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水浒传》哪一场经典战役最激烈、损失最惨重?

《水浒传》哪一场经典战役最激烈、损失最惨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21 更新时间:2024/2/23 21:47:17

在水浒传》中英雄们在征战时,几乎是逢战必胜,而且损失很小,但是在激战方腊时,108位好汉,只剩下27位是健全的,这场战役损失是最惨重的。这就是宋江的重大失误。导致这场战役失败的主要因素。

宋江一心是想朝廷招安,个个英雄建功立业,但是朝廷是奸臣当道,对梁山不满,怀恨在心,暗逼宋江立下军令状,规定宋江在一定的期限内必须打下方腊,而宋江贸然出兵,方腊知道梁山军马来围剿,并布下陷井,宋江急功近利缺泛军事常识,就这场战役最惨烈,并损失了众多兄弟。

题主的话题是《水浒传》哪场经典战役最激烈,最损失惨重,那么,就本着题主的提问,对施耐庵笔下的经典战役进行回答,不看《征四寇》中的任何一场战斗。

所谓战役,是较大规模的集团军作战,不包括零星的局部的战斗。《水浒传》中堪称战役的双方较量,大概有这么几场:三打祝家庄、斗法高唐州、大破连环马、兵打大名府、夜夺曾头市。在这几场经典战役中,以兵打大名府最为激烈,损失也最为惨重。

《水浒传》第一大战役大名府是北宋四京之一,即“北京”。《水浒传》全书之中,除了东京汴梁,便是最大、最富有的州府了。宋江所攻打的州府中,也以大名府为最大,攻打的难度也超过了高唐州、青州、华州、凌州、东平府和东昌府。《水浒传》共有四回书与兵打大名府有关,梁山两次出兵,才费尽力气打下这座州府。

第一次攻打,大约是宣和二年的初冬,宋江调动了万余人马,总共三十员头领分为四拨及前后左右四队,开拔大名府。梁中书则遣急先锋索超为先锋,出动一万五千军马于飞虎峪下寨,迎战梁山人马。天王李成、大刀闻达为合后,随时准备接应。

城外一场大战,梁山以伏击之计把大名府人马杀回了城池,两家形成攻守之势。大名府城池坚固,宋江、吴用一时打不下来。梁中书虽然兵败,但并未损失多少兵力,将领方面也只是索超在与秦明单挑时,被韩韬暗箭所伤。

双方僵持不下,蔡京得到情报,立即派关胜、宣赞、郝思文以围魏救赵之计,带领一万五千军马去攻打梁山。宋江得知朝廷官军攻打大本营,正戳到要害,便立即率兵返回。经过吴用设计,呼延灼计赚大刀关胜,梁山收得三员战将,以及关胜所带的一万五千兵马。于是,宋江再一次兵临城下,发起第二次攻打大名府之役。

然而,大名府城池固若金汤,梁山依旧无法突破。不过,这一仗擒获了梁中书大将索超,总算有所斩获。索超被擒,大名府少一员战将,加之宋江新得一万五千人马,双方实力天平向梁山这边倾斜。然而,就在这时,宋江背上毒疮发作,危及性命,梁山不得不收兵。

转过年来,到了元宵节,吴用带兵第三次进攻大名府。这一次,吴用采取了里应外合的战术,一举打破这座坚固的城池。

从宣和二年初冬到宣和三年元宵节,这场分为三个阶段才打下的城池,耗费了四个月的时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战局的跨度上,都是《水浒传》中最长的,规模也是最大的。吴用攻打大名府时,动八队人马,虽然兵力不详,但从后来的战况看,不会低于两万人。梁中书的人马,至少也在三万以上。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双方先后投入兵力多达十万人次,也堪称《水浒传》第一大战役。

梁山好汉杀红了眼大名府战役前两个阶段打得不是十分激烈,双方都没有消耗太多兵力,伤亡情况也不大。吴用带兵则大不相同,除了打下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石秀而外,就是杀人放火,死伤越多越好。因而,大名府城破之日,便是生灵涂炭之时。

按照习俗,元宵节这天,大名府要闹花灯,倾城百姓齐到街头观灯。书中写道: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其中,最热闹的地方便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上的翠云楼。这翠云楼搭起一座鳌山,十分的漂亮,是老百姓最爱去的地方。吴用却教时迁到这座楼上放火,让大名府城内大乱起来,然后,梁山好汉里应外合,夺下这座城池。

时迁依计而行,放火点燃了翠云楼。试想,这把火燃烧起来是何等的壮观,火势将是何等的迅猛。果然,大名府内便是“四下里火起”。

此时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撺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

正在观灯闹元宵的百姓不知要被烧死烧伤多少!战斗结束后,梁中书立即派人清点军民伤亡,抄写民间被杀死者五千余人,中伤者不计其数。

梁山泊大队人马一齐杀入城中,见人就剁,百姓死伤累累。梁中书在李成、闻达的保护下,左冲右突逃出城去。当他们回到城中时,军马折损大半,总共有三万余人阵亡。

吴用足智多谋,算计精细,一定能够预料得到如此攻城,将伤及多少无辜。虽然他曾出榜安民,散钱粮,但这样的“善举”却显得十分的苍白。

双方交兵,无情斩杀对方军兵,是战争导致的结果。而不顾百姓伤亡,则不能称为仁义之师。大名府之战的百姓伤亡人数也是《水浒传》中最多的,上一次闹江州,蔡九知府计点伤亡人数,官军百姓总共才死亡五百余人。从百姓伤亡情况来看,大名府之战是江州劫法场时的十数倍。战况之惨烈,绝对《水浒传》第一。

这场战斗还有一个惨烈的记录,也是吴用一手策划的。梁山人马杀进城后,吴用派杜迁、宋万,去杀梁中书老小一门良贱,刘唐、杨雄,去杀王太守一家老小。梁中书探听得梁山泊军马退去,再和李成、闻达引领败残军马,入城来看觑老小时,十损八九,众皆号哭不已。

吴学究虽是读书之人,但手段极其残忍,大名府之战不仅激烈、惨烈,而且耸人听闻。

江为何兵打大名府《水浒传》从呼延灼开始,直到夜夺曾头市,都是围绕“战马”问题展开故事。这一大段故事,最终是以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收束,是《水浒传》梁山聚义大戏中最高潮的部分。而作为《水浒传》最高级别战马象征的玉麒麟,却被困在了大名府。宋江兵打大名府,为的就是救玉麒麟。

金圣叹贯华堂本《水浒传》第十二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中写到,索超出战杨志时,天王李成把自己的坐骑借给了他,而李天王的这匹战马则被暗示为“玉麒麟”。书中写道:“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这是为后文玉麒麟身陷大名府伏线,“卢俊义”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

梁中书手底下有两员战将,分别是大刀闻达,天王李成。为何李成的绰号是“天王”呢?很显然,这是借用了托塔天王李靖的名号,也就是说,李成战马别号“玉麒麟”,“玉麒麟”是神仙的坐骑。

呼延灼的战马是宋徽宗御赐的照夜玉狮子,段景住偷来的照夜玉狮子则是金国王子的坐骑。最终灭掉北宋,制造靖康之乱,拘二帝北宋的,恰是完颜阿骨打的王子斡离不(完颜宗望)。如此,踢雪乌骓能够制服照夜玉狮子吗?

照夜玉狮子被金国人抢去,这伙金国人盘踞在大宋境内的曾头市,拦截梁山的战马,宋江必须将它荡平。那么,谁又能制服照夜玉狮子呢?无疑就是神驹玉麒麟!打下曾头市,梁山的战马才能源源不断的从北地而来,梁山的战斗力才能得以保障。宋江“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的忧患才能解除。

救出玉麒麟,制服照夜玉狮子,这便是梁山必定要拿下大名府最主要的原因。至于“玉麒麟”的更多含义,曾头市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宋江为何不赞同晁盖打曾头市,且忍心谋害心腹兄弟,这是题外的话,绿野老道另有文详述。

大名府与梁山故事密不可分《水浒传》中提到最多的北宋州府,就是大名府。杨志发配充军,去的是大名府。梁中书是大名府留守,派遣杨志押送生辰纲,也是从大名府出发。因为这件事,引出了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吴用设计逼晁盖上了梁山。从此,揭开了梁山大聚义的序幕。

卢俊义是大名府人,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由此,引出宋江两次兵打大名府,吴用遣时迁火烧翠云楼,导演了《水浒传》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斗。玉麒麟获救后,立即制服照夜玉狮子,梁山完成108人大聚义,洪太尉放走的妖魔全部到位。

故事讲到这里,《水浒传》便被万历年间刊印的容与堂本腰斩了。假若施耐庵的全本《水浒传》能够流传到现在,大名府还将出现在故事中。因为,从前七十回书来看,梁山事业发展的每一次大关节,都与大名府密不可分。那么,梁山聚义后,还将与大名府有什么亲密接触呢?

简单讲一讲这个问题,以从旁印证《水浒传》故事中为何是大名府战役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

宋江等108人被张叔夜擒获,旋即被赦免,这是宋徽宗宣和三年二月间的事情。宋江投降后,便随童贯南下征伐方腊。宣和三年八月,方腊在汴京被斩。翌年,北宋应金国夹攻辽国之约(宋金海上之盟),童贯率军北上攻打辽国。宋江及梁山军马同样在这支部队之中,因为其名声在这一带比较大,因而,经过大名府时,引来士女围观。当时,在大名府附近元城当县尉李若水听闻这件事情,便写下了《捕盗偶成》,其中有这样几句: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童贯打幽州失败,后又被金国借故相逼,便从太原逃回汴京。金国王子斡离不迅速进攻太原,正式奏响了北宋王朝的安魂曲。梁山军马之一部后来参与抗金战争,作战勇猛,得到抗金名臣李纲的赞誉。宋江夜夺曾头市,以玉麒麟制服照夜玉狮子,就是为梁山后来的抗金所预设的伏笔。这也是梁山必须攻打大名府,大名府战役是《水浒传》最激烈、损失最惨重之战的根本原因。

至于梁山好汉抗金的事迹,《三朝北盟会编》及相关史籍中有记载,有兴趣的看官不妨一观。本头条号也有这方面的文章,这是题外的话,按下不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各国的军事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乌龙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8752条回答。军事历史上乌龙事件很多,但二战意大利的空军元帅伊塔诺巴尔博是最惨的。伊塔诺巴尔博是意大利法西斯的四大元老,是一个比墨索尼里更有魅力的强大政客。巴尔博是个英俊的中年人,有着非常惊人的能力,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巴尔博大学毕业以后,参加了一战,目睹了意大利

  • 明武宗指挥的"应州大捷",真的是被抹黑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我更倾向于应州之役没有被抹黑,怀疑应州之役被抹黑的人,无非就是觉得打了一天那么久,蒙古人伤亡数字太少,过于离奇。首先发出质疑的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他在文中是这么写的,大家看一下。《明朝那些事儿第十三章》: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换在今天,那就是十个师,别说打仗,就是搞个军事演习,也经常死那

  • 历史上的八福晋与《宫锁心玉》中的洛晴川相似度达到多少? 并小小请求分析一个~~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的八福晋其为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父姓郭络罗氏(注:《清史稿》记为乌雅氏应为误记。)。岳乐为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镇国公,因在战事上屡有建树,于顺治十四年晋为安亲王,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安亲王一家可算得上是朝中显贵,因之胤与郭络罗氏的结姻,亦在无形中拔高了他的身价,削弱了因母家地位卑微而产生的影响,为

  • 你知道夏商周大事件有哪些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钧台之享:钧台是指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太坦,钧台之享是夏启剿灭有扈氏后,建立了夏。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商汤建立商。四:武王伐纣: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古代的英雄人物及事迹有:1、岳飞: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

  • 古代战争中的决水灌城为什么那么威力巨大?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一般的城池都是依山伴水。好了,这就是决水灌城的必要条件。山,地势是高低起落,给予了筑坝堵截流水的因素;水,不需多说,没水,拿什么来灌,也是因素之一。决水灌城也不是常常可以拿来用,虽然条件符合,但得算成本账目。有的比较适合,有的就不适合,毕竟防守一方也知道会被灌水,预先设置备案可以避免。所以除了上述两

  • 王玄策是谁?做过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玄策,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代表作品有《中天竺行记》《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印度)。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

  •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双方都是名将,两方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南北朝时期,东魏与叛将侯景的涡阳之战就属于这种对决。这场战役中,慕容绍宗、侯景、斛律光、段韶等新老名将斗智斗勇,精彩迭出。慕容绍宗-高欢留下的侯景克星南北朝时期,宇文泰、高欢两位枭雄一西一东,各自裹挟皇室元氏,均自称大魏正统,史书将他们称为西魏与东魏。双方常年鏖战,高欢虽实力占优,但短期内也拿宇文泰

  • 中国古代有不夜城吗,具体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在今天的中国,随处可以繁华喧闹城市、彻夜营业的商家。不过在古代,这样的不夜城却极少存在。在严格的“坊市制”和“夜禁制”下,绝大多数城市入夜便关闭坊市,禁止居民上街游逛。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情况有所改变。尤其是到了宋代,“坊市制”和“夜禁制”被相继打破,宋朝都城开封和杭州便是有名的不夜城。在宋以

  • 印度被百般欺辱,都不曾起义,为何英国将猪油涂子弹上就出事了?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印度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这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这个国家都没有统一过。当英国人到来之时。英国人用一系列战争将印度强行统一。印度就这样成了英国的一块大大的殖民地。英国本身人数就并不多。他们大量的雇用印度的土兵维持印度的秩序。而英国本身的驻扎军队不过4万人。本来两者相安无事,虽然英国人过得很好,

  • 中外古代著名战役的战场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讨伐。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的决战。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周联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这场战役,最终“纣克东夷而损其身”。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地点,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袁绍军约十一万人,而曹操军仅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