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人打仗,南方人为什么总是打不过北方人,真的是北方人太强悍吗?

古人打仗,南方人为什么总是打不过北方人,真的是北方人太强悍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4/1/19 5:09:58

观点都不对,不知道这个标题想说的什么,为了让南北方对立?为了让南方瞧不起北方还是让北方瞧不起南方,都是中国人。以后这样的问题大家不用答,网特用各种问题离间祖国。

南方人打北方人,南方人征战北方一是气候不适,寒冷影响战斗力,身才相应比北方人矮瘦点。俗言: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北方人是主南方人是打上门的客,天时地理方面占不了便宜,所以有打不过的道理。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发生过贸易战争吗?其结局如何?

贸易战不是现代的产物,在中国古代,贸易战是司空见惯的,不同政权之间,经常以贸易手段来压制对手。以下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春秋时代的贸易战在春秋时代,群雄并起,各国之间猜忌提防心很强。当时在诸侯国之间,会设置一些贸易壁垒,比如说禁止粮食出口,上游国家会以截断水源的方式,导致下游国家缺水等等。在齐桓公称霸后,举行一次重要的诸侯峰会,称为“葵丘会议”,这次会议达成五款协议,其中一条是:“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无曲防就是禁止上游国家截断水源,无遏籴不阻止邻国来购买粮食,事实上就是要打破贸易壁垒。

当时各诸侯国中,以齐国的经济思想最为先进。据《管子》一书所载,齐国的军事优势,是建立在金融与贸易的领先上。

齐国濒临渤海之滨,为诸侯国中盐业最发达者,内地的卫国、宋国等诸侯国之盐都要从齐国进口,故而齐国对于盐有垄断地位。管仲采取限产政策,使各国的盐价大幅上涨,获利万余斤金。齐国政府将万余斤金储备不使之流通,造成金价上涨,由于齐国之金价高于其他诸国,致使各国的黄金涌入齐国境内,遂使黄金储备量居各国之首。各诸侯国在黄金储备量大幅下降之后,金价也大幅攀升,由于黄金是国际货币,金价的飞涨,使得齐国作为黄金储备最丰的国家,获益最大。此时齐国凭借黄金储备的优势,以高于诸国的价格收购粮食,诸国的粮食大量涌入齐国,齐国以此方式一举控制粮食这一重要的商品。

管仲以异乎寻常的金融知识,凭借货币政策,使得齐国在盐、金、粮食等重要物品上均取压倒性的优势。这种金融政策,见识之非凡,实令人叹而观止,此亦齐国得以称霸的重要原因。

第二,汉代的贸易战汉朝建立后,南方的南越政权成为汉的藩国。南越由于比较落后,每年要从汉帝国进口大量的铁器、农具以及牛、羊、马等。

汉高祖刘邦去世,吕后当权,对南越转而采取压制的措施。首先是禁止向南越国出口铁器与农具,至于牛、羊、马等牲畜,只能出口雄性的,不能出口雌性的。这个贸易禁令一出台,令南越大为恼火。南越王赵佗于是发兵越过南岭,进攻长沙。汉与南越的关系由此持续恶化。

王莽篡汉后,北方归附汉室的匈奴复叛。到了东汉初期,由于匈奴的威胁,光武帝刘秀关闭北方贸易点,将雁门、代郡、上谷等几个边关重镇的军民共计六万余人,全部迁徒到居庸关、常山关(河北唐县西北)以东。公元46年,匈奴遭遇严重的旱蝗灾害,赤地数千里,全国陷入大饥荒之中,人口与牲畜总数锐减一半以上。这是匈奴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点,正因为东汉的贸易禁令,让匈奴脆弱的经济结构无法承受天灾的威胁。

直到公元64年,北匈奴派出使者抵达洛阳,要求与东汉帝国开通边境贸易。明帝刘庄希望通过改善双边贸易,互利互惠,减少与北匈奴的军事冲突,于是答应了匈奴人的请求,重新恢复与匈奴的贸易。

第三,郑成功对西班牙、荷兰发动的贸易战贸易战在中国古代历史各个时期都存在,这里我来说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明郑成功对西班牙、荷兰殖民政权的贸易战。

在明代晚期,吕宋(马尼拉)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区之一,当时华商极多。吕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对华人采取高压虐待甚至屠杀的手段,引起郑成功的极度愤慨。大约是在1654年,郑成功出台一条极为严厉的贸易禁令。

该法令明确宣布,凡是郑氏控制下的商船,均不得载货前往马尼拉贸易,违反法令者,没收其财产甚至处以死刑。这道法令极其严厉,不仅禁止从中国沿海出发的商船驶往马尼拉,从其他地区转航也不被允许。

除了对西班牙殖民政权发布贸易禁令外,1656年的6月27日,郑成功于厦门又颁布对台湾荷兰殖民政权的贸易禁令。

从禁运令的内容来看,郑成功对台湾荷兰殖民政权实施贸易制裁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在台湾大员的中国人受到荷方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强迫中国商人低价出售商品。第二,荷兰人无视郑成功发布的对吕宋(马尼拉)的禁运令,准许几条中国商船驶往马尼拉。另据《先王实录》所记,国姓爷对台禁运是“因先年我船到彼,红夷每多留难”。

郑成功对台湾发布的贸易禁令持续了一年多。这对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乃是沉重的打击,《先王实录》记云:“由是禁绝两年,船只不通,货物涌贵,夷多病疫。”

1657年,台湾殖民当局委派公司的首席翻译、大员华人长老何斌两度前往厦门岛,与郑成功商讨恢复贸易的事宜。《先王实录》是这样记的:“台湾红夷酋长揆一遣通事何廷斌至思明藩,年愿纳贡和港通商,并陈外国宝物。”作为恢复通商的回报,荷方答应“年输饷五千两,箭十万枝,硫磺千担”。

由于当时郑成功的抗清进入关键期,故而暂时撤销对台贸易禁令。四年后,郑成功大举攻台,最终把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境。

忽必烈即位以后,蒙古国前所未有的同时出现了两位大汗,双方都称对方为叛逆,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其中,忽必烈控制中原汉地及汉地世候的军事力量,物力和财力雄厚;阿里不哥则控制漠北蒙古本部,掌握有大部分蒙古军队。

这是大卫与歌利亚式的战争,总体上看,双方各有优势,胜败的天平随时有可能倒向兄弟二人当中任何一方。

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要想取胜就只能PK双方团队的智慧和能力,任何一方只要能把握机会扬长避短,就能扩大优势从而彻底击败对方。

经济制裁的威力历来不亚于战争本身,在东线战场,忽必烈下令切断对和林的粮食供应可谓是一剑封喉,命令下达之后,往日源源不断穿梭于大漠的车队瞬间失去了踪影。自从窝阔台以和林为都城以来,“大汗和贵族们习惯上要用马车从汉地为和林运去美酒佳肴”,蒙古帝国首都的物资供应几乎完全依赖汉地丰富的资源,仅仅是每年从内地运往和林的粮食就达到二十万石以上。运输被截断以后,和林城内很快就发生了饥荒,食物价格飞涨,军队无心打仗,居民人心惶惶,就连诸王贵族也无法享受以往的奢靡生活。

和林城内逐渐蔓延的不满情绪让阿里不哥坐立不安,无奈之下,他决定南下与忽必烈决一胜负。

对于阿里不哥的南下,忽必烈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这是来自蒙古本土的精锐部队。他决定亲自率领军队迎击阿里不哥南下的军队,出发前,忽必烈任命东道诸王也相哥和纳邻合丹担任先锋。阿里不哥方面由旭烈兀的长子主木忽儿率军迎战,双方在巴昔乞地区交战,战争的结果是阿里不哥军队被击败。

阿里不哥接到前方战败的消息之后惊恐万分,慌乱之中下令处死被扣押的忽必烈选派的察合台汗国继承人阿必失哈以及其随行使者200人。阿必失哈是成吉思汗嫡系子孙,身为黄金家族成员,死刑只有由同样是家族成员的蒙哥之子阿速台执行。阿必失哈被处死的消息激怒了忽必烈,他立刻下令处死被扣押的阿里不哥大臣脱里赤。

阿里不哥在处死阿必失哈之后,接到了阿兰答儿和浑都海全军覆没的消息。至此,战争刚刚持续几个月,阿里不哥已经陷入窘境。他所盘踞的漠北一旦失去中原内地物力、财力的输给,就无可避免地陷入困乏的境地,此外,争夺燕京和关中的希望也已经全部落空。他知道难以继续立足和林,只得匆匆退到由他继承的拖雷分地吉里吉思(叶尼塞河上游南,今俄罗斯联邦唐努乌梁海地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楚汉战争是项羽战胜了刘邦,神州大地会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一个很具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是项羽战胜了刘邦,那肯定是项羽重用了范增和韩信,有了这一文一武的辅佐,项羽将把天下打造成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凭借着项羽的英雄神武,加之范增的深谋远筹,大力发挥韩信的军事神才,项羽可以大展其神手,向着世界领域广泛进军。其历史功绩会大大超越亚历山大大帝。现在的神州大地可能是更

  • 甲午战争中,所谓叶志超逃跑的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题记甲午战争中,叶志超作为抗日援朝的主帅,一直以来,被钉在“贪生怕死、无能逃跑”的耻辱柱上。甚至认为他是导致中国失败的罪魁祸首。其实,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被揭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志超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熊包,也并不是只知逃跑的无能之辈。笔者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复盘一些当时的情况,努力为爱好历史的

  • 抗日英雄的故事40字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王小二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

  • 如何评价电影《珍珠港》里的狗血三角恋?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如何评价电影《珍珠港》里的狗血三角恋?《珍珠港》是2001年上映的一部以战争与爱情为题材的美国电影,其导演为迈克尔.贝,由本.阿弗莱特、乔什.哈奈特、凯特.贝金赛尔主演。这部电影曾获74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被许多电影爱好者奉为经典之作。《珍珠港》的故事背景是二战初期的美国,雷夫(本.阿弗莱特饰)

  • 谁知道中国在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个: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

  • 四川总督的地位极高,权力非常大,为何仅仅管理一个省份?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四川面积太大,形势又很复杂,虽然四川名义上只是一个省,但实际上相当于几个省。而且别看四川总督只管四川一省,他的任务并不轻松,因为西藏的一部分事务也归其兼管。清朝入关初期,四川没有设总督。当时由于川渝两地大部分区域都掌控在张献忠和南明政府手里,清军只控制川北地区。所以当时四川只设有巡抚,抚台衙门驻

  • 二战的德军夜间战斗机有哪些?战绩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德国夜间战斗机大多数是在双发轰炸机或重型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具体的型号比较繁杂,大致上有以下这些。道尼尔Do217J/N,Do217J是在Do217E轰炸机基础上改进而来,Do217N是由Do217M轰炸机改进,其中Do217N加装了“斜乐曲”上射机炮Do217N亨克尔He219,这是为数不

  • 文学作品或是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

  • 蜀国为什么不一直向西南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看一张图,马上就明白了:上图中,红色的部分,大概就是一般三国地图上蜀汉的疆域我随手勾勒的,当然会有不少出入。阴影的部分,就是学者伊懋可绘制的大象分布图。公元前900年开始,中原差不多就没有象了。所以曹如果要称象,就要东吴送一只过来。但是西南部,当时一直都还有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川东部,要到隋朝后

  • 刘邦是怎么打败项羽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多年,垓下一战,决定了天下的格局。刘邦得天下最重要的便是用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刘邦曾在洛阳宫摆酒宴,列侯将相不要瞒我,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城略地,就把土地分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而项羽杀害有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