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桂陵之战简介如何?

桂陵之战简介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3/12/17 8:34:44

谢谢邀请: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桂陵之战就发生在战国前期公元前354年。

在战国初期,魏国经魏文侯改革而变的强大起来,因此引起其它诸候国的戒备,于是赵、齐、宋、燕在阿会盟,共同抵制来自魏的威胁,魏国感受到了危机,就要想办法突破这种危机。这是发生桂陵之战的历史背景。

当时赵国旁边有个卫国,卫国为了不被赵国吞并就和魏国结盟,公元前354年,赵国夺取了卫国两处地方,魏国就出面干涉,派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不敌,于是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国齐威王作出了驰援赵国的决定,这是桂陵之战的起因。

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会合宋军、燕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此时魏军已攻破邯郸,庞涓正率八万魏军去解救卫国,孙膑认为,魏国主力长期在外,国内防务空虚,应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这样魏军必定回救,赵国自然得救,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

为了迷惑魏军,不使魏军了解齐军的战略意图,齐军先佯攻魏国的平陵,平陵防务很严,庞涓主力救援极时,齐军大败,但这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齐军早以准备了一支轻装战车部队直捣大梁的城郊,首都吃紧,国王危在旦夕,迫使庞涓率军回援。

孙膑派少量部队佯装与魏军主力交战,处处示弱,造成齐军不堪一击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轻敌冒进,以轻装急行军速度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设伏,一举擒获了庞涓。桂陵之战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截击战,达到了避实就虚,攻其必救的目的,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创造了军事上常用的手段。

谢谢阅读

谢谢邀请,小甜甜来回答你的问题。

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54年,是齐国和魏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但是其中牵涉了齐国。魏国,卫国,宋国,赵国、秦国等多个国家,可以说是战国时期一场大型的战争了。

战争的起因:

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一直明争暗斗。谁也不愿意谁比较强大。偏偏魏国就强大起来。这是,作为三晋之一的赵国为了扩充势力,向卫国发动战争。而卫国是魏国的小弟。小弟遭难了,赶忙向大哥求助。魏国没有发兵救助卫国,而是直接率领军队包围邯郸。想直接灭亡赵国。

战国初期,魏国可不是三流国家。经过魏文侯变法,国力强大。曾经力压秦国八十多年。魏惠王时期,魏国仍然威风八面。文有公叔痤,武有庞涓,不是一个小小的赵国能惹的。所以,赵国连战连败,邯郸被围,危在旦夕。赶忙向齐楚两国求救。经过讨论,齐国决定出兵救助赵国。

战争经过:

齐国君臣经过讨论,决定等赵魏两国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救赵。齐国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襄陵,一路救赵。统帅为田忌。孙膑为军师。

大将田忌准备直接攻击侵略赵国的魏军,被孙膑阻止了。孙膑认为魏国现在精锐尽在赵国,魏国国内师老兵疲,应当进攻魏国国都大梁,逼迫庞涓率领军队回救大梁。然后在中途埋伏魏军。

但是魏国大梁乃是都城,防卫森严,怎么办?孙膑向田忌主张佯攻平陵,吸引魏军主力。并且派遣两个不会打仗的将领进攻平陵。田忌一一照办。先率领大军直达平陵,然后派遣高唐、临淄的都大夫进攻平陵。防守大梁的魏军被吸引过来。齐军大败。

而这时,田忌率领军队围攻大梁。魏王赶忙下令庞涓回救大梁。田忌和孙膑早就在庞涓回来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并且派遣一支小部队进攻庞涓,佯装不敌,败退。引诱庞涓追击。

由于前次齐军进攻平陵就已经失败,庞涓再一次眼见齐军“战败”,轻敌之心渐起,星夜追击齐军。

战争结果:

在桂陵地区,魏军中了埋伏。庞涓被捕。魏军遭遇一次大规模失败。

痛打落水狗:

齐军在“围魏救赵”的同时,也联合宋、卫两国一起包围襄陵。

商鞅变法之下的秦军,逐渐变强,秦孝公趁着魏赵齐大战之际,率领军队侵入魏国,占领魏国旧都安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桂陵之战并没有摧毁魏军主力。魏国仍然强大。邯郸仍然在魏国手中。

公元前352年,魏国与赵国会盟。魏国归还邯郸。

公元前351年,魏国击败围攻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战败求和。接着,庞涓挥师西部,包围秦孝公,迫使秦孝公求和,归还所占领土。

结论

桂陵之战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战例。齐军避实击虚,以弱胜强的战法,两千年之后,仍然值得借鉴。但是,魏国毕竟作为当时的第一强国,桂陵之战并没有能伤筋动骨。魏国和齐秦两国的下一次较量不可避免。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图片的原作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能横扫齐国72城的乐毅,为何却3年攻不下即墨?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攻齐,两年时间攻陷齐国全境,其中乐毅用了六个月,攻克齐国七十余城,仅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未下。此后三年时间,乐毅对这两座城池先强攻,后怀柔,都无法攻克。三年后,新即位的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将乐毅被调离齐国,以骑劫代替乐毅伐齐。结果燕军被田单

  • 斯巴达为什么打败了雅典的提洛联盟?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来给你解答波斯战争后,斯巴达为了与雅典争夺霸权,因此统率其主导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进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其中双方几度停火,最后斯巴达获胜。但双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结果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后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其后再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

  • 为什么历史上南方没有北方侵略性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攘外必先安内,没有一个统一内部环境,聚集不了大量的人力丶物力丶财力就无力征服域外地区!北方地势相对平坦,且物产丰富,相对而言,统一成本低,难度小!北方政权南下,都是在中原基本统一后开始的!而南方山形水势很复杂,古代没实现过真正的统一,所以无力集结足够的人力丶物力丶财力去攻伐中原,只有明灭蒙元是个例外

  • 汉武帝是因为汗血宝马向西域发动战争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马的地位极其重要。在众多战马中,汗血宝马又无疑是马中的佼佼者。汗血宝马最初产自西域,中原并没有这样的品种。据说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不惜发动对大宛的战争。不过分析起来,汉武帝发动对大宛的战争,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汗血宝马,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为了获得汗血宝马,这是无疑问的。尽管汉朝是

  • 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哪些战绩?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完颜宗弼渡江南进,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袭扰金军知,多次获胜,并收复建康,升任通泰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次年四月,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

  • 即墨古城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即墨古城相当古老,春秋时期就已存在,乃是齐国非常著名的领地,期政治地位大概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直辖市吧。在古籍中,即墨出过几个即墨大夫非常有名,最有名的就是当时齐国鼎盛时期的齐威王期间,治理齐国是诛一人赏一人。被赏赐的那位就是最早的即墨大夫,史记原文如下: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

  • 关于抗日战争的可歌可泣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郝梦龄】1937年9~11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太原地区的作战。郝梦龄指挥第9、第19、第61、第35军组成中央兵团,守备忻口山岭及其左侧川道;以李默庵指挥第14军和第71、第66师等组成左翼兵团,控制云中山;以刘茂恩指挥第33、第17、第15军组成右翼兵团,控制五台山。部队展开于忻口以北龙

  • 古希腊是怎么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希腊灭亡是因为政权的腐朽和人们思想的堕落。具体如下: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

  • 乐毅一鼓作气拿下齐国七十余城,却对最后两城围而不下的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84年,乐毅带着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创下了半年之内连下七十余城的惊人记录。但接下来的是,齐愍王在琅琊郡莒城,田单在胶东郡即墨城,他们竟能坚守了整整五年。乐毅也是战国名将,他为什么没能一口气拿下莒城和即墨这两个座城池呢?其实是有原因的。在齐国的版图上,胶东和琅琊都位于齐国东南部,两郡之间的交通没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造成了哪些结果或者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946年12月19日,法军炮击河内,随后发动了对越南的全面武装进攻,拉开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帷幕。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上,关于印支问题的一系列协定最终签订,第一次印支战争宣告结束。这场战争持续了9年时间,原本只是印支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战争,但由于冷战的开启,大国力量的干涉,这场战争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