少数民族骚扰也没有,使南方的经济发展慢慢比方强,比北方更富裕,所以南方更注重文化教育,更看重文人。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为什么古代王朝平定中原后,南方地区就可以传檄而定。
这个问题明显就是不正确的。
如果男方那么容易就传檄而定,那怎么还会有南北朝?
事实上任何一次从北方打到南方的统一战争,都没有那么简单的传檄而定。
比如宋朝统一南方,清朝统一南方,蒙古和南宋的对决,都是通过战争解决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对手,就是南方的楚国,王翦用了60万大军,才把楚国攻下。
三国时期从曹魏到西晋攻下东吴用了多少年时间?
所以你这个问题根本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