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延安出过哪些名人?

延安出过哪些名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19 更新时间:2024/2/23 20:01:02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走出了一批共和国将军,著名的有阎红彦上将。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延安籍解放军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李玉,陕西省延长县人,解放军中将。1943年出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任陆军第21集团军副军长、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军事百科部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主任、总参谋长助理。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霍毅,陕西甘泉人,武警中将。1948年出生,1968年入伍。历任武警新疆总队总队长、武警部队副参谋长、参谋长、武警部队副司令员。2005年7月14日晋升武警中将。

△张瑞胜,陕西延川县人,空军少将。生于1954年8月,硕士研究生。1973年12月入伍,历任兰空后勤部财务处处长、空军工程大学校务部部长、空军工程大学副校长、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李永生,陕西子长人,解放军少将。1959年3月生,曾任陆军军官学院政委。

△席政,陕西安塞人,解放军少将。1956年4月生,曾任总装备部第26试验训练基地(陕西渭南)西安卫星测量控制中心司令员。

说说古代的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壮丽史剧。

黄帝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约生活于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时期,宽厚仁慈,任贤用能,嫉恶如仇,以德治天下,率领氏族部落成员,“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井、火食(熟食)、衣裳、冠冕、釜甑、陶器、舟楫、车、杵臼、旃、宫室、棺椁、镜子、货币、几案、天文历书、嫁娶制度、分土建国、礼制法度、市场、坟墓、兵法、弓箭、指南车、阴阳之事及日常生活器具、政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在诸多古代典籍及民间传说中,均颂赞为黄帝发明制作。《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黄陵县建有黄帝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20世纪,桥山及其周围出土大量新石器彩陶文化遗存,为黄帝时代的有力史证。

周惠达

字怀文,西魏文安郡(今延川县)人。追随宇文泰,任秦州司马、大将军司马。宇文泰为相主政,任惠达悉理政务,“军国草创,(与尚书毛遐)二人积粮储,治器械,简士马,魏朝赖之。”(《资治通鉴》)大统四年(538),任西魏尚书左仆射,旋任尚书右仆射。性谦逊,位显不居功,惟才是举,举荐奇才苏绰深得宇文泰嘉许,授仪同三司。薨于大统十年(544)。隋开皇年间(581~600),文帝追封其为肖国公。

刘迦论

延安人。隋大业十年(614)五月,起兵反隋,自称皇王,建元大世,聚部众10余万,与稽胡族义军相呼应。隋以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率军镇压。双方激战于上郡(今富县一带),刘迦论及将卒万余人牺牲。

杨偕

字次公,北宋人。其父杨守庆,先在南汉为官,后归顺北宋,任坊州司马,全家定居中部县(今黄陵县)。仁宗时,杨偕中进士,出任坊州推官,后授侍御史。宋仁宗废郭皇后时,杨偕与范仲淹、孔道辅上疏力争,仁宗嘉纳之,擢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河中知府,后任邢州知府。荐神劈阵刀,仁宗大加称赞,令各路军习其阵法。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致仕。

刘延庆(1068~1127)

刘延庆,宋保安军(今志丹县)人。任相州观察使、龙神卫都指挥使、延路总管、泰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承宣使等职,攻克西夏成德军,官拜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宣和年间(1119~1125)征讨方腊建功。徽宗北伐,延庆任宣武都统制,督兵10万征辽。辽将萧干率大兵而来,延庆战败,闭寨不出。萧干分兵断其粮道,擒宋军守粮将王渊并士兵两人。萧干命将两宋兵缚住双手,遮住双目,置于帐中。至午夜,闻辽兵对话:“汉军十万压吾境,吾帅统兵三十万,敌之有余,明日分三路出击,全歼汉军。”稍停,辽兵设计放两宋兵回告延庆,延庆不知是计,心甚恐。次日,果见营外火起,以为敌大兵到来,遂命大军烧营逃跑,军士竞相逃命,直退至保雄州。延庆因丧师被贬职。北宋末,延庆复为镇海军节度使。靖康之难,延庆分兵守京城。金兵攻陷京城,延庆引万余众夺门而走,为金追兵所杀。

解元(1089~1142)

字善长,保安军德靖寨人(今志丹县旦八镇境内)。行伍出身,疏眉俊目,猿臂熊腰,善骑射。先在清涧任都虞侯,建炎三年(1129)在宋将韩世忠麾下为偏将。韩率兵出大邳,大队金兵来犯,兵士皆惊骇,解元领二十骑先行,获金兵细作,得知金兵行动。适遇数百金兵到来,解元陷入金阵,拼力冲杀,将其酋长刺死,其余皆遁。解元因功授门宣赞舍人。

杨兆

字梦镜,明朝肤施(今延安市)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二甲第八十名。为人“风度凝峻”,“才兼文武”(清《延安府志》),曾出任青州知府、绍兴知府、密云参政。军训严谨,驻边多次晋功,升蓟辽总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重视家乡兴学,曾个人赞助设立“杨公书院”,并亲书“云山一揽”题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一猛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950年7月13日,半岛硝烟正浓,我军决定调用最精锐的第四野战军王牌部队组建“东北边防军”以防不测,其中包括驻扎河南地区的“军委战略预备队”第38军和第39军、刚刚打完海南岛战役的第40军,以及在齐齐哈尔开展军垦的第42军。东北边防军最初拟定编制为四个军和三个炮兵师,共约25万余人,各部奉命紧急向

  • 假如英国在乾隆年间入侵中国,中国能否拒敌于国门?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大英帝国在乾隆年间进攻清朝,能否像1840年鸦片战争一样胖揍乾隆皇帝。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不妨把时间设定为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刚结束的那一年。然后,我们还要假设双方不要拉盟友,只是单纯的清英对抗。177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1763年还没有进入蒸汽机时

  • 历史上有和尚抗击外敌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有的,而且距今不远就在近代,侵略者来的时候,想要独善其身的很难。所以抗日战争期间很多的僧人也脱掉袈裟僧袍,换上军装,有的直接融入其他的抗战队伍,有的则是在后方支援后勤工作,也有的依然以僧人的身份,游走在四方之间刺探军情。下面我们挑选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1、慈荫法师,这是五台山的一位僧人,1

  • 中国古代修建的万里长城,对待异族的侵略,到底有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历史上的实例都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有没有价值,肯定有,但是再强大的防御工事也比不上良将强兵,最好的防御是人。其次,所谓的异族也是伪科学,无论是蒙古人,女真,还是匈奴鲜卑党项人等,相对于汉民族是非正统,但无论是哪个非汉民族都有大量融合,比如鲜卑,比如西汉的南匈奴。只能说,曾经有那么一帮不同民族的人在争地盘,但是现在都已经是自己人了

  • 北洋军阀混战,到底有多少军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8887条回答。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叫做军阀多如狗,司令满街走。所谓的司令,比牛毛都多!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现实袁世凯一家独大,但其实他也只有北洋六镇的骨干军队,远远不能征服全国。除了核心省份以外,南方和西南、西北、东北省份都是有地方军阀控制。而袁世凯内部其实也派系林立,众多嫡

  • 历史上为什么有时游牧民族要入侵中原?有藏族入侵中原的时候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其实就一个原因,草原经济模式太单一,一不足以支撑社会生活,二不足以抵御自然灾害侵袭。没有牧区生活经验的人,对草原的认识一般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或者“暮色下牛羊归栏,蒙古包炊烟袅袅”。其实,草原哪有那么田园牧歌,草原生活是及艰苦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草原上人口

  • 三国鼎立时的历史故事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慌乱中,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曹将杀来,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军事天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苍茫大地介绍一下军事奇才徐向前元帅。徐帅因自身体质和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被低估,所幸近四十年他在军史及网友们心中地位强势回升,被公认为毛主席的五虎上将,与彭德怀、林彪、粟裕、刘伯承并列。徐帅是建国后我军将领中唯一同时担任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军委第一副主席三大职务的高级将领,可见其军事才能,下面就

  • 古代皇宫的珍宝古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玉扳指钻戒金刚石翡翠香料软烟罗服装:杨妃色暗花流云纹绫衫蜜粉色镶银丝万福苏缎长裙暗朱色金罗蹙鸾华服烟霞紫吴锦长衣茜草翟衣一色樱子红对襟绡沙新衣底下月白色水纹凌波裙裾真红石青福纹的精致立领玉色印暗金竹叶纹的长衣粉蓝团绣烟霞紫芍药宫装真红金罗大袖宫装茜素红牡丹晓月宫装寒烟紫蝴蝶穿花锦绣长衣深青色缀石榴红

  • 谁应当为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出题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