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战争故事《阪泉之战》

古代战争故事《阪泉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4/2/14 9:04:04

阪泉之战是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一场战争,由黄帝炎帝对战,最终由黄帝击败炎帝。此传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汉代贾谊《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吕氏春秋·荡兵》也记述云:“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列子·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雕、、鹰、鸢为旗帜。”《大戴礼·五帝德》则云:“(黄帝)与赤帝(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了取得这次战争胜利,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联合了其他部落作为盟军,在这方面黄帝表现得更为出色。文献中所记述的熊、罴、豹、、虎和雕、、鹰、鸢并非猛兽飞禽,而是各部落图腾的名称。大规模的战役一共三次,厮杀地非常激烈。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狼、豹、、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作屏障,只能观望阵势。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活捉了炎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在中国古时一些阵摆下,只要有人进去就出不来了,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题主问在中国古时一些阵摆下,只要人进去就出不来了,是真的么?我说一下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古时候打仗摆阵我想不过就是两种阵法,一种是活阵,一种是死阵。古时打仗也是有规则的,比兵多将广,比谋略能人使敌人屈服,在比谋略的时候就是比阵法,布阵的方法敌我双方都是一个摆法,是当时有高人出的各种阵法,传授下来的,

  • 历史上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谁胜利的次数更多?有什么依据?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是慕慕说历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历史上德国与法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谁胜利的次数最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历史,从德国和法国的国史、背景等多个角度来解析。其实,算上德国前身“普鲁士”的话,德国和法国在历史上有过两百多个战争,其中,法国比德国胜利的次数稍微多几次。但如果说是大规模的战役

  •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世界大战,他真的觉得德国能征服全世界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希特勒并没有发动世界大战,他是引发的世界大战。他侵略和世界大战,属于一串连锁效应,一个必然联系。德国属于那种发动了战争,最后无法操控战争,想退出也无法退出,最后深陷战争泥潭,最后拖死在战争中的国家。德国和日本一样,都是开战以后,战争无法操控了,最后死在里面了。希特勒想的是,他要当欧洲老大,那个时代,

  • 赤壁之战基本上都是东吴打的,那孙权又何必跟刘备联盟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此时的刘备可以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不拉拢刘备,江夏的刘琦兵力是敌是友?本来兵力不足的孙权还得防备江夏。拉拢了刘备,其实帮助有限,赤壁之战,刘备总投入兵力才2000人,可以说对胜利影响微乎其微。天下大势要想看待一场战役,首先不是看简单的兵力对比,也不是看统帅是谁,而应该先看看天下大势,看看这场

  • 为什么曹操要走赤壁攻打江夏?请从曹操当时的战略和三国时期地理环境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个人考虑过许久,结合一些地图和大师们的分析,我认为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一场遭遇战。理由如下。先看一张地图一、曹操想从哪里渡江?古代的长江不像现在一样经过改造和修缮,肯定是湍急凶险的,如果不找到港口,贸然靠岸,就可能会触礁、搁浅,甚至有被伏击的危险,古代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如此。既然

  • 怎么评价三国的赤壁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著名战役,既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也是一场决定天下大势,国家是否统一的战役。这次战争中东风助阵,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了强大的曹操,直接导致了天下三分,三国鼎立的局势形成,中原大地再次出现分裂的局面。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失败?他真的是输给东风

  • 二战前波兰和德国做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最强大的两大超级大国就是德国和苏联。而波兰的地理位置恰好就夹在这两大超级大国之间。按理来说,波兰应该小心翼翼谨慎处理与两大超级强国的关系。事实上,波兰却始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和客观实力,成为了二战被德国第一个从世界地图上抹去的国家。波兰与德国的“历史”矛盾难以调和。波兰拥

  •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知道当年英国的两个绰号吗?一个是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说明其海外殖民地面积庞大。而另外一个唤作“欧洲搅屎棍”,这个绰号完美解释了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立场问题。坦白说,英国人参与两次大战的小九九,其实与正义无关,也与法国的态度无关,唯考虑自身利益而。英伦三岛地理位置有特殊的优势,那就是既与欧洲政治生态

  • 泰国和缅甸谁的军事实力更强一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缅甸军方出手控制缅甸局势,让人看到了缅甸军方霸气的一面。但是事实上,缅甸的军力并不强,和他的邻国泰国一比,缅甸的军力只能算是不堪一击。缅甸总兵力有40万人,但是装备较差,莫说是和泰国比装备,就算是和越南这种制式装备都不统一的国家都没得比。缅甸军队至今没有实现武器装备的标准制式化,就连军制都还没

  • 拿破仑横扫欧洲时,两次战败都是流放,欧洲人为何不选择处死他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是大家都不敢。第二次是英国不同意。拿破仑第一次宣布退位时,身边还有大概十多万军队,并且法国各地也还有很多愿意效忠于他的老百姓。而拿破仑在法国人心里是什么地位,应该不用多介绍。从后来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就不难看出,哪怕是个狗屁不通的庸才,只要他叫拿破仑,法国人民也会泪眼汪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