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60 更新时间:2024/1/23 21:57:23

一、英雄邱少云

四川省铜梁县人,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在这生死紧要关头,他为了整体,为了胜利,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1岁。他的牺牲保证了全连队潜伏任务的胜利完成。

二、薛志高

四川省简阳县人,一九三○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副班长。上甘岭战役中,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晚,他们连参加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击排。

在攻击中,班长牺牲了,他指挥全班继续冲击,他左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并夺回了一个阵地,歼敌28名。当他只剩1个手榴弹时,敌向他扑来,他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三、黄继光:用胸口堵住敌人的火炮

黄继光,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四、孤胆勇士——胡修道故事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胡修道和班长等3人坚守在597高地的一个阵地上,敌军200多人蜂拥般向他们冲来。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们沉着迎战。当敌军离阵地前沿还有三四十米时,胡修道奋力掷出几根手雷,炸倒七八十个敌人,其余敌军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

不久,班长奉命调往别处阵地。胡修道等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敌军的多次冲击。这时,成群的敌军快要爬上左侧不远的10号阵地,情况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断地与战友滕士生带着手雷前去支援,打退了敌军。在滕士生负了重伤,敌军又有约两个营的兵力上扑来时,胡修道一人坚持战斗,奋不顾身地把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最终将敌军打退,守住了阵地。

五、尹玉龙

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战友。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打死打伤美军38人,缴获枪支23支,救活82名伤员,立过4次战功,获得7枚军功章。战争结束后,他先后在重庆、成都的电力厂工作。

英雄尹玉龙还参加党小组活动,成都志愿军老战士联谊会及老年职工协作社等活动。他热爱写作,尤其是有关上甘岭题材的故事,他要让世人了解那场世界著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十大烈士都是谁有哪些事迹

抗美援朝十大烈士有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曹玉海、罗盛教、牛保才、葛英东、范万章等。

抗美援朝烈士事迹1、黄继光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2、邱少云

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于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3、毛岸英

毛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牺牲。安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4、高瑞欣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参谋,革命烈士。与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同时牺牲于朝鲜战场的一次美军轰炸。

在高瑞欣牺牲两周年之日,1952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与政治部联署给河北省安国县石佛镇高瑞欣之弟高子刚发出了“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1997年4月,高子刚把证明书转给了高瑞欣的遗腹女高彦坤永久保存。

5、赵兴

1933年9月于达县入伍,1937年12月在山西省入党,历任县大队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51年1月在朝鲜战场牺牲。入园时间为1951年5月,当时的墓地番号为17组5号。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孙占元

孙占元(1925年一1952年10月14日),汉族,河南林州市临淇镇三弓水村人(现更名为占元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他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先后5次立功。1952年10月14日,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他的家乡三弓水村改为占元村。

兴记

王兴记,男,江苏省东台市人,一九二三年五月出生,一九四二年七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九师第一七七团第二营政治教导员。

在第二次战次中,他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保证部队坚守阵地七天七夜,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立特等功,获一级模范称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为何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有关甲午战争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1895年2月11日,革职留任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刘公岛丁公府内服毒自尽,是北洋海军历史上至为悲怆的一幕。纵然是当时的外人也很难揣摩丁提督自杀时的心情,更不用说是百年后的现代人,我们只能根据相关史料进行逻辑分析,尽可能来试图理解丁汝昌。丁汝昌的自杀,可

  • 明朝战争史上有哪些力挽狂澜的神操作?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古代战争,我国各朝各代都曾创下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甚至于不战自败的各种神话,但是这些战争中哪些又是因为将领的神指挥、神操作力挽狂澜的呢?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朝京师保卫战。当时正是正统十四年间,而明朝军队的精英主力在土木堡大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所俘虏,瓦剌首领也先大将军亲自率领

  • 历史上有哪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陈立夫被蒋介石排挤出台湾并流亡美国十八年,靠养鸡卖辣酱度日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时,陈诚已经为他铺平道路。蒋介石如果想在台湾稳住局面就必须继续倚重陈诚。但是陈诚与国民党内掌握最大派系的陈立夫是水火不容,蒋介石必须做出取舍。陈立夫与哥哥陈果夫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掌握绝对控制权,这对败退台湾后想让蒋经国接

  • 生物战争与常规战争谁更具有破坏性?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相比,常规战从定义上就败了。常规战争:使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它是同核战争相对而言的。过去发生的战争都是常规战争。其次,不考虑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国,各个国家的国防都是投入巨资的。常规战争要想入侵,甚至是核弹要想侵入,都不那么容易。但对于生物战,海关虽然能截留一部分,但对太微小的生物最终会百密一疏,后

  • 有关汉楚战争的成语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楚汉之争成语典故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沐猴而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

  • 北京八王坟有什么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八王坟是北京一处比较有名的清代王爷坟墓,墓主人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八王坟自民国起便屡遭偷盗,如今真正的八王坟早已不见踪影,但地名却保留了下来。说到八王坟,就不得不提到墓主人阿济格(八王坟墓主人:英亲王阿济格)阿济格,出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与

  • 成吉思汗征战20年,仅20万铁骑一统720民族,征战后屠城是他真的生性残暴吗?你有什么看法?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人生快感?成吉思汗曾经对部下讲道: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到处追杀你的敌人,夺走他们的良驹,抢走他们的财产,看着他们的妻儿在尸体旁边哭泣,最后再占有她们。有正经人就出来大骂,成吉思汗简直是太残暴,野蛮又无情。其实,你回到当年的欧亚草原,游牧人的文明就是这样,不仅蒙古部落是这样,其他的游牧部落也是这

  • 古代四川是怎么衰落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川人从未负国”这每个字背后可不是空话,何止千万血泪。作为四川人,笔者不得不简单说几句了。衰落之前站在世界一流:唐代时,四川号称“扬一益二”,仅次于世界第一的扬州,为大唐盛世不断提供钱粮供大众消费。长安城里吃的米,穿的绸,用的纸,许多来自四川。到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躲避,更把盆地当作避难所。后来节度

  • 古代没电,太阳一下山古人就睡觉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不用问古人,如果你有35岁以上的农村朋友,他尽可以告诉你是什么情况。35年前的中国农村,大多数还没有电,夏天的晚上八九点钟天黑之后,如果当天特别炎热的话,可能院子里有些纳凉的人,这些人拿着大蒲扇都是在月光下,就是在星光下,拉拉家常聊聊农活,那个时候跑深圳淘金的热潮还没起来,不会有人聊到出去打

  • 没有夜视仪的抗战时期,夜战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抗战时期,日军占据远距离火力优势。日军装备大量火炮、步兵炮、掷弹筒,轻重机枪。而国军的火炮是奇缺的,1个师往往只有几门老旧火炮。就机枪火力来说,步兵火力支柱是重机枪,但国军重机枪数量也很少,主要以轻机枪支撑。但捷克式轻机枪只能装弹20发,火力持续性无法和重机枪相比。所以,抗战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