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简介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简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31 更新时间:2024/1/24 14:04:11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普笃慕是各地彝族同胞普遍认同共同尊奉的彝族人祖先。关于彝族的起源,有“北来说”、“土著说”、“南来说”等等,但人类学界、民族学界考古学界的观点是基本统一的,认为彝族是以西南土著民族昆明族为主体,在与其他部族相互交往、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昆明族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与氐羌民族同为游牧民族,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夏处高山、冬入深谷”,昆明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牧场;而氐羌民族则“依随水草”、“毋处”,不分季节,哪里水草丰美就到哪里去。据罗平、宣威、峨山、禄劝、武定、双柏等彝文古籍《指路经》所载,阿普笃慕及部族最早繁衍生息活动在滇池为中心的周围地域。彝学界一致认为阿普笃慕生活于距今2800多年前的蜀洪水泛滥时代。《西南彝志》、《洪水泛滥》、《祭祖经》等彝文古籍都对阿普笃慕历经洪水泛滥有记述。据彝族南部方言区彝族古籍记载,彝族父系社会从细德依始,历三十六世至阿普笃慕,遭遇滔天洪水,因阿普笃慕善良诚实而幸免于难。洪水后,阿普笃慕娶三妻生六子,即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后来,阿普笃慕的六个儿子发展成古代彝族武、乍、糯、恒、布、默六大部落,原居住地逐步滇、川、黔、桂、渝五省市区分迁,开辟各自新的领地,史称“六祖分支”。阿普笃慕与他的六儿子被尊奉为各地彝族的祖先。武、乍二部从原居住地分移出来后,主要向云南各地迁徙,成为今天居住在云南各地彝族的祖先。糯部从慕雅热传七代至额阿糯时,从原居住地迁至今昭通与曲靖接壤地带,后辗转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州境内,成为凉山彝族“曲涅部”。恒部(慕雅卧)后来分为二支,一支迁徙并定居于今昭通,发展成为“乌蒙部”;一支经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迁至四川南部的永宁(今叙永)、古蔺一带,发展成为“扯勒部”。一支从云南昭通渡过金沙江后沿美姑河北上到达凉山腹地,发展成为“古侯部”。布、默二部向东北、东路发展到今贵州普安、威宁,其后裔发展成为乌撒土司。成为今居住在贵州大部分地区彝族的祖先。滇中地区的彝族主体为武(慕雅切)部之后裔,主要居住谷窝(今昆明)、龙朵嘿(即滇池)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慕雅切后裔实阿武的第十世孙皮武古,娶妻耿叩娄益,生下八个儿子,分住四方,征服周围各部落并建立了滇国。滇国强盛时期,其辖地东至云南沾益、陆良、华宁、蒙自,西到今保山县,北至今云南剑川、姚安、禄劝,南抵红河北岸,即汉武帝时设置的益州郡范围内的各彝族部落。公元前339~329年,楚威派大将军庄乔带兵从湖南沿清水江进入贵州境内,并从贵州西部进入云南滇池地区。后因秦国控制了黔中地区,阻断庄乔归楚之路,庄乔及其所率士兵只得变服易俗,融入当地彝族之中。这就是古代史上首次彝、汉民族的大融合。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派巴蜀兵击灭滇王同姓部落劳浸、靡莫,迫使滇王归附,建益州郡。但摄于地方政权的传统势力,仍授滇王王印,由其仍旧统辖当地彝族各部落。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彝族人口有830多万,居住在北起大渡河流域,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的西南地区,约50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彝族支系繁多,自称有诺苏、纳苏、聂苏、罗武、倮倮、撒尼、尼泼、阿哲、勒苏等30多种,他称有黑彝、白彝、红彝、彝家、甘彝、罗武、花腰、撒尼、撒梅、阿西、阿哲、山苏、车苏等40多种称谓,全国共有21个彝族自治地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士” 举例 事例战国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古代的“士”类似现代的“达人”,不知道你问的是那方面的“士”下面列举的士中国古代“士”的分类1.逸士:隐居的人.2.知士:即“智士”.指足智多谋的人.3.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4.修士:操行高洁的人.5.下士:(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秦以后仍沿用.(2)最差一

  • 中国的古典神话中如同诸神黄昏般宏大的战争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共工怒触不周山应该算一个。原文如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另外一个是炎帝、黄帝、蚩尤之间在历史上有两场著名战役,一个是炎黄之争的阪泉之战,另外就是黄帝与蚩尤的逐鹿之战。然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群雄争霸纷飞战火了。小

  • 中国古代战役:龙山所之战,戚继光大败倭寇,明军战力为何堪忧?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龙山所之战以前,明军各自为战,互不协调,加上当惯了官差门吏欺压百姓尚可,但在对负倭寇海匪上确实不堪一击,明显处于劣势,以于大由为列其兵丁如没有主将不怕死,力死战,也许早以惨败,幸愧朝中有张居正,胡宗宪二位大人保举戚继光将军,惊天伟地,足智多谋,历精图治,严格训练,整肃军记,使之唤然一新,令倭寇闻风丧

  • 古代打仗基本没有手术方法,是不是被刀捅伤必死无疑?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谁说古代没有手术,华佗,扁鹊都有给人开刀治病的记载。关公刮骨疗毒。这些都是。这个古代不知道要古多久,是从炎黄时期还是从蚩尤时期?好像自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以来,两军交战就有了后勤保障。自神农氏起,中草药就开始了在古代军队当中的运用,随军的巫医不但精通精神疗法还会使用中草药的熏蒸之法。在140年前,在云南

  • 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之战,为何能九战九捷?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明朝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但由于明军腐败无能,抗倭200年倭患未除。直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奉调浙江任宁绍台参将后,东南沿海抗倭形势才发生根本改变。从1555年到1566年,戚继光抗倭百战,节节胜利。期间,戚继光先后

  • 求一个古代战争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是晋国和仇由国攻仇由之战春秋时期,晋国的执政官知伯要攻打毗邻的仇由国。晋国与仇由国,横亘着崇山峻岭,道路艰险阻塞,行军十分困难。若派兵劈山开路,则会暴露军事企图。于是,知伯用利而诱之的谋略,铸造一口贵重的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仇由国君不听大臣赤章曼枝劝谏,贪图财物,开山辟路,迎取大钟。七个月以后,晋

  • 明代是如何解决北伐军和九边驻军的饮水问题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延河行军,驻军水边。自古以来,兵家一旦发生战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里首要解决的就是饮水问题。古代行军打仗,寻找和准备供士兵饮用的水源一般来自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打井。北方地区,河流湖泊比较少,雨水也比南方少,历朝历代的军队中都有专人负责在安营扎寨之地,选择适合打水井的地方,打水井,提供给士

  • 古代某些国家发动战争真的能转移国内矛盾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国家为什么有矛盾呢,无外乎利益问题了,当这个国家资源分配不均或者资源不足之时,当权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外发动战争,一来可以抢夺资源二来可以通过赫赫战功巩固自己的地位。利益,可以说是让人类发展最快的动力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于英国,这个偏居一隅的小岛国,创造了太多奇迹,建立起了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殖民于

  • 一代名将陈庆之有哪些英勇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陈庆之出名主要在于毛主席,当年毛主席曾经五读陈庆之传为之神往拍案称绝,毛主席对陈庆之的军事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陈庆之是我国军事史上比较个性的将军,他善于用兵,但是他却是书生带兵,他不是一介武夫,甚至他的身体都很虚弱,不能骑马,更拉不开弓,像他这种人在古代是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军人的。但是大器晚成的陈庆之

  • 巷战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打巷战比较困难?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巷战,就是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炮火的优势将不复存在,火力的差距在这个时候被强行归零,而比较弱的一方往往会根据熟悉的地形,以一当百,这也是很多战术,比如游击战麻雀战的相像之处。巷战最难的是确定位置和射击,随着科技的发展,巷战位置确定已经实现,而且精度高,以后都巷战,夜战优势都将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