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抗战时期,日军占据远距离火力优势。
日军装备大量火炮、步兵炮、掷弹筒,轻重机枪。
而国军的火炮是奇缺的,1个师往往只有几门老旧火炮。
就机枪火力来说,步兵火力支柱是重机枪,但国军重机枪数量也很少,主要以轻机枪支撑。
但捷克式轻机枪只能装弹20发,火力持续性无法和重机枪相比。
所以,抗战中日军凭借火力的优势,1个联队3500人,可以轻松打退国军一个7000人左右的师。
这种情况下,想要将日军火力优势抵消,只能采用近战。
然而,日军也不是草包,大白天想要和日军近战是非常困难的,只能伏击。
那么,夜战就成为消灭日军的主要方式之一。
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国军始终使用夜战对抗日军。
为啥?
因为日军在当年也没有夜视设备,在夜晚的目视距离很短。
往往日军看到国军的时候,双方就已经是近距离,日军就无法发挥火炮和重机枪的优势了。
但是,夜战要怎么打?
有很多原则。
第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般是不能够打夜战的。
国军选择夜战,不会是月圆的夜晚,因为光线好,日军目视距离远。
但如果是月黑风高,一片漆黑的夜晚,国军一般也不会去夜战。
这主要是大家都分不清敌我,对于作战是不利的。
夜战大部分选择有些星光,但并不明亮的夜晚。
第二,国军会有各种识别方法。
张灵甫的部队突袭张古山的时候,很多人将上衣脱掉,拿着大刀、刺刀直接上。
遇到敌人就伸手一摸,发现有上衣就是一刀。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
第三,夜战中枪械是次要的,手榴弹和冷兵器更有用。
夜战中,因为不容易看到敌人,普通枪械的作用有限。
同时,枪械开火时有火光,很容易暴露目标。尤其是机枪持续射击,很容易被敌人锁定后干掉。
相反,手榴弹就好得多,是夜战利器。因为手榴弹没有火光,不会暴露投弹者。
同时,手榴弹爆炸杀伤范围广,能够杀死若隐若现的敌人。
冷兵器也是一个道理,不容易暴露自己。
很多人认为夜战很容易打?那就错了。
其实夜战中,敌我双方损失不会相差太大。
夜战中很容易出现误伤,也不利于军官指挥作战,出现一片混乱是常有的事情,战果无法预测。
只是,夜战是国军无可奈何的最后手段,不这么打又能怎么样呢?
需要说明的是,八路军也很擅长夜战,因为他们的武器装备更差。
林彪元帅在1937年回忆:夜战中敌之飞机、大炮、坦克、骑兵几全无作用,敌官兵均无夜战经验,故我军应极力利用夜战歼灭敌人。在有月光之夜可进行大规模之夜战,在有星火之夜可进行小规模之夜战,在黑夜可进行扰敌之夜战。更须将夜间作战与日间作战互相配合,日间须扩张夜战之成果。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人们的印象中,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非常擅长夜战,动不动就是发动各种夜袭。其实我军夜战是迫不得已,如果在白天能战胜日军,何必大晚上搞袭击?当时日军对炮火的依赖性非常大,而我军缺乏重武器,与其正面交锋,必然损失惨重,所以我军趁着夜晚日军炮兵无法标定射击诸元,发起袭击,可以减少损失。但是没有夜视仪的情况下,夜战该怎么打呢?
夜战虽然是晚上进行,但并不是什么都看不清。如果有月光,肉眼可以发现200米内的走动人员,再加上枪械的火焰和爆炸产生的火光,士兵在一定距离内也可以发现目标,所以夜战时更侧重于近距离突袭。为了避免误伤,士兵还可以在自己的服饰上挂上易识别物,如白色布条、红色头巾等。
在东方文化中,黑夜总是充满着恐惧,而且那时候的人们非常迷信,还忌讳鬼神。一些胆小的士兵在大山深处打游击,晚上都不敢出门,更别谈打夜战了。不过在经过长期的实战后,我军夜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日军的炮楼在夜间往往不得安宁。
日军占据火力优势,往往不屑于与中国军队打夜战,不过在与美军作战中,日军在火力上却被碾压,也玩起了夜战,这也让美军感到头痛。后来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也被我军的夜战搞得不得安身,所以战后美军致力于研究夜战装备,经过了几十年发展,美军的夜视装备已经非常发达,他们的夜战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美军大部分军事行动都是在夜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