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之战,为何能九战九捷?

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之战,为何能九战九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57 更新时间:2024/1/24 14:31:01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明朝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但由于明军腐败无能,抗倭200年倭患未除。

直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奉调浙江任宁绍台参将后,东南沿海抗倭形势才发生根本改变。

从1555年到1566年,戚继光抗倭百战,节节胜利。期间,戚继光先后在台州九年,他创造出了辉煌战绩和最灿烂的人生。

他的“台州之战”九战九捷平倭寇,被《中国军事大辞典》收录为专条永载史册:“台州之战,亦称辛酉台州大捷。嘉靖四十年(1561)明将戚继光台州(今浙江临海)抗倭的战斗。是年春,倭寇大掠浙东桃渚、圻头,戚继光率部急趋宁海,于龙山大败倭寇,追至雁门岭。倭寇乘虚分兵三路进犯台州。

倭寇兵至新河,戚继光夫人发动妇女,配合守军守城。城上旌旗招展,铳炮声、喊杀声连天。倭寇远远望去,以为城中早有防备,不敢贸然进攻。戚继光获悉后,即派唐臣部援新河,将倭寇击溃。

新河战时,戚继光主力进抵台州,同倭寇于离台州数里的花街交战。戚继光率部以火器挫敌势,又穷追,倭寇大半淹死水中。

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倭寇二千人,抵台州东北的大田。戚继光主动迎战,于白水洋东之上峰山设伏,待敌人入峡谷进伏击圈后,集中兵力拦腰袭击,鸟铳突发,奋勇冲杀。

倭寇忙以一字阵以守为攻。戚军以鸳鸯阵对敌,倭寇大败,退居小山,并抢先登上界岭,拼死抵抗,戚军冒死仰攻,一举摧毁之。

计歼敌三百四十四人,擒倭寇首领。上峰战后,原自宁海团前逃跑的倭寇,聚众二千,联船十八艘,于五月十七日在长沙(今温岭东南)登岸。

戚继光决定水陆联合作战……大败倭寇。戚继光以一个月的时间,连获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役胜利,全歼侵犯台州的倭寇。在东南沿海抗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至此,浙东倭寇遂告平定。

戚继光能够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

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当时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

2、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

“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戚继光本人武双全,才智超群。因此戚继光才能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3、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

戚继光(1528年~1587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军事家。时至今日,他的抗倭事迹依然在被传颂着。这当中最为人们所静静乐道的便是著名的“台州抗倭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他所率领的“戚家军”九战九捷,杀的倭寇闻风丧胆,而他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戚继光的家庭背景戚继光出生是虽然家境贫寒,但其祖上有一位名叫戚祥的将士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并且将其儿子戚斌封为“明威将军”,任命为“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并且世袭罔替。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为“历官都指挥”,入为“神机坐营”。待戚继光成年时,接替了“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这一职位。

正是在一个这样的家世背景熏陶之下,年轻的戚继光便有着研究兵书的习惯,对领兵作战有着一些见解。

戚继光本人出色的军事才能戚继光在担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后,亲眼目睹了倭寇在当地烧杀抢掠的情形,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立志要荡平倭寇,保卫海疆。

而这个机会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来到了,此时的大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倭患”严重影响到了大明朝的统治,在张居正的举荐下,戚继光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负责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扫平倭寇,维护山东沿海的海防。1555年,又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担任参将一职。

而正是在这两次任职期间,戚继光在与倭寇的较量之中,不断熟悉了解倭寇,吸取了战败的教训,总结了抗倭期间练兵、治军的经验,完成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两本兵书,以及创立了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戚家军”,“鸳鸯阵”战法。

1561年,倭寇驾驶着16艘船只在奉化登入,不久后又来到宁海北部烧杀抢掠。接到军情后的戚继光并没有仓促出击,而是在冷静分析后得出,倭寇此举目的是吸引松门、海门等地的明军去救援,然后调虎离山乘机进攻台州。

识破了倭寇的诡计之后,戚继光率主力前往宁海,与宁海总兵一道夹击来犯的倭寇。

在宁海歼灭倭寇后,戚继光又率领部队火速赶往台州,在途中与多股来犯倭寇碰面,并将其歼灭,其余倭寇闻讯后便想逃往处州,而这一切尽在戚继光的掌控之中,逃亡的倭寇在上峰岭遭遇到了戚家军的埋伏,被打的四处逃窜。最后,戚家军又率领部队前往新河,在长沙将来犯倭寇全部歼灭!

至此台州之战结束,以戚继光所率领的戚家军全胜告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求一个古代战争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是晋国和仇由国攻仇由之战春秋时期,晋国的执政官知伯要攻打毗邻的仇由国。晋国与仇由国,横亘着崇山峻岭,道路艰险阻塞,行军十分困难。若派兵劈山开路,则会暴露军事企图。于是,知伯用利而诱之的谋略,铸造一口贵重的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仇由国君不听大臣赤章曼枝劝谏,贪图财物,开山辟路,迎取大钟。七个月以后,晋

  • 明代是如何解决北伐军和九边驻军的饮水问题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延河行军,驻军水边。自古以来,兵家一旦发生战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里首要解决的就是饮水问题。古代行军打仗,寻找和准备供士兵饮用的水源一般来自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打井。北方地区,河流湖泊比较少,雨水也比南方少,历朝历代的军队中都有专人负责在安营扎寨之地,选择适合打水井的地方,打水井,提供给士

  • 古代某些国家发动战争真的能转移国内矛盾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国家为什么有矛盾呢,无外乎利益问题了,当这个国家资源分配不均或者资源不足之时,当权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外发动战争,一来可以抢夺资源二来可以通过赫赫战功巩固自己的地位。利益,可以说是让人类发展最快的动力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于英国,这个偏居一隅的小岛国,创造了太多奇迹,建立起了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殖民于

  • 一代名将陈庆之有哪些英勇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陈庆之出名主要在于毛主席,当年毛主席曾经五读陈庆之传为之神往拍案称绝,毛主席对陈庆之的军事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陈庆之是我国军事史上比较个性的将军,他善于用兵,但是他却是书生带兵,他不是一介武夫,甚至他的身体都很虚弱,不能骑马,更拉不开弓,像他这种人在古代是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军人的。但是大器晚成的陈庆之

  • 巷战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打巷战比较困难?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巷战,就是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炮火的优势将不复存在,火力的差距在这个时候被强行归零,而比较弱的一方往往会根据熟悉的地形,以一当百,这也是很多战术,比如游击战麻雀战的相像之处。巷战最难的是确定位置和射击,随着科技的发展,巷战位置确定已经实现,而且精度高,以后都巷战,夜战优势都将黯然失色。

  • 历史上,胡宗宪抗倭功劳不亚于戚继光,但为什么后人只知道戚继光的功劳?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确实胡宗宪是浙直总督,抗倭的方略,政策都是胡一手策划的,胡宗宪的功劳主要是策略上以及后勤保障等,而戚继光的功劳主要在军事上表现在冲锋陷阵上,一般明间都喜欢冲锋陷阵的将军英雄,另外胡宗宪当时是严嵩的党羽自然不受欢迎。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胡宗宪被刻画成奸臣,贪欲受贿,结交党派,打压正派人士,所以名声不怎么

  • 古代人怎么诊断和治疗高原反应?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可能是体质不一样吧。高原反应其实就是氧气供不上了,心脏需要很快速地泵血,才能保持氧气供应,这个快速引发了身体其他问题的出现。古代战士其实现代战士也一样体格强壮,心脏功能也好,尽管也会有反应,抵抗力较好,但是从我对西藏、藏区的浅薄了解之中,似乎并没有发生在青藏高原和藏区的大规模战争。于是我翻阅了一下《

  • 从古到今的战争里经常会听到“挥师南下”,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挥师南下”这个词的由来,跟一个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好多的时候都是北方政权战胜南方政权。也就有了经常“挥师南下”的事实。至于为什么北方政权最终能战胜南方政权,可能跟一则语言故事有关。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

  • 与中国古代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与外国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与中国古代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2、与外国战争有关的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最后一课》《青年近卫军》《毁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双城记》等等.通常所说的“狂战士”指的是北欧维京人的“狂战士”,维京人生活在寒冷的北欧,那里最强大的

  • 汉中略阳历史上仙人关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很高兴为您回答,汉中略阳县仙人关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作为一个略阳的妹子,一定要先了解略阳的历史,不然怎么给亲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呢,在度娘上搜索学习和大量的阅读之后,幺妹就给大家粗略的分享一下吧。略阳为什么会发生仙人关之战呢,略阳是陈仓道、陈平道和嘉陵江水路的交汇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略阳,取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