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征服文明最成功的案例非蒙古帝国最为典型,还很多也蛮民族入侵一个文明通常都会被这个文明所感染而变得文明,蒙古也不例外,他也收到了宋朝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感染,但是野蛮的蒙古帝国毁灭的征服的文明数不胜数,其他也蛮民族进攻一个文明都是以城池计算,一次打几座城,多则打十几座城,而蒙古帝国一次打几个国,多则同时打十几个国,而且战无不胜,打胜了直接灭国屠城,我认为如果世界大战从头开始算,蒙古发动的才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吧……
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291年-306年)。五胡乱华,五胡是: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些民族在中原大地上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439年,最后是鲜卑拓跋部脱颖而出,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北魏就是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国家。后来北魏发生六镇起义,北魏分裂成西魏和东魏。又过了几年,两个国家分别变成了北周和北齐,后来是北周灭了北齐(西灭东)。
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国号隋,杨坚就是隋文帝,然后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和他之后唐朝,都是鲜卑的继承者。
历史上的八百诸候会孟津是什么故事?
八百诸侯会孟津说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
周武王姬发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召集了八百诸侯前往朝歌城,要征讨当时的无道昏君商纣王帝辛。奇怪的是周武王联合八百诸侯的兵力浩浩荡荡来到离朝歌城不远的孟津,结果连战鼓都没有击响,大队人马就纷纷退兵了。本是一触即发的战争,变成一场演习,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八百诸侯齐聚首周文王去世以后,周武王继位。当时的商纣王残暴无道,而周家则是以礼仪对待天下,因此深得民心,有很多诸侯国都愿意与周武王结盟,武王也很快就召集了八百诸侯的兵力。这八百诸侯听上去很多,其实并不算很强大,据说当时整个商朝有三千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虽然被称为“国”,但实际上的规模应该与现在的县差不多。规模小还不说,三千多诸侯国中只来了八百个,算起来也没有多少兵力,比起第二次伐纣要少得多,因为第二次伐纣的时候,周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也就是说三千多诸侯国至少有二千已归顺于周家。
孟津观兵的奇异现象周武王领导大军前往朝歌城的时候,乘船渡河却遇到一条白鱼跳进武王船上,武王俯身把鱼杀了,还在船上摆起桌子,用这条白鱼祭祀上天;等武王到了岸上安营扎寨,却突然有一团火球从天而降,停在武王的军营上方,然后火球变成乌鸦,呱呱呱的叫起来。周围的诸侯都非常开心,认为这是好兆头,马上就可以打败纣王了!但武王却摇摇头说:“你们不知道天命啊,伐纣还不到时候。”于是大家都收兵回去了。
一帮雄心勃勃的人,带着粮草辎重,翻山渡水来到孟津,准备打一场正义之仗!结果却连对手都没看到,就草草的收兵回朝,这就是八百诸侯会孟津的故事。
周武王的第一次伐纣计划没有成功,二年后再次召集盟军进行第二次伐纣。这一次他们成功了,而且相当成功,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朝歌城攻破,创造了历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牧野之战。
八百诸侯会孟津发生在商末,当时纣王残暴,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师孟津,准备攻打殷商,史称“孟津观兵”。
那在当时真的有八百诸侯么?
其实不然,当时有个爵位是伯,诸侯都叫做方伯,而伯通百,其实并不是八百诸侯会于孟津,而是八伯诸侯会于孟津,只是八个方伯而已。
而这八个方伯可能都是位于西部,是周的附属,分别为羌、微、造、彭、濮、庸、蜀,再加上周自身共八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