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假如英国在乾隆年间入侵中国,中国能否拒敌于国门?

假如英国在乾隆年间入侵中国,中国能否拒敌于国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04 更新时间:2024/1/20 23:30:19

如果大英帝国在乾隆年间进攻清朝,能否像1840年鸦片战争一样胖揍乾隆皇帝。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不妨把时间设定为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刚结束的那一年。

然后,我们还要假设双方不要拉盟友,只是单纯的清英对抗。

177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1763年还没有进入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还没有正式动,清朝与英国的技术差距虽然大,但还没有被急剧拉大。

先给出结论:英国海军可以全歼乾隆的水师,英国陆军可以在陆地上占领清朝沿海沿江大城市,但无法深入内地。

战争结局要看乾隆有多强的战斗意志,如果战斗意志强就会陷入持久的消耗战。当时的大清贸易依赖度并不高,长期消耗战很有可能把英军拖垮。

如果乾隆战斗意志不强,很可能跟孙子道光一样签个条约。

但从乾隆争强好胜的性格看,很有可能死力一战。

1,七年战争时期的英国海军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彻底击败法国海军,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海洋霸主,拥有120艘主力战舰。

1769年,英国海军军费是150万英镑。

直到工业革命后,因为技术和财政的支持,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得到极速发展。

1811年,英国海军有了240艘主力战舰、317艘快帆船、611艘快艇,每年的海军军费在2000万英镑以上。海军经费长了十倍以上。

但是在1763年,英国海军还没这么强大。

十八世纪军舰的火力已经非常强大。一艘二百英尺长的战列舰,安装了三层共一百多门大炮,,单舷火炮齐射,一次可射出半吨炮弹。

英国皇家海军军舰一共有六个等级,第一、二、三级军舰被称为战列舰,它们一般装有64到104门大炮。

英国最强大的战列舰是“胜利号”,1765年下水,可以赶上与乾隆的战斗。

胜利号排水量在2000吨以上,船员800人。

但当时英国只有一艘胜利号,还是橡木做的帆船。

英国至少可以派遣60艘主力战列舰来中国沿海。

2,乾隆时期的水师乾隆十一年(1746年),设立广州八旗水师,开始时只有600名水勇。

缯船为乾隆时期水师主力战船,有三帆八棹。

这种缯船见了英国胜利号战列舰,只能说是小虾见了大鲨鱼。

清朝陈良弼著的《水师辑要》详细记载了赶缯船的武器:

大贡铳二门(重三四百斤,各备药子十出)、子母铳十支、火药三百斤、火罐三十个、战箭五百支、斗头铳一门、喷筒五十支、碎小生弹二百斤、高升火号一百支、挑刀十把、钩镰枪六支、藤牌十面、双手大刀十把、竹蒿枪二十支,“赶缯船中水兵35人,则当配战兵65人”。

200kg的大炮才两门。

看看人家胜利号的武器:

炮甲板:32磅,2.75英吨长炮30门。

中炮甲板:24磅,2.5英吨长炮28门。

上炮甲板:12磅,1.7英吨短炮30门。

首楼甲板:12磅中炮2门,68磅炮2门。

后甲板:12磅,1.7吨短炮12门。

英吨略小于公吨。

估计胜利号只要一发炮弹就能击沉一艘缯船。

所以乾隆的水师在1763年,出战英国海军,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全军覆没。

3,七年战争时期的英国陆军英国的陆军不多,加上黑森和瑞士的雇佣军,总数也只有10万。万里迢迢,能运2万陆军到中国来也不容易了。

但英国的炮兵可以完虐乾隆。

4,乾隆的陆军八旗兵18万,绿营约60万,但战斗力比清朝初年下降很多。

早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斗力就下降很多了,绿营军是平叛的主力。乾隆时期,绿营军的战斗力也不行了。

乾隆虽然经过整顿,但战斗力恢复的也不高。

乾隆时期军队的大炮还停留在100年前的红衣大炮(前装滑膛炮)的水平。

乾隆年间颁布的《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记载85种火炮,全部是原来的火炮,没有一种创新。

英国人的军舰可以直接到镇江一带的江面,封锁南北漕运的运河,给依赖江浙漕米的乾隆以沉重打击。

乾隆则向沙俄购买火炮以进行陆地反击。

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首先,以海军实力来说,主场作战的清朝海军,毫无疑问要被完爆。

清朝乾隆年间,即18世纪时,是西方海军史上的“巨舰巨炮”时代,英国海军更是跑在全世界最前头。乾隆登基前,英国就已造出了安装三层甲板,配备一百多门火炮的巨型战列舰,还有装备火炮五十门以上,但航速奇快的巡航舰。其著名的“战列线战术”也已成形,作战时大小炮舰排成一线长队,凭火力优势凶悍扑来。

而到了乾隆晚年时,英国海军的战术火力水平,更是上了一个台阶。此时已通过“七年战争”,把法国海军打得半死的英国海军,连“战列线战术”都扔一边,形成了更加灵活的海上战术。舰船水平也更升级。比如服役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英国“胜利号”战列舰,全长69米航速超过九节,排水量突破两千吨,装备各种火炮一百零八门,公认全球海洋上最惹不起的巨无霸。也同样是在乾隆晚期,英国海军已拥有大小炮舰429艘,且英国战舰的船底,都换成了镀铜皮技术,航速比法荷各国都快一截。更根据火力水准,其舰船分为七个等级,其第一至第三等级,都是载炮七十门以上的战列舰。“一等”战舰的火炮数量更在百门以上。即使是最袖珍的“等外级”英国战舰,装载火炮也在二十门左右。论整体实力,遥遥领先世界。

那清朝海军呢?其实康熙年间时,清朝海军家底还不错,继承了明朝造船技术与装备,拥有数十艘长十五丈以上,装备双层甲板炮台的“鸟船”,堪称亚洲海面的霸主。可接下来,就是越活越抽。从康熙晚年起,大型的“鸟船”拆的拆废的废,清朝的沿海船厂也陆续凋敝,船只越造越小,到了乾隆年间时,所谓大清海军,主力战舰就是“米艇”,这种长九丈的“巨舰”,装备“大贡铳”两门,连英国最袖珍的“等外级”战舰都不如。如此水准,“乾隆盛世”时清朝海军别说跟英军比,就是跟万历年间的明朝海军打,十有八九也要挨揍。实战更证明了一切:在晚年乾隆得意洋洋炫“十全武功”的那些年里,东南沿海的清朝海军,还常被越南海盗船暴打,甚至每当越南海盗船来打劫,沿海清朝海军只敢“登桅望”,连开一炮的胆儿都没有。打越南海盗都怂,碰上英国海军?恐怕跑都跑不赢,只能给人塞牙缝。

既然海军不行,那陆战呢?这就得分时候了。虽说整个十八世纪,清朝陆军的装备水准,开始大幅度落后西方列强。但在乾隆以前,雍正皇帝却进行了十多年的军事改革,鸟枪等火器开始大规模升级,特别是引进了奥斯曼技术,发展出杀伤力强悍的“大鸟铳”(赞巴拉克火枪),清军精锐的战斗力,更是满血升级,在西北战场上打了一堆胜仗。虽说同时期的英军,已经装备了燧发枪,但凭着人数和地理优势,乾隆早期的清军,还是有的打。

但乾隆晚年时,情况却不同了。

当时的英军,主要的枪械依然是燧发枪,但无论齐射战术还是散兵线,都已经更成熟。比起枪械来,英军的陆战火炮水平,更是大踏步前进。18世纪后期,英国开发出了九种新型陆战火炮,既有重型的“卡伦炮”和42磅炮,也有射程1500米射速快的榴弹炮,还有“6磅炮”“12磅炮”等各个类型,堪称轻重火力齐备。18世纪末,英国也组建了“炮兵连”,将各类火炮集中使用,甚至还有山炮连。就算是清军依托山地地形,也难抵挡英军的火力优势。

而比起这高速发展来,同时代的清军,火力水平何止是原地踏步。拜乾隆年间的“毁书”风潮所赐,大批记载火器工艺的科技图书,也被清朝任性焚毁,枪炮铸造技术也就不进反退。就连康熙年间清王朝的枪炮工艺图纸,竟也大量遗失。短视的乾隆皇帝,反而喊出“弓马骑射立国”的口号来,打着恢复八旗军战斗精神的口号,却叫清军的火器升级就此搁置,结果却是枪炮水平一年比一年衰,战斗精神?也没找回来。所以,待到乾隆晚年时,清军对缅甸和安南的战争,全是被人家打的满头包,最后被各级官员粉饰太平,当“捷报”给上奏,凑满了乾隆的“十大武功”。乾隆至嘉庆年间的西南白莲教大起义上,那些没怎么受过军事训练的起义军,就把拥有“十大武功”的清军杀的稀里哗啦。碰上装备战力堪称当时一流的英军?场面可以想。

而除了这些战场上的因素外,战场外的因素,更是细思极恐:乾隆晚年时,清王朝上下腐败成风,大小官员欺上瞒下成习惯。比如西南白莲教大起义,明明前线被打的满地爬,奏折上却还颠倒黑白使劲夸。一旦乾隆年间中英开战,且不论清军战备水平如何,就这虚报成风的丑剧,就得耽误多少宝贵战机。御敌于国门之外?恐怕国门都被人锤烂了,乾隆都未必能反应过来。当然,要说清军全没胜机?倒也未必,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糟心事也比较多,从七年战争到美国独立战争再到拿破仑战争,基本就没消停,又是远隔重洋,如果真和清王朝开战,能调用多少部队还是未知数。这也说明,乾隆在位的六十年,在那个弱肉强食的近代史上,本该是中国一段宝贵的和平发展机遇,却无奈,成了落后挨打的前奏。

今天假设这段历史,最发人深思的,应是此处。

参考资料:《清史稿》、《世界火器史》

作者:我方团队张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和尚抗击外敌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有的,而且距今不远就在近代,侵略者来的时候,想要独善其身的很难。所以抗日战争期间很多的僧人也脱掉袈裟僧袍,换上军装,有的直接融入其他的抗战队伍,有的则是在后方支援后勤工作,也有的依然以僧人的身份,游走在四方之间刺探军情。下面我们挑选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1、慈荫法师,这是五台山的一位僧人,1

  • 中国古代修建的万里长城,对待异族的侵略,到底有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历史上的实例都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有没有价值,肯定有,但是再强大的防御工事也比不上良将强兵,最好的防御是人。其次,所谓的异族也是伪科学,无论是蒙古人,女真,还是匈奴鲜卑党项人等,相对于汉民族是非正统,但无论是哪个非汉民族都有大量融合,比如鲜卑,比如西汉的南匈奴。只能说,曾经有那么一帮不同民族的人在争地盘,但是现在都已经是自己人了

  • 北洋军阀混战,到底有多少军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8887条回答。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叫做军阀多如狗,司令满街走。所谓的司令,比牛毛都多!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现实袁世凯一家独大,但其实他也只有北洋六镇的骨干军队,远远不能征服全国。除了核心省份以外,南方和西南、西北、东北省份都是有地方军阀控制。而袁世凯内部其实也派系林立,众多嫡

  • 历史上为什么有时游牧民族要入侵中原?有藏族入侵中原的时候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其实就一个原因,草原经济模式太单一,一不足以支撑社会生活,二不足以抵御自然灾害侵袭。没有牧区生活经验的人,对草原的认识一般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或者“暮色下牛羊归栏,蒙古包炊烟袅袅”。其实,草原哪有那么田园牧歌,草原生活是及艰苦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草原上人口

  • 三国鼎立时的历史故事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慌乱中,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曹将杀来,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天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苍茫大地介绍一下军事奇才徐向前元帅。徐帅因自身体质和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被低估,所幸近四十年他在军史及网友们心中地位强势回升,被公认为毛主席的五虎上将,与彭德怀、林彪、粟裕、刘伯承并列。徐帅是建国后我军将领中唯一同时担任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军委第一副主席三大职务的高级将领,可见其军事才能,下面就

  • 古代皇宫的珍宝古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玉扳指钻戒金刚石翡翠香料软烟罗服装:杨妃色暗花流云纹绫衫蜜粉色镶银丝万福苏缎长裙暗朱色金罗蹙鸾华服烟霞紫吴锦长衣茜草翟衣一色樱子红对襟绡沙新衣底下月白色水纹凌波裙裾真红石青福纹的精致立领玉色印暗金竹叶纹的长衣粉蓝团绣烟霞紫芍药宫装真红金罗大袖宫装茜素红牡丹晓月宫装寒烟紫蝴蝶穿花锦绣长衣深青色缀石榴红

  • 谁应当为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出题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

  • 清军在消灭准噶尔汗国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灭掉哈萨克汗国?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想打下哈萨克或中亚,清朝还做不到。毕竟达到新疆,已经是清朝的极限,再想突破,已经是非常的艰难。是什么原因让清朝的扩张,止步于新疆?1:距离太过遥远。从中原去到新疆,已经非常的遥远,毕竟在古代,交通道路不便的情况下,去到新疆的西部,需要的时间很长。如果跨过新疆,进军中亚的哈萨克,这距离只会更长。距离太

  • 有简单的战争故事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假途伐虢泓水之战城濮之战晋阳之战围魏救赵孙膑减灶赚庞涓火牛阵李牧守代郡长平大战王剪益兵定楚地巨鹿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淝水之战沙苑之战邙山之战贺若弼奇袭陈军张巡守城郭子仪破吐蕃李雪夜袭蔡旅州黄巢长安建国李存勖败梁军高平之战岳飞大败金兀术。张加陵,盘龙门天王寺硬气功第9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