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有人说古代田单的火牛阵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为什么有人说古代田单的火牛阵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80 更新时间:2023/12/11 4:50:19

在春秋战国时代,东方的齐国曾有两次非常强大的时代。

第一次是齐桓公姜小白时代,第二次是齐威王到齐王这段时间。

应该说当时的齐国非常强大,其强大程度足以让其他准备臣服秦国的国家转而臣服齐国。

依靠强大的实力,齐国发兵灭宋从而引起了其它六国的仇视,随后由燕国的乐毅牵头率领其它五国联军发兵攻齐。

在其余五国撤退之后,燕国仍旧趁此良机对齐国绝不放过,先是一举拿下齐国的都城临淄,随后一鼓作气连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最后仅剩莒县和即墨两地的齐国军民在顽强坚守。

在这国家危亡的艰难时刻,逃到即墨的王室宗亲田单依靠他过人的胆识和足智多谋的领导能力被即墨人推举为城守。

当时的齐国虽只剩下了两座城池,但是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地区,是当时齐国较大的城市,物资充裕、人口也较多,燕国的乐毅想要一举拿下即墨绝非易事。

作为城守的田单,为了打破燕国的进攻计划,他采取了以下几个作战对策。

第一,使用反间计,派人四处散布谣言中伤乐毅,使得当时的燕惠王听信谣言撤了乐毅的职务,骑劫来担任燕军的统帅。

第二,古代人都迷信,田单就利用它来进行迷惑敌人,令敌人士气低迷。

第三,派人四处散布谣言,引诱燕军士兵割了齐国士兵的鼻子和挖了齐国百姓的祖坟,用以激起齐国军民的怒火和同仇敌忾。

燕国的统帅骑劫自以为计,但殊不知这都是田单为进行下一步更大的计划所做的铺垫。

田单首先把精锐士卒隐伏城内,并暗中集中耕牛千余头,角上都绑着锋利的尖刀,身披五彩龙纹衣。

另外又派老弱妇女上城守望,紧接着又暗派使者携重金贿赂燕军将领,说明围城已有三年,急于停战,望以后保全家中老小等等。

待一切铺垫做足以后,在一天夜里田单下令从城墙底下挖了数十个门洞,然后点燃牛的尾巴令其狂奔。

然后又令五千精壮的勇士紧随其后乘势追杀,燕军溃败,骑劫被杀,田单率领齐军一举收复所有失去的齐国土地。

田单在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中是第一个使用火牛阵破敌的人,在他之前的战争中从有过这样的先例。

是田单首开火牛阵之先例,他应该说是火牛阵破敌的第一人。

把生产用的耕牛用于军事的目的,在战争史上其实并不多见,比较有名的一次是在小说《说岳全传》中,当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杨幺时,杨幺阵营中的伍尚志曾经使用过火牛阵大败岳飞。

书中也曾有交代,这是伍尚志借鉴了田单的火牛阵传说而采用的又一次成功的战例。

火牛阵虽说可以破敌,但也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它在使用上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要达到出敌不意的效果才能成功。

第二它属于一种防守型的战斗状态才比较好用,如果用它去对敌人发起攻击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三在使用该战术之前要进行大量的铺垫才行,要适时地隐蔽自己的战略意图。

第四如果一味的滥用,就会让敌人找到方法,从而大败。

而且这还是在冷兵器时代使用,如果在热兵器时代使用的话根本就无济于事。

最后略为补充几点:我的家乡离齐国的临淄城很近,而且我的岳父家和一些很要好的朋友都是临淄人,在早年间曾在古时的临淄现今的齐都镇逗留过很长时间,在齐都镇的周边有很多的古墓,这其中就有齐威王、齐宣王和姜氏先王的一些坟墓,而且我也曾经到过田单墓旁,它位于临淄区皇城镇石槽村西边,在齐都镇普通人是感觉不到它的历史意义的,也只有那些热爱历史的人才感觉到它的伟大。

在2006年的春天,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就曾就来过齐都镇,到过临淄历史博物馆,并亲笔题过词,我当时就在离车队几十米远的地方。

火牛阵由战国时齐将田单首先使用,是出其不意、以弱胜强的经典阵法,司马迁所著《史记田单列传》中,对此做了记载。

两千多年来,火牛阵被广泛传说并一直被后人模仿,但却鲜有成功战例,更别说有所超越了。只是模仿火牛阵的形式,没有领悟火牛阵的精髓,加之种种条件的缺失,是火牛阵只能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根本原因。

按常理讲,一个阵法一旦发明出来,后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理应逐步完善,成功率更高才对。但火牛阵在后来战争使用中为什么从未被超越呢?或者说为什么只有田单成功使用火牛阵取得完美胜利呢?

其实,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所著的《田单列传》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包括:燕国军队围困齐国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5年未能攻占,燕军将士思乡心切,战意下降;田单使用反间计,致使燕国君臣猜疑,燕国国王弃良将乐毅不用;即墨军民齐心,同仇敌忾;田单示弱、诈降,令敌麻痹,给田单使用火牛阵创造机会和时间等等。本人认为,诸多原因中,最让后人模仿而难以超越的根本原因是田单还使用了“借神计”。

田单利用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恐惧,凝聚己方人心和力量,对敌方将士进行精神恐吓,从而彻底击垮敌人精神防线。且看“借神计”三部曲:

其一:田单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在庭院中摆出饭菜来祭祀他们的祖先,引得飞鸟在城内上空盘旋,并飞下来啄食物。燕人对此感到奇怪,田单因此扬言说:“这是有神人下来教导我”。

其二:田单令人给一千多头牛穿上深红色绸衣,上面画上五颜六色的龙形花纹,把锋利的尖刀绑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芦苇扎在牛尾上,再给芦苇梢点火燃烧。

其三:燕军在睡梦中惊醒,猛然看见狂奔的火牛头绑尖刀,全身都是龙纹,后面有人影(齐国士兵)挥舞刀枪,而城中擂鼓呐喊声一片。燕军以为神兵天降,吓得屁滚尿流,溃不成军。

田单的火牛阵融合了离间计、示弱计、诈降计、“借神计”等等计策,加之齐国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方使得火牛阵大获全胜。后人只是模仿在牛角上绑尖刀,牛尾点火,以为就是在运用火牛阵了,殊不知田单在运用火牛阵时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更不明白田单运用火牛阵并非要发挥牛本身的杀伤力,而是借用火牛阵扰乱、击垮敌人精神和斗志这一精髓。

未能领悟火牛阵的精髓,缺少必要的准备和运用条件,而单纯的模仿火牛阵的形式,是后人在运用火牛阵时无法超越田单火牛阵的根本原因。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求"从看古希腊文学的审美特征"论文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文学是指古代希腊世界的文学。广义的古希腊文学涵盖了从氏族制希腊社会到希腊化时代的文学,持续时间近1000年。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

  • 距离太远就放弃土地?为何明朝始终都没有彻底收复西域地区?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欢迎来到熊二读史,一起来读明朝那些事儿。(本文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明朝时期嘉峪关之外的西域,基本都在明廷的统治之外,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实。为什么明朝不去征服西域呢?可能最根源的,还是一种领土思想问题,其实还是因为朱元璋这些人,不想去打西域。不想去打,不一定代表不能打。我们都知道,元末

  • 您知道“临淄”的真正来历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营葵沥酒邀君掬念兹话淄奉一汤本文属于【百尔所思】古文漫谈系列作者宗伯正曜本文中的车朝、车文、参朝、参文等古语是由宗伯学(古儒学)弟子正曜提出的一种先秦远古文字,目前还没有被主流史学界与文学界认可,属于宗伯学内传史料。一般来说知道“临淄”来历的人不会太多,大部分人都误认为是“东临淄水”,也就是座落在淄

  • 皇室战争中最有趣的模式?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亲爱的提问者你好,我也是一位皇室战争玩家,您说最有趣的模式是什么?我现在就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最有趣的模式。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是七倍圣水模式。也称无限圣水模式。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个模式的特点。这个模式,他的圣水收集速度是非常的快。这一个特点是许多皇室战争爱好者的喜爱之处。因为这种速度能让他们非常的激动,

  • 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是耻辱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是的。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

  • 西凉北凉这些小的割据政权为什么能轻易占领西域,而汉唐却费那么大劲...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西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域被特指汉、唐两代中国政府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该地对东西方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转站的重要作用。从历史来观看,可以看出西凉、北凉所建立的政权属于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中

  • 被世人谓之强大如斯的唐朝帝国在与吐蕃百年战争中为何败多胜少?_百...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唐贞观九年(634年),唐太宗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攻击吐谷浑,吐谷浑不敌,国王携众远遁,唐军追至青海湖后班师。这年11月19日,吐谷浑再次寇扰关中。有鉴于吐谷浑难以驯服,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决定调发唐军精锐,并以李靖为统帅,配备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高甑生和归唐的突厥将领以及契何力等猛将进击吐谷

  • 战国最大的城市是哪座城市?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公元前453年,当时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了晋国,从这时算起就进入了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小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战争,弱小的诸侯国不断消亡,战国时期当然就是七雄喽,这七个诸侯国的都城人口日益集中,因此,要说战国时期那个城市最大,就要看这七个诸侯国的都城。相比较咸

  • 拜托分析一下关汉卿《拜月亭》的艺术特色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拜月亭记》故事发生在“天翻地覆、黎民遭贱”的时代背景中,主人公的遭际相当悲惨,他们的美好情操和坚强意志,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作品交织着悲剧气氛与喜剧色彩,而以抒情喜剧作为全剧的基调。《走雨错认》(又名《抢伞》、《踏伞》)、《招商成亲》、《幽闺拜月》等折,洋溢着幽默风趣的喜剧情调,至今昆曲和高腔

  • 杨家军时期,大辽有灭了大宋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那时还没有呢,后来他们都死了,大宋就不行了~杨家将虽然个个英勇,但难敌辽军如潮水汹涌,终于抵挡不住,金沙滩一役,大郎、二郎、三郎惨烈战死,四郎重伤不知所踪,杨业为保众人姓命,突围而出,浴血沙场,终为辽军俘虏,最后在李陵碑自尽以保名节。唯关红从耶律斜口中得知金沙滩议和是一个圈套,赶赴战场,眼见无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