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的战争有多残酷?是不是没有现代的战争残酷?

古代的战争有多残酷?是不是没有现代的战争残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42 更新时间:2023/12/22 22:08:36

应该说古代战争很残酷,动辄便会有造成几十万人伤亡的案例。比如在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就曾坑杀了40万赵军!而项羽也曾坑杀了章邯部下的20万秦军!不过近(现)代战争更残酷!近代战争最为残酷的例子,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名的凡尔登战役,造成了交战双方有生力量的大量伤亡,被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二战中的每场战役,几乎都是伴随着巨大的兵力伤亡进行的。尤其是在东线的苏德战场,苏德双方进行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便是有名的残酷消耗战!这场战役带来的人员和物质损失是极其重大的。二战这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浩劫,致使半个世界的国家主动或被动卷入其中,由此带来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几千万人因为这场浩劫而或死、或伤、或残!

至于现代战争是否同样残酷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①、假如只是进行常规战争,而不是使用核兵器。那么在精确制导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或许武器的精度会弥补过去狂轰滥炸的缺陷吧?由此带来的是攻击方只寻求对敌方的战略、战术目标实行瘫痪式攻击,或是对敌方的战略指挥中心取斩首行动,便可以起到摧垮敌方战斗意志,削弱敌方持续战斗能力的作用,从而使敌方被迫选择屈服例如美帝对伊拉克之战、美帝对前南斯拉夫之战,无不是采取这种尽量减少对平民造成附带杀伤的战争方式,最终获胜了胜利的。

②、假如世界上某超级大国,因为失去了理智而进行丧心病狂的核战争,那才将是世界之末日,人类之浩劫。核能做为一把双刃剑,和平利用之则将化害为利造逼于民,若是用于战争则将化利为害,造成毁人自毁之恶果!在核战争这种没有赢家,也不可能有嬴家的战争形态下,整个世界都将被拖入毁灭的深渊,几乎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战争是穷尽一切政治手段而无法达成妥协之产物,是除了和平解决争端之外的,无法避免的暴力而又残酷的终极选择!在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己经没有任何人希望再度出现类似二战时代那样凶残而又野蛮的战争了!中国古代兵家孙武说得好:上兵伐交,其次伐谋,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才应该是达成战争目的的最高境界啊!

战争都是残酷血腥的。古代战争的残酷体现在在战后,近、现代战争的残酷体现在战时。

古代战争残酷性体现在战斗结束后的屠杀行动,动不动屠城、屠杀投降者。

白起坑杀赵军,项羽五次屠城,清初大屠杀、吃人的军队等等。

近代以后,战斗中的残酷凸显出来,直接死于战斗中的人数急剧上升,各种高效杀伤敌军的兵器层出不穷。毒气、细菌、燃烧弹、机枪……

战斗结束后的屠杀相对减少。

本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最后却输了一个底朝天,有这样的古代历史战争吗?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某人接连发布两道关于八路军的命令。

第一是向日本军发布命令,让他们只能向国军投降,不准他们向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缴械。

同时向第18集团军(八路军)发布命令,原地驻防待命,勿再擅自行动为要。

蒋某人这样做是有底气的,他有430万军队,刚刚接收了投降日军100多万的装备。另外还有39个旅是全美械装备。

但他还需要靠谈判来拖延时间,因为国军的400多万大军,都尴尬的窝在西南一带。

由于谈判双方实力悬殊,谈判是不可能公平公正的。谈判刚一开始,国军代表就直接提出,共军需展现自己的诚意,让出江南8个抗日根据地。

让蒋某人没有想到的是,共军代表竟然答应了这个极端无理的要求。国民党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整个江南。

共军代表之所以同意以这个无理的要求,也有自己的考量。

江南8个根据地各自为战,周围敌人重兵环伺,容易给敌人造成各个击破的机会。

另外中共把注意力放在东北,决定派10万大军进军东北。虽说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有100万人,但能够用于野战的只有不足四十万,如果从各解放区抽调精锐赶赴东北,不但会使各解放区的兵力捉襟见肘,而且会耽误很长时间。

让出江南八个抗日根据地后,抽调出来的部队过江接手苏北解放区,苏北的部队北上防御鲁南解放区,这样层层递进,最后由山东解放区的部队渡海,以及河北各大解放区通过陆路进军东北。

由于布置得当,进入东北的共军,愣是靠自己的铁脚板,跑赢了靠飞机轮船进军东北的国军。争取到战略上的主动,也为东北野战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蒋某人占了大便宜,兵不血刃就得到了江南八个抗日根据地,四年后却丢掉了整个大陆,这个结局应该是他当初万万没想到的。

这样的历史战争当然有,最有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了。

起因

自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开始,秦国连续六年攻打韩国。并于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彻底切断了韩国上党地区与韩国之间的太行道。韩国只好准备把上党地区割给秦国以求停战。

结果上党太守冯亭颇有骨气,不肯投降。但回韩国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就打算把上党地区献给临近的赵国。

赵国这些年也没少打仗,虽然打出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在攻城略地上却没有什么收获。这时听说冯亭太守要把上党地区共十七座城池送给自己,国君欣喜若狂。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句话此时在赵国朝廷里交锋了。

以平阳君赵豹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无故而受利,可能会有祸害。

以平原君赵胜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上天给的不要,可能会有祸害(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赵孝成王有没有再去问廉颇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已经心动了,于是就答应受让上党地区。

就这样,秦国花了几年心血,苦心经营的战略结果眼看就要落到旁人之手。

不得不说秦昭襄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略家。本来打算先把韩国搞残再来搞其它国家的他,看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如果将赵国陷进上党地区这个泥潭,并且消灭赵国的主力军,秦国未来面对赵国要轻松很多。

于是,一张更大的网开始张开。

阴谋首先,秦国大量派兵进入上党地区,给赵国大兵压境的感觉。赵国不得不把主力部队也开到上党地区。

同时,积极展开与赵国的和谈,让其它国家认为秦赵两国关系会好,不需要他们出兵帮助赵国。

其次,派人带上历史上无坚不摧永远有效的致命武器金钱,贿赂赵孝成王身边的重臣。

最后,当确定赵国在外交上已经失败,内部也开始分化时,秦国挑起了战争(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七月)。

赵国上下还蒙在鼓里,以为不就是一个地区的抢夺战。只有廉颇在前线感到势头不对,秦国的士兵实在有点过多了。于是坚守营寨,不与秦国交锋,希望把秦国拖死,毕竟秦国的补给线要比赵国的长得多。

战争然而,“致命武器在手,天下一切归我”秦国的秘密武器再次生效:在一片“赵国铁军拍什么廉颇丢了赵国的脸”的责备声中,赵孝成王越来越身心膨胀,居然听信敌人的话“秦国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把廉颇换了下来,把赵括推到了前线。

而此时,秦国已经暗中把武安君白起换了王龄(改为副将)。并且秦昭襄王也开始征调全国年满15岁的男子准备上战场。他自己也亲临上党。

反观赵国,却每天都准备随时庆祝胜利。不知道灭国危险已经来临。

赵括,其实也是一名不错的将领。为了履行国君的交代,他一反廉颇的做法,帅兵出击。

但诡异的事情出现了,近在迟尺的赵国另外一支部队一直不来支援,后勤补给队伍也裹足不前。

这一切,是秦国的攻心战略作祟。长平决战一开始,秦国就派人到赵国朝野到处宣扬秦军厉害,赵括已被杀。同时再次动秘密武器,让那些可以去救援的将领因为“害怕”而裹足不前。

就这样,赵国在断粮46天时,赵括亲自冲锋陷阵被秦军射杀。(即使断粮那么久,赵军都并没有大乱阵脚,可以看得出赵括治军还是有能力的。)

结果接下去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赵国被坑杀了45万人。其中赵军40万人,平民5万了。

有人说残忍,可是不杀怎么办?秦军根本没有能力来控制这么多人。秦军举国上下能拿武器的都在这里,死伤也过大半。以其说是打赢的,还不如说是赵军自己饿输的。而且粮食也不多,要是俘虏了又不给吃的,俘虏闹起来,秦军也压不住了。

而且,最后是把俘虏骗到山沟里,用石头堵住出口,再从山上用泥掩埋的。秦军实在没有力气砍杀了。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长平之战后白起不趁势把赵国灭了。

影响经此一役,赵国军队十之七八全部阵亡。以至于在两年后的秦赵邯郸之战中虽然赢了秦国,但也无力继续与秦国抗衡。最终被灭国。

如果不是贪图一点小便宜,赵国铁骑何至于此,被一场战役重伤元气。

这就是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却输了一个底朝天的最有名的战役了。

欢迎朋友们关注我,我会认真回答你们的问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抗美援朝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素材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砥砺前行。下面介绍的是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故事,仅供参考。黄继光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

  • 动物之间会发生战争吗?它们有没有复仇意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970年,非洲坦桑尼亚贡贝国家公园里上演一幕惨烈的动物厮杀,这场厮杀起因是黑猩猩群首领死亡。在贡贝国家公园中有几个黑猩猩族群,它们互不打扰,但是在1970年的一天,卡萨克拉族群的首领“利基”死亡。首领的死亡就意味着群龙无首,一场首领争夺战在族群内部打响,其中有一只名为“汉佛莱”的雄性黑猩猩力压群雄

  • 戚继光是如何抗倭的?抗倭过程中,有何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明史上有这样一条记载:嘉靖三十四年(1555),四十余名倭寇从浙江平湖入境向杭州进逼,一路烧杀抢掠。当地驻军在围剿时死伤惨重。战后统计,被倭寇杀伤者三千余人。估计这帮倭寇也是打懵了,在一没向导二没导航的情况下,转了半个月,竟然跑到了南京城下,这下可捅了大篓子。四十多名倭寇就在大明朝腹地搞出这么大动静

  • 古时打仗一定要兵对兵,将对将吗?一个主将被杀,这仗就败了,要当兵的干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古时,两军对垒,先用弓箭射住阵角,保持距离,门旗开处,双方主将答话,以君子之心,各陈理由,言语不合,方兵戎相见,准备厮杀,先由偏将出马,双方擂鼓呐喊助威,俗语,好将不打头三阵,可见将之交锋,亦须三阵定输赢,武将捉对拚杀,胜负必有结果,胜方锐气盛,负方怒气多,接下来,主将令旗指处,大军接触混战,古时决

  • 你认为我国近代以来有哪些真正的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中国几千年历史,英雄无数,1800年以来的英雄,是数不胜数。那些为国家的尊严、为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英雄,更是数不清。但是,个人认为,真正的有代表性的,还是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自1800年来,所有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及为社会主义建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英雄!其包括有名的和无名的。

  • 蔡锷是谁,有什么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民主革命家格外的闪耀,他一生南征北战,曾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许多人都说如果他没有早逝,蒋介石很难出头。而这位功勋卓著的英雄,就是蔡锷。蔡锷,原名蔡艮寅,湖南宝庆人。蔡锷出身微寒,但他读书刻苦,天资聪颖,师从康有为、谭嗣同,还获得了梁启超的赏识。由于蔡锷成绩优越,他入选留学生,在

  • 中国古代打仗的时候,是怎样攻城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文/念田我们在众多古装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大规模的战争场景,其中最震撼最有感染力的莫过于攻城的场景了。电视剧往往将攻城渲染成极为激烈、死伤无数的艰难过程,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古人究竟是怎么攻城的呢?撞车模型攻城的一大方向是打开城门。城门是城池的正式入口,是攻城的最主要方向。城门一般为木制,闭门后又用巨大

  • 只论演义不说正史,三国有哪些著名的单挑?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之精彩,其中的单挑戏份起到了点睛之功效。两军阵前主将互相Ko,即可提振士气,试探虚实,还能查察战争、战局之端倪。仔细研究双方将领,阵前喊话、叫嚣,以及单挑过程中的精神状态、过招表现,可洞察秋毫知微见著,预测出此战的战略、战术目的及战争的发展与结果。三国演义描写的精彩单挑不胜枚举,我认为比较有

  • 地处边疆却能灭亡270年幕府江山,日本西南地区为何如此凶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868年1月3日(庆应3年12月9日),日本倒幕派军队控制了京都御所的九门,严格限制通行并将幕府的警卫队解除了武装;随后,年少的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大号令”,宣告江户幕府废止、明治新政府成立。幕府残余势力当然不甘心大权旁落,1月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于是戊辰战

  •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黑吃黑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2004年,文莱亲王杰弗里博尔基亚卷款100亿美元逃亡到美国,一对英国骗子夫妻盯上了这只“肥羊”。他们以律师的身份接近亲王并取得了他的信任。然后利用各种方法“宰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对夫妇从杰弗里的腰包里“掏”走了2300多万美元。这件事应该算是轰动世界的“黑吃黑”了。逃亡者遇到“热心人”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