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泰国军队到底听谁的?为什么经常政变呢?

泰国军队到底听谁的?为什么经常政变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30 更新时间:2024/1/24 6:05:10

泰国军方的幕后大BOSS,其实就是泰国国。这种国王军队的默契关系,得从拉玛八世之死说起。

注意,拉玛八世和在位执政长达70年,“人民的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二者之间,不是爷俩,而是兄弟关系。

(拉玛八世和九世的童年合影)

上世纪三十年代,泰国国王的权力几乎被军阀们“架空”,拉玛八世的叔叔,弱弱的反抗了一下,结果激怒了军方,在军队强大势力的胁迫下,以身体欠佳为由,“被退位“。拉玛七世没膝下无子,于是,按继承顺序,大侄子拉玛八世当了国王。军方考虑,这新国王才十三岁,可以任由自己摆布,很是理想。

此时的泰国,跟军方看着不顺眼的,是议会的官势力。整个拉玛八世的青春期,一直充斥着两股势力的激烈斗争。

1946年,年仅21岁的拉玛八世在寝宫中弹身亡,当时他正打算前往瑞士完成学业。关于他的死因,到现在还众说纷纭,好几个版本都指了“阴谋论”。

长期以来,泰国官方解释是,拉玛八世在清洗他的手枪时,没眼镜,结果手枪走火发生了意外。毕竟,由于世代近亲结婚的缘故,拉玛八世和九世都高度近视。

(少年时代的拉玛八世哥俩检阅军方装备。当年的泰国,上流社会处处努力效仿西方礼仪,并不特别流行当今大家喜闻乐见的匍匐跪拜大礼)

然而,这理由糊弄一下局外人还行,稍微懂点行的,都能判断出是非拙劣的借口。

那把所谓“走火”的手枪属于重手枪,像拉玛八世那样单薄的小身板,很难使用这类手枪;而且因为高度近视,离开眼镜的话,几乎就是睁眼瞎,他怎么会在擦拭枪械这种精密活动中,不戴眼镜呢?

最终,疑点指向了担任过泰国总理的军方大佬銮披汶颂堪元帅。

毕竟,一个已经成人,逐渐强大起来的国王,就是他们一伙通往权力道路上的绊脚石。

结果,作为八世的亲弟弟,本身远离权利斗争,一心在欧洲读工科学位的普密蓬被扶上了王位。

不过,普密蓬吸取了前车之鉴,并没有在泰国多停留,而是继续返回瑞士读书,只是把他原本攻读的工程学,换成了政治类学科。期间,还收获了一生的挚爱。

拉玛九世的政治学没白读。学成回国后,竟然成了唯一能平衡文官政府和军队力量的中心人物,和最终裁判+老好人。

普密蓬即位后,发生了大小近20次事政变,颁布过17部宪法,政府总理走马灯似的轮换,军人文官互相拆台。但变来变去,拉玛一家人始终享有神佛一般的地位,父子二人稳坐龙庭。

(2006年,发动政变的三军领导人膝行拜见国王普密蓬国王夫妇)

这很大程度上,跟普密蓬国王即位后,与军方达成的默契有关。

泰国的政变,几乎全属于“军事政变”军人头目搞事情来推翻民选政府,把文官总理赶下台(比如他信和英拉兄妹)。很显然,这么明目胆的“夺权”,非常需要权威认证来“洗白”一下。

而国王这边,正是利用了军方的心理。于是,上世纪50年代,沙立他那叻政变上台后,军政府赶紧修改了宪法,认证了国王为三军最高统帅(并非礼仪上“装样子”的,而是能直接发号施令的那种);还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国王有权否议会的决议等一般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不可能享有的“实权”。

甚至,为了取得王室的认可,他抓住一切机会表忠心,政府口号都换成了大搞个人崇拜的“民族、宗教、君主”,并且自己带头,领着诸多政府高层,在各种公开场合对普密蓬国王大行匍匐跪拜礼,很卖力气的把尊崇王室、敬拜国王纳入泰国的文化教育中,宣传不尊重王室,不采用传统礼节,就是不爱国。

普密蓬国王也默认了这种“复古”的风气,加上他自己也很给力,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经常领着妻子女儿深入民间推广高产农作物、兴修水利、捐资助学等。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很快就刮起了狂热的“跪拜风”,王室神明一般的地位就此奠定,还非常牢固。

(拉玛九世的葬礼上,大象也得下跪)

自此,每回政变后,军队首领和政变上台的政府领导们都会首先宣布效忠国王。之后,赶紧以“膝行”的方式觐见泰王,跪伏在他老人家脚下,期盼得到他的认可,只要国王说“行”,政变基本就是成功了。

每当政局动荡,普密蓬国王都会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发出号召并亲自做工作,能很快使局势转危为安,成了那个无数次力挽狂澜的的神一般的角色。

再说说说泰国政变的根源,其实就是阶级对立和利益分配的问题的激化。

比如,他信与英拉担任泰国总理期间,出台了大量惠民政策,让占据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底层民众,尤其是农民和打工者得到了实惠。因此他们成了兄妹两人忠诚的支持者与追随者,即使他信、英拉相继被军方发动军事政变赶下台,他们也组成红衫军,力挺这对早已流亡海外的兄妹。

他信、英拉兄妹的流亡,很大程度是因为,其惠民政策动了特权阶层传统权贵和军方代表的强悍势力的奶酪,其中甚至包括曼谷的贵族世家和泰国王室某些利益。

(把英拉赶下台的现任泰国总理巴育,行伍出身,军政府背景,看这眼神就非常不好惹)

像2012年的英拉大米案事件,虽然从英拉下台到流亡再到缺席审判,王室啥也没说,但也与泰国王室对政界发难英拉的默许不无关系。

不过,对于政变,泰国老百姓们早都以为常了。国王也不怎么放心里去的,反正变来变去,军队或者文官政府都得听自己的,国家经济也没受到太大影响。而且,政变中,也没怎么发生过大开杀戒的流血惨案。

比如下图,2006年的政变现场,一副军民融合的场景,周边市民们还带孩子来参观坦克,在各种装甲武器旁边跟军人合照。

还有装扮的花红柳绿的坦克。

这可能跟泰国属于佛教国家,整体心态好有关吧。毕竟,大家一想到,无论怎么折腾,大BOSS崇高的国王一直引领者我们,于是,一下子就安心了。

泰国武装部队被称作泰国皇家军队,皇家军队是效忠泰国国王的,泰王是三军总司令,最高统治者,但泰王不属于军队事务的具体管理者,是交由陆海空各军种司令具体统率。而泰军和泰国政府不属于隶属关系,是两个独立的势力,泰军发动政变是看时机的。

所谓泰军发动政变的时机,最核心一条是泰国内阁政府总理是否有效执行泰王的方针路线以及施政能力,只要泰国内阁以及泰军对幕后的大boss始终保持忠心的态度,泰国军队基本不会出手,内阁就会安然无恙,稳定施政,这背后体现的就是泰国王室以及国王在泰国政治中拥有的决定性权威地位。

现阶段,泰国王室从1782年成立曼谷王朝以来,已有238年历史,现任国王为拉玛十世。根据泰国王室的权力变更情况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泰国施行君主专制。1782年-1932年,泰王是军队、封建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与中国古代的皇帝无异,拥有国家一切大权,泰王的权威不容挑战,第二阶段:泰国施行君主立宪制。1932年至新世纪伊始,泰王成为名誉国家元首,无实权。1932年泰国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王室独裁,建立君主立宪制内阁政府,经人民选出内阁总理施政,国王的国家行政大权交由内阁总理执掌,实际上,国王权力被架空了。第三阶段:泰国施行二元君主制。新世纪至今,泰王不在明面上掌握国家行政大权,但国家的所有终极权力属于国王,包括军队、政府都得服从服务于泰王以及王室。泰国大权回归国王手中,是从拉玛九世开始的,自从拉玛九世继位后,积极为泰国民众谋福祉,解决难题,深得泰国民众信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泰王以及泰国王室在泰国民众心中的地位大幅提高,甚至盖过泰国内阁政府。

像泰国独一无二的匍匐礼、屈膝礼都是从拉玛九世开始的。泰国任人拜见国王是都必须行匍匐礼、屈膝礼,连泰国内阁政府总理也不例外,此时泰国王室的权力正式达到新的顶峰。

因此,国王就是泰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他与日本、英国这类君主立宪制有根本的不同,日本天皇、英国女王虽贵为元首,但没有实权,是虚职元首,他们的内阁政府只对议会负责,跟国王没有关系。泰国就不一样了,内阁政府必须对君主负责,议会实际上只是泰王的咨询机构。

泰王不仅有权任命内阁总理、内阁部长,对泰国军队的高级将领也有任命权。在泰国,权力最大的是陆军司令,而泰国国防部长属于内阁阁员,对军队没有实际领导权。由此,泰国军队和泰国政府已经形成了无条件服从泰王的不成文规定。

一旦出现泰国内阁政府有悖泰王的意愿,或内阁政府的施政出现问题,那么泰军就会出手,很可能会发动军事政变,国家行政大权由军政府接管。

泰国自1932年以来,泰国军方已经发动了19次政变或未遂政变,最近的两次就是2006年的他信内阁和2014年的英拉内阁,两兄妹俩皆是被泰国陆军司令发动政变推翻。

2006年时任陆军司令的颂提上将在他信总理赴联合国开会期间,推翻了他信政府,随后拉玛九世国王就任命颂提上将为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主席,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负责人。2014年时任陆军司令巴育上将推翻了他信总理的妹妹英拉总理,获得国王任命为国家维和委员会主席,临时接管泰国政权。

所以,泰国军方发动政变,某种程度上是得到泰国国王的支持,是对泰国内阁政府施政不力引起社会矛盾的一种强力回应。毕竟泰王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带领民众幸福生活,在政府无法挽回局势,那么只有军方出手,维持秩序,以对国王负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可以分享一些名人的爱情故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的故事有沈丛文和张兆和被称为最坎坷的爱情、最和谐的包办婚姻胡适与江冬秀,我今天分享最惊世的忘年之恋: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这是鲁迅赠与许广平的诗在与许广平结识,相爱之前,44岁的鲁迅虽有名义上的妻子朱安,但一真过着一种苦行僧式的禁

  • 你眼中最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文.羌人山里汉】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动力,爱情故事也成为广为流传的话题,歌颂爱情的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文化遗产。特别是中国民间爱情故事,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婉、刘兰芝与焦仲卿”等,这些故事有的来自民间传说,有的是真实史记,无

  •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比较简短一点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这是一本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书,这是一本著名作家管桦写的书。它,就是《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讲述了小英雄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地和八路军一起英勇抗敌,在日本鬼子和汉奸和刺刀威逼下视死如归,多次机智地逃出日本鬼子的魔爪,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雨来多么勇敢、爱国呀!敌人用很多东西诱

  • 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为什么北方战争不断,而南方则战争较少?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北方大体指的是,长江以北为北方,也就是说中原,谁得到中原谁就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没有什么工业区,更谈不上粮食通商和科学的发展。那时通商只是瓷器手工艺。只有农产品和手工艺支撑通商,更主要的是,人们有粮食吃,就是维一生存希望,这样长江以北又是中原,盛产粮食,所以,北方这个中原地代,是必争之地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将领陈汤给汉元帝的奏疏之中,那么陈汤是在什么情况下上这样一道奏疏的呢?话说汉元帝时期汉朝的老对手匈奴在遭受汉武帝的打击后内部也出现了动乱:一时间出现了五个单于争位的乱象,其中以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最为强大。为争取汉朝作为自己的外援,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送儿子为人质,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史诗级的海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莱特湾海战莱特湾海战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此次海战使得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此次海战创下了多项纪录,被击沉的军舰总吨位世界第一(日军与盟军所投入的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

  • 你最钦佩的爱国英雄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我最钦佩的人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为祖国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没有他们的牺牲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的生活!紧跟习主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跟党走,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个问题不能这么说,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为中国解放事业,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都应视为爱国英雄,这样才对得起先

  • 中西方历史上有哪些公认的、真正的名将对决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广义来说,楚汉之争就是项羽与韩信两位兵家大牛的对决,还有战国齐魏马陵之战的孙膑庞涓对决,中国历史上对峙的局面不多,很少有双方都出现名将争雄的场面,基本上都是一方呈攻势一方防守。汉尼拔vs西庇阿的扎马会战李牧vs王翦的秦赵灭国之战1940年7月起,重庆军事委员会以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

  • 历史上有多少南方政权战胜北方的,多吗?为什么印象中北方人格外的能打,如果是错的为什么会有这印象?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的政权更迭,基本都是由北向南完成的统一。以封建大一统王朝为例,如秦、汉、随、唐、宋、元、清,而由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只有明朝(原因下文有介绍),历史看似巧合,却蕴藏着千年不变的深层原因。一、农耕文化注重安土重迁,侵略性不足我国封建文明起源于中原大地,这

  • 什么是抗倭援朝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所倭,就是日,发生在万历朝,[号称怠政的明神宗突然转了性,直接指的一场战]倾尽国力,《1592一一1600》八月初六,明神宗下朝鲜戍兵,历时八年,。在中国古代史,没有比明史受到的割裂曲解更甚之,以至於一种观点∫明朝不亡于崇,而亡于万历]留嚣很广诡异的是无论大明/朝鲜,还是倭寇双方的将帅高官,士兵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