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战争故事《楚汉之战》

古代战争故事《楚汉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4/1/24 8:52:35

在公元前206年,即汉王元年的五月,刘邦让萧何任丞相,负责管理后方巴蜀地区,他亲自和韩信领兵从陈仓(现在陕西宝鸡东)偷渡,迅速占领了关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汉战争正式爆发。楚汉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刘邦处于下风,屡次被项羽杀得大败而归。后来,刘邦离间了项羽和范曾,逐渐占据上风,最后将项羽彻底打败。楚汉双方又对阵了十个多月,因为有关中和蜀地的支援,刘邦逐渐占了上风,而项羽则兵源缺乏,粮草不足,难以和汉军抗衡。在侯公的撮合下,项羽和刘邦定下了停战协定:楚汉以鸿沟(现在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分界线,东西分治。协定达成之后,项羽将战争中擒获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送还。项羽领兵东返,刘邦也打算领兵回关中。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说刘邦趁机灭掉项羽,因为这时项羽兵不精粮不足,万一他回到彭城,等于是纵虎归山。刘邦听了赶紧命令追击。同时派人命韩信和彭越火速集结,合击项羽。在公元前202年的`十月,刘邦追上了项羽,但到了固陵(现在河南太康西)时,韩信和彭越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项羽向汉军猛烈反击,将汉军击溃。刘邦只得坚守不出,并马上派人许诺韩信和彭越,在击败项羽后立即封他们为齐王和梁王,于是韩信和彭越立即进兵。同时,楚的大司马周殷也被刘邦派人劝降,淮南王英布领兵也赶来会师。汉军会合各路援军共三十万,和项羽决战垓下。夜里,围困项羽的汉军唱起了楚国苍凉的歌,使项羽以为汉军已占有全部楚地。走投无路的项羽在大帐中和心爱的虞姬饮酒,乘着酒力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当着项羽的面含泪自刎,项羽擦去眼泪,跃马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在渡过淮河后,身边只剩下了一百人,向东撤退,在东城(现在安徽定远东南)被灌婴的骑兵追上,项羽随从只有二十八人了,和汉军激战三次,杀伤几百汉军后,项羽最后横剑自刎。

古代有哪些文官打胜仗的例子?

有哇,我说一个,文章为(曹刿论战)。

话说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讨伐鲁国。鲁国公准备迎战。听此文官曹刿挺身而出,其同乡说你当官享有俸禄的人,管这事干什么?曹刿说你也当官吃肉,看到国家危难,却不能深谋远虑,为救国想些办法吗?

你看这曹刿还真有一片爱国心呀。

为迎接对齐国的这战争。曹刿问鲁公,(怎样才可以战?)鲁公曰(衣食所安,不敢独自有,必以分人))曹刿曰(小小的恩惠未能普及,只取得贵族的支持。民不从也)。鲁公又说(祭祀用的猪,羊,玉帛不敢擅自增加或虚报。必尽以诚信,曹刿对曰(小小的诚意,不能不感动于神,神也不会降福,不能持之为战呀。)

鲁公又提出(大小罪案,虽不能明察,但一定要办的合情合理。曹刿曰(尽力作好这些事,为人民办好事,有了这些条条,就可一战了,战时请让我和您一起去))。鲁公和曹刿同乘一辆车战于长勺(今山东曲阜县北)。

鲁公急躁,将要击鼓进军,刿曰,(不行)直到敲了三通鼓,刿曰(可以了,部队冲上去,齐师败绩。

曹公要命令部队驱车追击,刿曰(未可),他走下车,仔细察看敌军车辗过的痕迹,又登车,手扶车前的横木向远方望去,经过仔细观察,洞悉了敌军败退的真相,这才下令追击。

打了胜仗后,曹公问(我们为什么能打了胜仗?)刿曰(夫战全凭勇气也,擂第一通鼓,能使部队振做起来,擂第二通鼓,士气就有所衰落,三鼓而气竭。齐人敲了三通鼓,用来冲锋,彼竭我盈故克之。

说起齐国他是个大国,很难预测他的底细。因心他设有埋伏,需洞察敌情,我看他车辙散乱,远望它旗帜倒下,故逐之)你看这曹刿一个文官,心思这样绩密,知已知彼,那能不打胜仗呢,,,,,,,。

古代文官打胜仗的例子有很多:

一、战国时期赵国的马服君赵奢,他原本只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赵奢奉命率领赵兵救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一战成名。凭此战,赵奢获封马服君,进入战国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列。

二、东晋名相谢安,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室得以存续。

三、明代王阳明,进士出身,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

四、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他是进士及第,官至兵部尚书,督师蓟、辽,所以人称袁督师,他指挥明军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

五、晚晴名臣、湘军创立者曾国藩,他是同进士出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他在家乡湖南组建湘军,最终剿灭了太平天国。无湘不成军这一说法就源自曾国藩所创立的湘军。

我就介绍这几位了,欢迎大家在评论中补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辽国是怎样占领西域的?辽国在西域都发生过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占领西域的辽国史称“西辽”。西辽的建立者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原本效力于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在辽朝即将被金国所灭之际出逃。公元1124年,耶律大石称王,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号“菊儿汗”,群臣又尊

  • 抗倭名将戚继光,生前战功赫赫,死后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戚继光这个人是明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无论是打仗或者是装备的发展,以及军队的训练上来讲,戚继光都可以做到首屈一指,在多方面,多领域达到了是明朝领先的水平。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的晚景确实让人感到唏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中有家庭的,也有来自于朝廷的。家庭的方面,戚继光先娶

  •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阿普笃慕是各地彝族同胞普遍认同共同尊奉的彝族人文祖先。关于彝族的起源,有“北来说”、“土著说”、“南来说”等等,但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和考古学界的观点是基本统一的,认为彝族是以西南土著民族昆明族为主体,在与其他部族相互交往、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昆明族是生活在西南地

  •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士” 举例 事例战国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古代的“士”类似现代的“达人”,不知道你问的是那方面的“士”下面列举的士中国古代“士”的分类1.逸士:隐居的人.2.知士:即“智士”.指足智多谋的人.3.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4.修士:操行高洁的人.5.下士:(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秦以后仍沿用.(2)最差一

  • 中国的古典神话中如同诸神黄昏般宏大的战争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共工怒触不周山应该算一个。原文如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另外一个是炎帝、黄帝、蚩尤之间在历史上有两场著名战役,一个是炎黄之争的阪泉之战,另外就是黄帝与蚩尤的逐鹿之战。然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群雄争霸纷飞战火了。小

  • 中国古代战役:龙山所之战,戚继光大败倭寇,明军战力为何堪忧?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龙山所之战以前,明军各自为战,互不协调,加上当惯了官差门吏欺压百姓尚可,但在对负倭寇海匪上确实不堪一击,明显处于劣势,以于大由为列其兵丁如没有主将不怕死,力死战,也许早以惨败,幸愧朝中有张居正,胡宗宪二位大人保举戚继光将军,惊天伟地,足智多谋,历精图治,严格训练,整肃军记,使之唤然一新,令倭寇闻风丧

  • 古代打仗基本没有手术方法,是不是被刀捅伤必死无疑?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谁说古代没有手术,华佗,扁鹊都有给人开刀治病的记载。关公刮骨疗毒。这些都是。这个古代不知道要古多久,是从炎黄时期还是从蚩尤时期?好像自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以来,两军交战就有了后勤保障。自神农氏起,中草药就开始了在古代军队当中的运用,随军的巫医不但精通精神疗法还会使用中草药的熏蒸之法。在140年前,在云南

  • 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之战,为何能九战九捷?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明朝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但由于明军腐败无能,抗倭200年倭患未除。直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奉调浙江任宁绍台参将后,东南沿海抗倭形势才发生根本改变。从1555年到1566年,戚继光抗倭百战,节节胜利。期间,戚继光先后

  • 求一个古代战争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是晋国和仇由国攻仇由之战春秋时期,晋国的执政官知伯要攻打毗邻的仇由国。晋国与仇由国,横亘着崇山峻岭,道路艰险阻塞,行军十分困难。若派兵劈山开路,则会暴露军事企图。于是,知伯用利而诱之的谋略,铸造一口贵重的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仇由国君不听大臣赤章曼枝劝谏,贪图财物,开山辟路,迎取大钟。七个月以后,晋

  • 明代是如何解决北伐军和九边驻军的饮水问题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延河行军,驻军水边。自古以来,兵家一旦发生战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里首要解决的就是饮水问题。古代行军打仗,寻找和准备供士兵饮用的水源一般来自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打井。北方地区,河流湖泊比较少,雨水也比南方少,历朝历代的军队中都有专人负责在安营扎寨之地,选择适合打水井的地方,打水井,提供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