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曹操要走赤壁攻打江夏?请从曹操当时的战略和三国时期地理环境分析?

为什么曹操要走赤壁攻打江夏?请从曹操当时的战略和三国时期地理环境分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09 更新时间:2024/1/19 2:21:09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个人考虑过许久,结合一些地图和大师们的分析,我认为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一场遭遇战。理由如下。

先看一张地图

一、曹操想从哪里渡江?

古代的长江不像现在一样经过改造和修缮,肯定是湍急凶险的,如果不找到港口,贸然靠岸,就可能会触礁、搁浅,甚至有被伏击的危险,古代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如此。既然不能随意渡江,那可不可以在对岸的港口停靠呢?也不行,因为就连曹操都知道的港口,对岸的吴国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只会比曹操更清楚,一旦从港口渡江,等待曹操的必然是天罗地网。更重要的是,万一渡到一半,孙刘联军突然杀出,前进不是,后退不是,损失更加严重。

二、假设侥幸渡江之后,怎么运输粮草?

打仗拼的不仅是兵力,更重要的粮草的供给,经历过官渡之战,火烧乌巢险胜袁绍的曹操不会不知道。但是,粮草的供给永远是一条线,而伏兵的设置常常是点,切断这条供给线易如反掌,而且渡江以后,粮草的供给也是要过江的,对于擅长水战的吴国来说,偷袭这些供给船不是难事。

三、曹操这个时间点适合渡江吗?

不适合。一来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必须在荆州水军的操练之下,才具有水战的战斗力,此时与吴国决战,胜算不大。二来当时军中瘟疫盛行,战士们的战斗力又下一节,南方又多瘴疠之气,对水土不服的北方战士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要打仗,也要等瘟疫平息下来以后再说。三来荆州新得,根基未稳。曹操帐下许多谋士,比方说贾诩程昱、荀等都曾劝说曹操要先安抚荆州百姓,取得信任后再做主张。更何况曹操水战的训练权全在荆州水军身上,如果打仗时他们反水,真可谓是腹背受敌了,更别说曹操自己也不信任荆州水军呢?四来东吴的应战准备比曹操充分得多,曹操10月才打到长坂坡,而东吴早在1月就在赤壁部署了兵力,东吴有着长达9个月的备战时间,甚至可能更长,我觉得刘表一死,孙权就有可能预测到曹操的下一个目标是自己了。总而言之,东吴是以逸待劳,曹操是舟车劳顿,此时决战是兵家大忌。

综上所述,曹操不可能在此时与吴国打仗,更别说发动战争了。但此时有一个大问题出现,就是曹操确实在赤壁吃了一场大败仗,所以,曹操那边肯定出现了让他不得不出兵的情况,那这个情况是什么?

只可能是刘备。曹操一路南下,一直打到荆州,其实就是为了消灭刘备,但是刘备又一次逃出了荆州,这样他唯一的出路就是逃到孙权那里去和孙权结盟,一旦刘备得逞,再想消灭刘备,机会就渺茫了。所以曹操在荆州还没坐热屁股,又带兵去截击刘备了,想在刘备渡江前拦住他。为此曹操甚至特意写了一封威胁信寄给孙权,让他不要管刘备。结果弄巧成拙,反而促成了孙刘的结盟,不得不说,这是曹操的自负造成的失算,小看了孙权,把他当成刘琮。

曹操有一件事没有料到,就是刘备到了荆州后不久就见到了鲁肃,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劝说,以及孙权的最终拍板下,刘备早就在私下里和东吴达成了共识,而早在1月就驻扎在赤壁附近的东吴军队见到慌忙渡江的刘备,自然就会来迎接。

接下来就是猜测了。前去截击刘备的曹操与吴国军队不期而遇,仓卒之际曹操只得应战。见到打算渡江的刘备军,曹操想在渡江之前将其拦下,但是士兵们不习水战,曹操慌忙之下只能自己下令将战船连起来让将士们暂时适应。老天也是不帮忙,或者是想助刘备一把,刮起了诡异的东南风,观察到了这一点的黄盖周瑜提议放火烧战船,周瑜同意,曹军毫无防备,大败而归。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怎么评价三国的赤壁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著名战役,既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也是一场决定天下大势,国家是否统一的战役。这次战争中东风助阵,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了强大的曹操,直接导致了天下三分,三国鼎立的局势形成,中原大地再次出现分裂的局面。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失败?他真的是输给东风

  • 二战前波兰和德国做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最强大的两大超级大国就是德国和苏联。而波兰的地理位置恰好就夹在这两大超级大国之间。按理来说,波兰应该小心翼翼谨慎处理与两大超级强国的关系。事实上,波兰却始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和客观实力,成为了二战被德国第一个从世界地图上抹去的国家。波兰与德国的“历史”矛盾难以调和。波兰拥

  •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知道当年英国的两个绰号吗?一个是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说明其海外殖民地面积庞大。而另外一个唤作“欧洲搅屎棍”,这个绰号完美解释了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立场问题。坦白说,英国人参与两次大战的小九九,其实与正义无关,也与法国的态度无关,唯考虑自身利益而。英伦三岛地理位置有特殊的优势,那就是既与欧洲政治生态

  • 泰国和缅甸谁的军事实力更强一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缅甸军方出手控制缅甸局势,让人看到了缅甸军方霸气的一面。但是事实上,缅甸的军力并不强,和他的邻国泰国一比,缅甸的军力只能算是不堪一击。缅甸总兵力有40万人,但是装备较差,莫说是和泰国比装备,就算是和越南这种制式装备都不统一的国家都没得比。缅甸军队至今没有实现武器装备的标准制式化,就连军制都还没

  • 拿破仑横扫欧洲时,两次战败都是流放,欧洲人为何不选择处死他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是大家都不敢。第二次是英国不同意。拿破仑第一次宣布退位时,身边还有大概十多万军队,并且法国各地也还有很多愿意效忠于他的老百姓。而拿破仑在法国人心里是什么地位,应该不用多介绍。从后来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就不难看出,哪怕是个狗屁不通的庸才,只要他叫拿破仑,法国人民也会泪眼汪汪的

  • 波黑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是战争的最大赢家?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教了多年世界现当代史课的教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前南斯拉夫6个加盟共和国,其他都是一个主体民族为一个共和国,唯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例外。波黑面积约占南联邦总面积的20%,总人口436万,其中44%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32%是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17%是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

  • 泰国的枢密院是干嘛的?与中国古代的枢密院有相似之处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枢密院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古代社会的最高军事机构,主管全国军事,与三省六部主管行政相区分。想要进一步了解枢密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封建社会的政府组织机构。古代封建社会丞相的权利过大,有的丞相集行政军事为一身,甚至皇帝的权利都被架空,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利,成立了枢密院(主管军事),为了进

  •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中戴墨镜的将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你问的是图上这位戴墨镜的将军吧?他叫徐斌洲,1912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别看徐斌洲参加革命时年龄小,但他的资历却很老。许世友当团长时,徐斌洲任该团政治处主任;他当师政治部主任时,四方面出身的许多名将,如陈锡联、洪学智、王近山等,还只是营连级干部。1932年,张国焘在鄂豫皖搞大肃反,徐斌洲险遭

  • 为国捐躯的名人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黄继光1952年,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的部队接到命令,对上甘岭高地进行反击战争。炮火持续不断,在黄继光部队攻下5号阵地之后,双方人员伤亡损失惨重。特别是黄继光部队,战士和炮弹捉襟见肘。不妙的是,在进行下一个阵地攻击时,敌人隐藏已久的火力点对着黄继光部队发起猛烈的射击。黄继光部队的进攻遭受到

  • 苏联与德国几场著名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战争,简称苏德战争(德国方面称为东方战线,德语:dieOstfront;苏联方面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Война,而“卫国战争”本指1812年的俄法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双方盟国之间发生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