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以水代兵的战例?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以水代兵的战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64 更新时间:2024/2/23 10:50:03

看这个问题,小编不禁想起了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今天带大家看看关羽是怎么样利用水势为兵连斩杀曹营二员大将的。

前期背景:

话说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不同意后来在曹操的影响下(曹军进攻汉中,威胁荆州),为了双方利益,两国讲和。之后刘备组织大军进攻曹操,战争持续一年多,随着夏侯渊被杀,曹操退至长安。

战争经过:

后来按照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关羽带兵趁势杀至樊城。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曹仁让他们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应,使关羽没法攻城。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关羽乘势放水,于禁的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七军的军营全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不得不泅水找个高地避水,被围后于禁投降关羽。

曹营另一大将庞德,带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个河堤上。关羽的水军、船上的弓箭手杀至,一起向堤上射箭。双方从早打到中午,从中午打到下午。这时候,大水越涨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来越小,关羽水军的大船进攻更加猛烈,曹军的兵士纷纷投降。庞德趁乱,带了三个将士,从蜀军兵士中抢了一只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个浪头袭来,把小船掀翻了,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劝降失败被关羽砍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水为兵的例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水代兵而取胜的战例其实是有很多的。所谓水火无情,善用者胜,在冷兵器时代,以水火为兵而克敌致胜者几乎历朝历代都有。

宋代著名兵书《百战奇略》中就有关于以水佐攻的详细描述:

若近水为战,须去水稍远,一则诱敌使渡,一则示敌无疑。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欲不战,则拒水阻之,使敌不能济。若敌率兵渡水来战,可于水边伺其半济而击之,则利。----百战奇略宋无名氏

至于以水代兵,克敌致胜的经典战例,如战国秦白起水灌楚鄢郢之战,战国秦王贲水灌大梁灭魏之战,楚汉时韩信潍水之战,三国关羽樊城之战水淹七军,明末李自成决黄河水灌开封之战,民国抗战时期决花园口黄河大堤等,其他战例大家了解得都比较多了,这里就重点介绍下战国时的两个经典战例,即鄢郢之战和灭魏之战吧。

白起水灌鄢郢之战鄢为战国前期楚之陪都,在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为战国前期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27年(即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秦国大良造,后来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率军大举攻楚。秦军以破竹之势一路南下,兵峰直指楚国北部的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时任楚王的楚顷襄王惊恐不已,试图用割地的办法寻求秦国的“谅解”,将上庸(今湖北竹溪东南)和汉水以北的地区拱手相让。和议达成,但秦国并没有让楚国消停太久,第二年即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白起又率军南下攻楚,没有悬念地攻陷邓城,随后便率部攻打鄢城。。

为鼓励将士奋勇作战,白起一路上毁桥毁船不为秦军留半点退路,为及时补充粮草,白起将主攻目标定在汉水流域,一边攻击一边劫掠粮草,补充军需。当秦军兵临鄢城之下时,士气高涨,斗志旺盛。但楚军也已做好了在鄢城与秦军长期相持下去的准备,深沟高垒而不战。楚军的死守战术也确实让秦军感到困扰,久攻不下后,白起想出了一个绝好办法:水攻。

在鄢城附近的西山有一条自长谷出向东南方向流淌的大河,称为“长谷水”。白起注意到这条丰沛的大河,他号令士兵在距离今湖北省襄樊以南、漳县以东的50里处的地方修筑渠道,将长谷水灌入鄢城,淹死城中军民。这条被后人称作“白起渠”(遗迹今日尚在)的长渠很快修好,它长达近百里,直通鄢城。鄢城军民就这样迎来灭顶之灾,滚滚河水灌入城中,人们呼号挣扎,却无能为力。很快,在河水长时间浸泡之下,鄢城城墙的东北角出现溃破,秦军轻松地由此攻入城池,一路之上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反抗。鄢城就此落入秦军之手,十多万鄢城军民在河水灌城时被活活溺死,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遍布城中,惨不忍睹。

在拿下鄢城的第二年即前278年,秦军又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楚国的都城郢城,迫使楚国迁都至江淮的陈城(今河南淮阳)。之后,秦军又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楚国王陵所在地夷陵(今湖北宜昌),一把大火焚毁了楚国先王的陵墓和宗庙,暗示楚人楚国已没有机会收复那些被秦攻占的土地。此役后楚国的根基之地--江汉地区尽落秦国之手,楚国实力被大大削弱,白起也因此功被封为武安君。

王贲决黄河水灌大梁灭魏之战

战国末期,秦国在北方已经形成了一统之势,韩国赵国已灭,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已破,燕王喜逃亡辽东,燕国名存实亡,淮河以北除偏安一隅,蒙起眼睛当瞎子的齐国之外,已经只剩下疆土已大大压缩,困守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及附近城邑的战国前期霸主--魏国了。

秦王政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25年),秦国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此时的大梁已经几乎成了孤城,但这座城市却有着悠久而光荣的抗敌史,齐军、秦军无数次攻到城下却再也进展不得。当年魏惠王当年营建大梁时,充分考虑到防守的需要,大梁城不但城墙高深,周围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既是补给大动脉,也可以有效阻挡敌人的攻势。而且此时魏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残余的十余万魏军主力依托坚城死守,凭借着完善的防御体系和充足的物资储备连续打退了秦军的多次进攻。

秦军苦战多日,屡攻不下之后,将目标转向夺取大梁周边地区,将护卫大梁的水网全部掌握在了秦国手中。经过充分准备后,王贲率秦军决开堤坝,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入大梁城。被黄河水浸泡三个月后,坚固无比的大梁城墙也出现破损和局部倒塌的现象。魏王假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出城降秦,魏国至此灭亡。

经此一役,中原地区已尽入秦国之手,昔日的战国七雄仅余齐楚苟延残喘,秦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结语在冷兵器时代,以水代兵作为借助战场之外自然条件的首选,在古代战争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早期攻城器械及战术相对贫乏的情况下,以水为兵破坚城的战术使用得比较频繁,以上两个战例就是其中典型。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善用兵者,水火不忌,英明的统帅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帮助已方减少损失,获取胜利,成就了战争史上的佳话。

我是天涯,欢迎关注,一起品读精彩的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征战时将军骑着马,士兵却带刀枪在后面跟着跑,难道不累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士兵跟着跑肯定会累,但是又无法避免。将军虽然骑马一般不会骑行太快。会根据士兵的行进速度和大部队行进速度进行调整。古代步兵行进距离古代步兵行进速度一天控制在30公里以内。这是一个正常的行进速度。当遇到紧急军情的时候会选择急行军模式,但是急行军模式不会持续太久,一般在七天左右。急行军速度提升大概可以达到

  • 历史上的韩愈会不会武功?有何依据?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旧唐书韩愈传》中,主要突出韩愈“文章极好”,甚至可以“文章驱逐鳄鱼”。但因肉眼可见的政治阻碍,正史抹去了他的军事才华。2、倒是同期唐人的《韩愈神道碑》、及后来宋朝散文家洪迈的《韩文公佚事》,都说韩愈文武双全,有机会“韩愈雪夜入蔡州”。只因上级愚钝,被唐朝名将李抢了先。3、“涛说乱世史”通过分析

  • 世界有那些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97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时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县长的刘建军,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根据刘建军说,当时的电话是从北京打来的,对方说他是一个日本人,想到这儿来,希望刘建军去北京接他。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刘建军来到了易县和来源县的交界处——门墩山。不久,刘建军看到有一辆黑色

  • 历史上真实的“河越夜战”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河越夜战是日本战国时代三大奇袭战之一(另外两场分别是桶狭间之战和严岛合战)。河越夜战的交战双方是争夺关东地区霸权的北条家和上杉家的两大分支:山内上杉和扇谷上杉。日本战国时代称雄一方的诸侯大名们往往有很多显得霸气酷炫的外号当时北条家的家督北条氏康就有着相模雄狮之称永正十一年(1514)16岁的北条氏康

  • 甲午战争撞击吉野舰的爱国将领邓世昌,为何被骂是历史捏造的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北洋舰队“致远”舰的舰长,他是甲午海战中毅然率领“致远”舰撞击日军“吉野舰”以求同归于尽的杰出爱国将领,光绪帝亲自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然而却有人质疑,他的“爱国英雄”称号是虚假宣传的产物,驾舰撞击吉野号是盲目行为,那么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认

  •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

  • 汉代在西南地区设了很多郡,今贵州地属哪个郡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汉代在西南地区设了很多郡,今贵州地属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置郡(zāngkē),又名柯,今大致在贵州内。郡辖且兰、、平夷、毋敛、谈指、出丹、夜郎、同并、谈、漏江、毋单、宛温、镡封、漏卧、句町、进乘、西随等17县,郡治且兰。吴三桂推翻清朝失败这件事,如果细究起来,原因就太多了。首先,作为

  • 请问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十大著名战役1、古战场上升起不灭的圣火-马拉松大战2、惊天动地的大厮杀-长平血战3、名垂青史的光辉一页-坎尼会战4、烽火硝烟中的凯旋曲-奥斯特会战5、凡尔登战役6、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诺曼底登陆战8、柏林围歼战9、淮海围歼战10、马岛海空战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会战”正是如此,中国军队虽然最后没能守

  • 古代历史上,哪个国家打仗最频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虽然我们经常称呼我们的邻居俄罗斯是“战斗民族”,称呼美德日是好战国家,但实际上,古代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国家其实是中国。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悠久的国家历史,强盛的国力以及人口可以支撑战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的大一统思想。据统计,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我国历史上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统一状态,而另外三分

  • 世界著名海战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著名海战有日德兰海战,中途岛海战,露梁海战。以下是这三次海战的详细介绍。一、日德兰海战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两国海军舰队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