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她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尼赫鲁,而她被印度人称为“一群妇人内阁中唯一的男子汉”。
1977年印度大选,英迪拉甘地落败,却很快东山再起,1980年再任印度总理。她为什么能够再次当选总理?
除去外界因素外,跟英迪拉甘地的本人特质很有关系,她那比男人还要强硬1000倍的性格,迎合印度人民富国强兵的心态。
1965年第二次引发战争爆发,英迪拉甘地选择去克什米尔斯利那加独家,不远处就有巴基斯坦军队在活动。
她名义上是来独家,实际上是来整顿政府机构,邀请媒体召开发布会,全力消除国民对战争的不安。跟其他内阁成员比起来,英迪拉甘地像一个勇敢的男人一样,让印度人民好感倍增。
1966年,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突然亡故,英迪拉甘地就被推举为新总理。摆在她面前的印度是个病人,经济落后、两极分化、政治不安……
没什么可怕,英迪拉甘地发起狠来,整个世界为之侧目。她立马启动土地改革、金融整顿、取消印度土邦王公,这还不够,1975年推行长达19个月的“紧急状态”。
英迪拉甘地的暴力独裁做法,确实给不良的社会现象给予猛烈打击,但是轻视法治的做法为人所诟病。
在国际上,英迪拉甘地为印度的声誉竭尽全力,甚至不惜做出红线的做法。
1971年11月,英迪拉甘地派军突袭东巴基斯坦,直接导致第3次印巴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是巴基斯坦失去东部领土,那里成立“孟加拉国”。
随后的1974年,在英迪拉甘地的倡导下,进行不公开的核试验,非官方的代号为“微笑的佛祖”。从此,本不安宁的世界上硬生生多出一个“核国家”。
1983年,英迪拉甘地的国际威望达到顶点,当年世界上的2个大会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英联邦大会都在新德里召开,印度洋溢着一番新气象。
英迪拉甘地的铁娘子作风,在印度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确实成为人民可以依靠的盾牌。她给印度做出的贡献,不容置疑,不然也会赢得“印度国母”的称誉。
但是,他的藐视法律的强硬手段,还是给印度政坛带来长久的不良影响。就英迪拉甘地自己来说,个人的生命最终因强硬而终止。
1984年6月3日,英迪拉派军攻入锡克教圣地金庙,导致646人死亡,4712人遭到拘捕。当年10月31日,她的2名锡克教卫兵射杀了她。
在南亚各国中,妇女地位普遍比较低,莫要说参政议政、接受教育,就连人身安全往往都无法得到保障。但是,就在这样一个极端歧视妇女的地方,却涌现出数位杰出的女性国家首脑。其中,印度唯一的女总理英迪拉甘地,便是典型代表。
英迪拉是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独生女,生于1917年,早年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并与出身于拜火教的“贱民”青年费罗兹甘地相恋、完婚,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英迪拉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婆罗门)。作为其父的积极追随者,英迪拉在印度独立后不久,便开始辅佐尼赫鲁,而后者也对独生女大力栽培。
尼赫鲁执政17年间,经常让英迪拉陪同自己出访,而且还让女儿接手党务工作,并在1959年将其捧上国大党主席的位子。然而英迪拉在党主席的位子上只坐了11个月时间,便因为照顾病重的丈夫而辞职,直到费罗兹去世后才重返政坛。这段经历,使英迪拉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外交经验。
1964年,尼赫鲁在任内去世后,英迪拉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家族使命,并积极谋求总理的职务。然而由于党内高层对英迪拉的性别和能力都充满疑虑,最终考虑的结果,是把不管部长夏斯特里捧上台。夏斯特里执政后,任命英迪拉为资讯广播部长,而后者在任期间作风干练、政绩突出,并因妥善处理马德拉斯民众抵制印地语的骚乱事件,令党内高层不禁刮目相看。
1966年1月,夏斯特里在苏联塔什干与巴基斯坦签署和议,但数小时后便因心脏病突发去世,随后,党内大佬便为争夺总理职位陷入混战中。最终,在国大党主席卡马拉奇的支持下,身为尼赫鲁之女且在全国享有盛名的英迪拉被捧上台,成功地出任印度史上首位女总理,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女总理。
英迪拉以办事果决、雷厉风行著称,在政坛上有“铁娘子”之称,出任总理没多久,便在国内推行强制性节育政策,以阻遏人炸式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英迪拉还大力提倡“绿色革命”和“白色革命”,意在鼓励农牧业发展,解决数亿百姓的粮食、牛奶供应难题,并取得不俗的成就。农业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使得印度的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率,实力不断增长。
对外,英迪拉秉持其父的政策传统,继续插手、干涉邻国内政,并主动挑起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占领东巴基斯坦。战事结束后,印度扶植东巴人民联盟领袖拉赫曼从事分离活动,并在1972年建立孟加拉国。经此一事,印度严重地削弱了敌国巴基斯坦,并在事实上控制了孟加拉国。此外,英迪拉还大力研制核武器,并在1974年成功地将印度带入“核大国”的行列。
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辉煌成就,为英迪拉赢得巨大声誉,印度著名记者阿克巴尔曾撰文写道:圣雄甘地给了我们自由,尼赫鲁维护了我们的独立,而英迪拉甘地则拯救了我们的国家。但与此同时,英迪拉作风强硬、任人唯亲的负面形象,以及残酷压制异己势力的做法,却引起社会上的强烈不满。
1975年,为打击反对派,英迪拉宣布实行长达19个月的“紧急状态”,并将大批反对党人士抓进监狱,由此招致国内外的强烈谴责。2年后,印度选民果断地抛弃英迪拉,导致国大党在选举中惨败。大选结束后,英迪拉的长期政敌德赛出任总理,并下令逮捕、审讯这位女总理。
然而,英迪拉的被捕和接受审讯,并未让她名誉扫地,反而因为长期无法定罪,使其在民众当中树立起一个被陷害的无助女人的形象,从而间接帮助她迎来“政治重生”。1980年1月,英迪拉领导国大党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在时隔3年后实现“王者归来”。
然而,英迪拉再度执政后,并未吸取首个任期内的教训,而是变得更加专断、蛮横。与此同时,英迪拉还不遗余力地培植次子桑贾伊,不仅提拔他做国大党总书记,甚至还要求党员向其宣誓效忠。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桑贾伊接管党务才20天时间,便因飞机失事死亡,事后,英迪拉又开始栽培长子拉吉夫。总之,在她眼中,印度总理的职位必须在家族内部传承,外人休想染指。
英迪拉的做法招致各种非议,而她针对锡克教徒的政策,更是引起国内外的强烈指责,并为她招致杀身之祸。原来,作为旁遮普邦主体民族的锡克人(信仰锡克教),一直期望获得更大的自治权,并因此常与印度教徒发生冲突。在多次和谈无果后,英迪拉政府派军队进攻锡克教圣地-金庙,共造成646人死亡、4712人被捕,时在1984年6月。
“金庙事件”发生后,锡克教极端分子扬言要“讨还血债”,准备杀死英迪拉以报仇雪恨。总理府的安全保卫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将所有锡克族职员、警卫调离,但英迪拉本人发现后,却又将他们全部召回,并自信不会有任何危险。但最终,英迪拉为自己的轻率之举付出惨重代价。就在“金庙事件”发生4个多月后,英迪拉在总理官邸被两名锡克族警卫枪杀,终年67岁。
资料来源:《英迪拉甘地私人传记》、《印度史》、《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列国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