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更本不在什么庞统设连环计什么的,曹操的军师就这么傻,什么都不懂吗?何况曹操本就是位难得军事家,打仗打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前两条曹操都占且运气极坏。这也是失败原因之一。
赤壁之战主要的是吴国周愉为首的水军,调动了一切可用之兵力,同时有刘备的协助,当时的刘备还没有行成气候,赤壁结束后刘备借了荆州,因当时刘备还无真正的立足之地,后刘备硬是不还,鲁肃单刀赴会讨要荆州,弄得刘备痛哭流涕,后占了益州,东吴偷袭了荆州,关羽亡。
曹操真正失败的原因是天不佑曹,他的大军染上了疾病(传染病)三国志无记载究竟是得的什么病,基本上无战斗力,一触即溃,在当时这种大规模的传染病根本没有特效药物,加上周愉拼力抵抗,火烧战船,曹操只得让曹仁守营对垒,下令大军撤退,由于北方有乱也需平定,曹操失去了唯一统一国家的机会,当时的造船工业较慢,曹操的身体也走下坡路,若不是这场天灾,曹操怎会轻易放弃这绝佳的机会,当时的刘备还是流寇一样的格调,不足为患,曹操就是这次的失利让三国成鼎立之势,留下终生遗憾,再见!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庞统向不精于水军,导致许多士卒晕船的曹操献上了铁索连环计,随后,诸葛亮借东风,黄盖驾驶火船冲向曹军,最后火烧连营,曹操仓皇逃窜。诸葛亮设坛借东风当然是有悖于自然常理,不过庞统的连环计、周瑜、黄盖用火船进攻都是可以实现的。那么,赤壁之战中真正让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庞统连环计和周郎的火攻吗?
关于赤壁之战的具体情况,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不多,主要见于周瑜的传记,书中说:“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也就是说,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将领和刘备一同迎击曹操,两军在赤壁相遇。
然而,当时曹军已经患了“疾病”,所以刚刚交战,曹操便败退,撤回了长江北岸。这只是初级阶段,随后“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在两军相持的情况下,黄盖提出,曹操的军队船首船尾互相连接,可以用火攻击破。于是他便准备了数十艘战船,在其中填满易燃的薪草,用油脂灌溉浸润,并在外面裹上帘子,插上牙旗,先写了书信给曹操,假装投降。
“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计谋实施当天,黄盖驾船向曹军驶去,曹军的士兵们远远看去,都说是黄盖前来投降,于是不做防备。
黄盖将小船们一齐点火放出,当时风力巨大,将岸上、船上都点着了,不久,火光和烟雾弥漫,士兵、战马纷纷被烧死、淹死。损失惨重的曹操只好撤军,固守南郡。陈寿在曹操的传记中记述道:“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大体和周瑜传的记载相同。
此外,根据《江表传》的记载,曹操曾经在给孙权写信中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按照曹操自己的说法,曹军是因为染上疾病而自己把船烧掉并退兵的,后人们把功劳归于周瑜是错误的。
不过,《江表传》的作者自己也说:“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也就是说周瑜才能过人,所以曹操故意诋毁他,所以这句话的真实性有待怀疑。纵览赤壁之战的经过,大致就是曹军刚到就已经染病,战斗力大减,所以被孙、刘联军轻易击败。
后来,周瑜、黄盖又利用江上的风力和曹军船队排列的失误,采用火计将曹军大败。在这战争期间,并不见庞统的身影,他向曹操提出了连环计的可能性不大,至于火攻,笔者认为黄盖提出并实施计划,他才是居功至伟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