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当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当时的大将军匡章干啥去了?是早就死了,还是战败被杀了?

当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当时的大将军匡章干啥去了?是早就死了,还是战败被杀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95 更新时间:2023/12/17 8:34:59

咱们先一句话简单说说“乐毅伐齐”(或叫“五国伐齐”)的事情。

公元前284年,在乐毅的统帅下,燕国联合秦国、赵国、魏国、韩国一起攻伐齐国,接着五国联军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齐国城池,昔日的齐强最后只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城在防守,也就是说齐国差点被灭国了。

那大家要问了,齐国负责抵抗五国联军的主帅呢?他跑哪里去了?

一、主将逃亡

当五国联军来势汹汹的时候,齐闵王命触子领兵抵抗,触子提议利用济水天险和敌军对峙,并在他们出现破绽时再袭击。

如果按触子的建议来做的话,也许战国的历史要改写了。

但闵王不但没同意,还威胁、辱骂触子,触子被逼无奈,只得带兵在济水之西和联军决战。

两军交战,联军斗志昂扬,齐军却因连年征战而斗志消沉,所以两军一触之下,齐军全线溃败。

主将触子不知逃亡到哪里去了,副将达子带领残兵退守至临淄。

二、匡章

这时,有人会问了,匡章哪里去了?

为什么要说起他呢?因为这个人丝毫不比战国四大名将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1.匡子其人

匡章,也叫匡子或章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三朝元老,又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

2.凭生四大战役

败秦

齐威王三十四年时,秦军借道韩魏两国,想奇袭齐国,匡子作为主将,利用秦军想进不能、欲退不得的矛盾心理(担心韩魏两国偷袭其后方),大败秦军于桑丘(今山东境内),这就是“桑丘之战”,后来秦惠王自称西藩之臣并向齐国谢罪请和。

《战国策齐策一》中有此记载:齐兵大胜,秦军大败,于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谢于齐。

攻燕

齐宣王六年,趁着燕国“子之之乱”及其民心涣散的时机,齐军在匡子的带领下进攻燕国,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拿下了燕国都城。

败楚

齐宣王十九年,主将匡子与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三国军队攻打楚国方城,双方军队在水两岸对峙,半年多后,匡子利用楚军“水浅兵多、水深兵少”的特点,突袭并大败楚军于垂沙(河南境内),这就是历史上的“垂沙之战”。

再败秦

齐闵王五年,齐国趁着秦军南下攻打楚国的机会,联合魏、韩两国,在匡子的统帅下,三国联军打进秦国的函谷关,战役最后以秦国割地求和结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函谷关之战”。

而匡子作为战国时期唯一打进秦函谷关的主帅,必将载入史册!

3.他去哪儿了

函谷关之战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匡子的消息了。

我来帮大家算一下,匡子在史书中有记载的时间有多长。

第一次出现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进行会盟,匡子在此次“徐州相王”上与魏国相惠施进行了辩论,最终两国诸侯承认了彼此的王号。

最后一次出现

最后一次匡子的出场,就是那场著名的函谷关之战,那场战役的时间是公元前296年。

从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296年,时间跨度长达38年,再想到匡章能有资格跟随齐王参加两国会盟,并和对方的国相有理有据地辩论,那他年龄至少得30岁吧,这算下来就38+30=68岁了,这个年龄在战国时期也算是高龄了;况且他本身作为将领,常年参与战役,身上也不免带有旧伤。

故而,如果说匡章战败而死,史书上应该也会有写,毕竟他作为一名参与过几次重大战役的主将,还是有此资格的,但史书却没有相关记载;另外,函谷关之战后没有匡章的消息了,那他非常有可能是病故的,就算保守估计,应该超不过3年。

那么,匡章既然在公元前296年后的三年内去世了,那他自然不可能在十几年后的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的战役中出现了。

匡章经历的战役虽然不多,但皆是改变了战国军事格局,战功卓著的他无疑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

在此,飙一句评价献给这位齐国名将:匡子在则霸业成,匡子逝则霸业消!

关于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的问题。

齐王在位时期,齐国日益增长强大,开始在南征北战中骄横无比。纵横家(就是说客)苏秦成功离间齐、秦的结盟关系,齐王错误的认为自己应该一家独大。

他开始率齐军攻楚、又联合楚、三晋攻秦的同时与赵、魏大打出手争夺弱势小国宋,场面打得很闹热,很鼓舞人心,实际上严重消耗了国力,苏秦背剑的形象太令人警惕!

齐国夺得宋国后,地盘向西延伸千里,一时间引起相邻国秦、燕、赵、三晋国家的红眼病发作。

齐国的“暴发”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国力下降。

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倾全国之力出征齐国,一雪前耻。燕昭王同时联合三晋和秦国群殴齐国。

乐毅率五国二十万兵马与齐国二十万兵马在济水以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展开对决。

齐国的总司令是触子。交战甫始,触子十分搞笑的“失联”了,副将达子不幸力战身亡。

(匡章剧照)

齐王也逃向楚国,却被楚将淖齿暗杀死亡。

齐国名将匡章这个时候在干啥?当时唯一可以与乐毅一决高下的确实只有匡章。他干啥子去了,病了?死了?

匡章是齐国的骄傲,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忠义大将军匡章应该站出来,但是,历史记载在此时嘎然而止!

十二年前即公元前296年,历时二年的“函谷关”之战终于以匡章为总指挥的“三国联军”攻下,这是通往关中平原、秦国心脏的必经之路,然而匡章胜利了,迫使骄狂的秦昭襄王低下了高昂的头颅,用金钱勾兑了战国时期四公子之首孟尝君的高级幕僚韩庆,孟尝君作出了令他后悔一生的决定一一接受秦议和条件。

此战的大将匡章大败秦军,首次在历史上攻下函谷关,

历史上对匡章的记载十分飘逸,神龙见首不见尾,《史记》也语焉不祥,甚至至今不知道生卒年月。而攻下函谷关后,他就从公众焦点消失,是家庭变故使之“相揖红尘、遁入空门”?抑或被秘密失踪?这给后人留下不解之谜。

2012年在山东章丘发现了匡章之墓,也许从出土简报略知一、二,但已经不是本文关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齐国为何惨死于秦国之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落后就要挨打,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这个道理不是只有清朝才告诉我们,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老祖宗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春秋时期,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重用原本在牢狱之中的管仲为相。管仲,管夷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后于齐桓公元年(前6

  • 桂陵之战简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桂陵之战就发生在战国前期公元前354年。在战国初期,魏国经魏文侯改革而变的强大起来,因此引起其它诸候国的戒备,于是赵、齐、宋、燕在阿会盟,共同抵制来自魏的威胁,魏国感受到了危机,就要

  • 春秋战国时,能横扫齐国72城的乐毅,为何却3年攻不下即墨?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攻齐,两年时间攻陷齐国全境,其中乐毅用了六个月,攻克齐国七十余城,仅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未下。此后三年时间,乐毅对这两座城池先强攻,后怀柔,都无法攻克。三年后,新即位的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将乐毅被调离齐国,以骑劫代替乐毅伐齐。结果燕军被田单

  • 斯巴达为什么打败了雅典的提洛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来给你解答波斯战争后,斯巴达为了与雅典争夺霸权,因此统率其主导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进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火,最后斯巴达获胜。但双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结果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后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其后再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

  • 为什么历史上南方没有北方侵略性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攘外必先安内,没有一个统一内部环境,聚集不了大量的人力丶物力丶财力就无力征服域外地区!北方地势相对平坦,且物产丰富,相对而言,统一成本低,难度小!北方政权南下,都是在中原基本统一后开始的!而南方山形水势很复杂,古代没实现过真正的统一,所以无力集结足够的人力丶物力丶财力去攻伐中原,只有明灭蒙元是个例外

  • 汉武帝是因为汗血宝马向西域发动战争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马的地位极其重要。在众多战马中,汗血宝马又无疑是马中的佼佼者。汗血宝马最初产自西域,中原并没有这样的品种。据说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不惜发动对大宛的战争。不过分析起来,汉武帝发动对大宛的战争,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汗血宝马,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这是无疑问的。尽管汉朝是

  • 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哪些战绩?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完颜宗弼渡江南进,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袭扰金军知,多次获胜,并收复建康,升任通泰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次年四月,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

  • 即墨古城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即墨古城相当古老,春秋时期就已存在,乃是齐国非常著名的领地,期政治地位大概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直辖市吧。在古籍中,即墨出过几个即墨大夫非常有名,最有名的就是当时齐国鼎盛时期的齐威王期间,治理齐国是诛一人赏一人。被赏赐的那位就是最早的即墨大夫,史记原文如下: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

  • 关于抗日战争的可歌可泣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郝梦龄】1937年9~11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太原地区的作战。郝梦龄指挥第9、第19、第61、第35军组成中央兵团,守备忻口山岭及其左侧川道;以李默庵指挥第14军和第71、第66师等组成左翼兵团,控制云中山;以刘茂恩指挥第33、第17、第15军组成右翼兵团,控制五台山。部队展开于忻口以北龙

  • 古希腊是怎么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希腊灭亡是因为政权的腐朽和人们思想的堕落。具体如下: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