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如果没有东风,孙刘联军也不会坐而待毙的,
当时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对孙刘联军的五万人,确是压倒性的优势。但是曹军多是北方人对江南的孙刘作战也有致命的缺陷。北方人多不识水性在水面战斗与孙刘明显处于劣势。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温湿气候,恰逢瘟疫暴发使部队减员严重。
孙刘联军一定会瞄准曹军的这些短板,极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败曹军。
首先会使用反间计,除掉曹军的水军领导蔡瑁,张允,瓦解削弱曹军的战斗力。再用诈降计派人打入曹军部作内应,扰乱曹军军事部署。然后使用小股部队不断的袭击敌军,使其不得安宁,消磨其斗志。同时派部队潜入曹军后方,断其供给线路。这样一来曹军攻不能取胜,守又缺粮少兵,必不战先乱阵角,人心思退。孙刘联军可趁机发动一次强攻必莸大胜。最终迫使曹军自动撤军。
所以既便没有东风相助,孙刘也一定能打败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看看史书中的记载,其实不难得出结论:赤壁大火是本次战争的催化剂,而非决定性因素。杜牧这首诗本身是严重贬曹的,铜雀台什么时候成了曹操的后宫?曹操又何曾说过拿下江东之后就会将二乔收编?况且,杜牧是否看过《三国志》都令人怀疑。
1、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黄初六年十二月,(曹丕)行自谯过梁,遣使以太牢祀故汉太尉桥玄。3、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三国志》二乔应该写作二桥,乃是曹操人生挚友桥玄的闺女。曹操即便真的拿下江东,对待她们的方式恐怕也会如同对待蔡琰一样。曹操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更何况是与曹操堪称忘年交的桥玄呢(汉末可以称之为桥公的也只有桥玄一人而已,同时,二桥流离,才被孙策所得,都是明证)?所以,不能拿杜牧的看法当作赤壁之战胜败的理由。具体分析如下:
一、周瑜的战前分析:1、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韩遂、马超都是野心家,曹操一旦陷入和孙刘的持久战中,韩马必然会伺机而动。陷入两线作战的曹操会极度被动,所以他必定要考虑速战速决。但是,江东已经被孙氏掌控长达十年,人心既定,文有周瑜、鲁肃出谋划策,武有吕蒙、程普、韩当、周泰、甘宁等可堪大用,曹操哪里就那么容易平定江东?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即便是后世的隋朝灭陈,在巨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对比下,陈朝灭国也用了数月时间。更不要说这时候,曹操只是控制了长江中段一小部分,手里压根儿就没有真正可用的水军统帅(关羽在随刘备在新野驻扎七年,曹操手底下的人,打水仗连山西大汉关二爷都比不了,更何况同常年在水上作战的吴军了)。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曹操选择的出兵时间本身也有大问题,寒冬腊月出征,不光马的草料问题,就是士兵们的日常饮食供给恐怕都要成为问题。就算曹操侥幸打过了长江,他的队伍也不会有多大的战斗力了。况且,在这种条件下,曹操的兵马根本就是十成战斗力连三成都难以发挥。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这才是最要命的。水土不服不要说在汉末,就算放在当今也是一个出远门人感觉最麻烦的事情。在那个医疗条件不强、粮草供给可能存在问题的赤壁江边,曹军水土不服引起的疫情将会对全军从肉体到灵魂都造成巨大的挫伤。在这种条件下,曹军更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所以周瑜说:“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曹操这时候,除了有新胜之威和军队数量的优势,剩下的只是曹操从军二十年来积攒下来的威名了,可惜,赤壁将成为他的折戟之处。
二、诸葛亮的战前分析:1、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诸葛亮也说曹操急于出兵,军力不强。
2、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这和周瑜的说法不谋而合。
3、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兵势耳,非心服也。这是诸葛亮纯从政治的因素来讲,曹操在水面上的倚仗只有荆州水军,但荆州兵新降,又是寒冬腊月出征,有几个人愿意替你曹孟德卖命的?背地里不知道怎么骂骂咧咧呢。只要曹操在战术指挥上出现一些差错,这些对曹操不服的士兵就可能效仿淝水之战,成为曹操不得不大举撤退的直接原因。
所以,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刚一交战,曹军已经因为战斗力不足败退江北了。呵,大江之上,曹操即便有20万大军,又如何是周瑜3万军卒之敌?
即便没有东风,曹操不能及时止住军卒瘟疫、不能解决粮草问题、不能解决后方稳定问题、不能解决士卒不满问题,跨不过长江天堑,曹操就不可能拿得下战争的最终胜利。偏偏,这些问题齐齐都来了,曹操是进也难退也难。于是就有了“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也就无怪曹操事后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无所谓是不是曹操自己烧的了,因为曹操已经没有渡江的可能。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曹操之败,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俱失。所以,孙刘联军即便是耗,都能把曹军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