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什么都是英法两国联合打德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45 更新时间:2024/1/21 10:36:37

知道当年英国的两个绰号吗?一个是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说明其海外殖民地面积庞大。而另外一个唤作“欧洲搅屎棍”,这个绰号完美解释了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立场问题。坦白说,英国人参与两次大战的小九九,其实与正义无关,也与法国的态度无关,唯考虑自身利益而。

英伦三岛地理位置有特殊的优势,那就是既与欧洲政治生态割舍不开,又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所以作为欧洲事务的重大参与者著名的“搅屎棍”,近代以来,英国一直秉称的战略思想是:欧洲大陆不能出现唯一的霸主,否则英国的国际地位和海上贸易都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失去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

英国的宿敌曾经一度是法国,因为早在16世纪时代,法国就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而彼时德意志还没有统一,普鲁士国也还是1701年才有国号的(用进攻法国波旁王朝换来的),中欧地区还是一堆小邦国形式的存在。不提更早的英法“百年战争”了,到1792年,当法国爆发大革命从王国变成“法兰西共和国”时,英国就已经开始牵线搭桥组建“第一次反法联盟”了。

也就是说,为了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上一家独大,从18世纪末期开始,英国就研究合纵“抗法”的问题。结果没几年,法兰西出了一个有名的狠人,那就是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拿破仑,他指挥法军几乎横扫欧洲,各国望风披靡。不仅在大陆上纵横捭阖,其实拿破仑也对“搅屎棍”充满了警惕,知道英国是组织反法联盟的主要推手。

于是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就酝酿跨海远征英伦,可惜他对海军事务和海战兵法并不精通,又所托非人,因此法兰西舰队在1805年遭遇惨败,也就是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法国海军的失败,使拿破仑征服英国的计划受挫,也给自己的“滑铁卢”埋下了祸根,而侥幸没有被灭国的英国,更加积极地拉拢其它国家反法。

于是英国、俄国、普鲁士等联合起来,不停地找拿破仑的麻烦,虽然各国各军也经被拿破仑按在地上摩擦,但英国可谓是矢志不渝,因为它很清楚,如果法国独霸欧洲,那就绝没有英国的好日子过。直到拿破仑率60万大军征俄失败后,趁着法国国力虚弱,英国终于联合普鲁士、比利时、荷兰等大小国家一拥而上,1815年在滑铁卢彻底放倒了狠人拿破仑。

甚至连放逐和关押拿破仑的小岛,那都是英国提供的,可见英国的心机。不料按倒葫芦浮起了瓢,虽然把法国打趴下了,普鲁士却趁机实现崛起,并且在稍后的普法战争中一战成名,不仅俘虏了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俾斯麦还挟大胜之威统一了德意志各邦,于是欧洲大陆出现了一个新的刺头:德国。

而德国人的严谨度、纪律性和军事素质,犹在法兰西之上,普鲁士更被称为“一支有国家的军队”,因此统一后的德国迅速成为欧洲强国。随着德国与奥匈帝国结盟,渐有问鼎欧洲大陆之势,英国人的打压对象就发生变化了:法国已经衰弱不再是威胁,德国才是未来的敌人,于是英国又开始与法国修复关系,再拉上俄国,继续搅和欧洲局势。

这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阵营,因为德国崛起较晚,定睛一看,好的地盘和殖民地都被其它列强瓜分完毕,自己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市场越来越少,怎么办呢?要肯定要不来,那就只能抢,而英国当然不会吐出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希望德国继续强大下去,所以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在一战中打败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后,英国操纵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和奥匈帝国进行了肢解,还特别要求德奥永远不许合并,目的就一个:彻底消除德国再成为欧洲霸主的可能。而法国在一战中伤亡惨重并且损失巨大,一时半会也难以恢复国力,英国人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结果回头一看又冒出了第三个刺头:成立苏维埃政权的俄国。

这回不仅事关英国的欧洲战略,还牵涉到意识形态不同的大问题,所以为了防止苏联坐大,英法美甚至组织了干涉军协助“白卫军”作战。但是苏联挺抗造,内外敌人楞是都顶住了,所以从20世纪20年代起,英国的战略重心就是围堵苏联,把削弱法国和监视德国都暂时放在了一边,于是一眼没罩住,德国出现了一个大魔头: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

在希特勒上台前后,英国人还真没把他当回事,仍然视苏联为心腹大患,到德国1935年左右重整军备和有明显扩意图时,英国则拽上法国企图“祸水东引”,也就是诱使德国跟苏联去死磕进而互相削弱。而希特勒则抓住英法的这个心理,迅速完成了扩军备战的系统工程,同时不断提出领土要求,他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的条件得到满足,我将成为消灭苏维埃的排头兵。

英国人信了,默认德军武装开进莱茵兰、吞并奥地利和捷克,这也解释了英法当初遂行“绥靖主义”的根源,然而当希特勒又英法的重要盟国波兰提出领土要求时,英国的面子确实挂不住了。可惜德国已经是实力强劲并且箭在弦上了,完全不顾英法的威胁,最终还是于1939年9月1日闪击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即便是英法对德宣战以后,在西线也是大半年毫无作为,英国人坐等后面会出现苏德火拼,未料想德国人却选择了先拿英法开刀,于是“搅屎棍”的下场就是溅了自己一身,并且在二战中遭到重创而衰落,再后来也只能仰仗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的鼻息了。

所以有人说,若非英国人的自私,本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确有一定道理。

那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解决了德国崛起给欧洲国际关系格局造成的挑战问题,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少在欧洲就没有必要了,也就不会发生了。

一战之所以爆发,就是因为德国的崛起冲垮了原有的欧洲大国协商秩序,也摧毁了拿破仑称霸欧洲企图后的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大国相互制衡,确保了欧洲将近一百年的大体和平,给了欧洲国家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机遇。而殖民扩张很大程度上又避免了欧洲国家相互发生严重争端。

但是,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由于德国的崛起,欧洲原有体系既无法让诸强继续相互制衡,因为德国已经太强大了,又无法通过鼓励德国殖民扩张而把德国崛起的冲击力量引向世界其他地方,因为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掠夺的殖民地了,于是,维也纳体系迎来了自己的末日,体系原来的主导国家英国和法国试图通过武力阻止德国崛起,而德国则试图通过武力打破老欧洲对德国的限制,结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假如一战德国打赢了,新的德国为主的秩序建立起来,二战就没必要了,或者一战德国被彻底打败,国家被肢解,原有的欧洲秩序恢复稳定和有效,二战也就没必要了。问题是,这两个可能性,一战一个都没有带来。一战只是打败了德国,而不是摧毁了德国,所以德国问题自然存在,那就只好再打一次。还是熟悉的对手,还是熟悉的味道。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泰国和缅甸谁的军事实力更强一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缅甸军方出手控制缅甸局势,让人看到了缅甸军方霸气的一面。但是事实上,缅甸的军力并不强,和他的邻国泰国一比,缅甸的军力只能算是不堪一击。缅甸总兵力有40万人,但是装备较差,莫说是和泰国比装备,就算是和越南这种制式装备都不统一的国家都没得比。缅甸军队至今没有实现武器装备的标准制式化,就连军制都还没

  • 拿破仑横扫欧洲时,两次战败都是流放,欧洲人为何不选择处死他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是大家都不敢。第二次是英国不同意。拿破仑第一次宣布退位时,身边还有大概十多万军队,并且法国各地也还有很多愿意效忠于他的老百姓。而拿破仑在法国人心里是什么地位,应该不用多介绍。从后来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就不难看出,哪怕是个狗屁不通的庸才,只要他叫拿破仑,法国人民也会泪眼汪汪的

  • 波黑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是战争的最大赢家?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教了多年世界现当代史课的教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前南斯拉夫6个加盟共和国,其他都是一个主体民族为一个共和国,唯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例外。波黑面积约占南联邦总面积的20%,总人口436万,其中44%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32%是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17%是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

  • 泰国的枢密院是干嘛的?与中国古代的枢密院有相似之处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枢密院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古代社会的最高军事机构,主管全国军事,与三省六部主管行政相区分。想要进一步了解枢密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封建社会的政府组织机构。古代封建社会丞相的权利过大,有的丞相集行政军事为一身,甚至皇帝的权利都被架空,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利,成立了枢密院(主管军事),为了进

  •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中戴墨镜的将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你问的是图上这位戴墨镜的将军吧?他叫徐斌洲,1912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别看徐斌洲参加革命时年龄小,但他的资历却很老。许世友当团长时,徐斌洲任该团政治处主任;他当师政治部主任时,四方面出身的许多名将,如陈锡联、洪学智、王近山等,还只是营连级干部。1932年,张国焘在鄂豫皖搞大肃反,徐斌洲险遭

  • 为国捐躯的名人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黄继光1952年,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的部队接到命令,对上甘岭高地进行反击战争。炮火持续不断,在黄继光部队攻下5号阵地之后,双方人员伤亡损失惨重。特别是黄继光部队,战士和炮弹捉襟见肘。不妙的是,在进行下一个阵地攻击时,敌人隐藏已久的火力点对着黄继光部队发起猛烈的射击。黄继光部队的进攻遭受到

  • 苏联与德国几场著名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战争,简称苏德战争(德国方面称为东方战线,德语:dieOstfront;苏联方面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Война,而“卫国战争”本指1812年的俄法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双方盟国之间发生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沙俄打过几场战争?起因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根据史学家的统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俄帝国,进行了十二次的大规模战争,至于零星的小规模战争则是多得无法统计。至于原因,主要是沙俄帝国对于出海口疯狂的追求。我们知道,沙俄帝国起家于莫斯科地区,是一个小公国,17世纪,随着公国的崛起,就慢慢地进入到扩张阶

  • 两百年里打了十次战争,俄罗斯为何总要死磕奥斯曼帝国?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题主说两国200年里爆发了10次战争并不确切,从1676到1923年,其实共发生12次战争。但两国其实从1430年开始就逐步爆发冲突,从1430年到1570年,奥斯曼帝国的臣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就开始入侵莫斯科公国。(1)两者都是从小国变成大国强国,但奥斯曼强大得早,后来强大者只有打败前个才可能成为强者

  • 五十年以来,世界上有哪些国家频繁经历战火,又有哪些国家成立和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和问题我来回答你。首先,近五十年来频繁遭受战乱的国家有以下几个第一个国家当属中东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因为历史原因所以导致现在都视彼此为死敌。这五十年来大小战争和各种摩擦几乎从没中断过。偶尔就会有对方的火箭筒什么的飞过来。第二个国家是阿富汗。从1982年以来,这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