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古代历史电视剧涉及新野之战

中国古代历史电视剧涉及新野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5 更新时间:2024/1/25 5:45:01

三国演义。在新野有三次战斗第一次,徐庶刘备军师,曹操曹仁领军,李典为副将进攻新野。李典作为先锋被刘备军打败,曹仁亲自出马,摆出奇阵要和刘备军斗阵,徐庶认出是八门金锁阵,而且看出破绽,于是让赵云带兵破阵打败曹仁。曹仁退守,徐庶用计,做好埋伏等曹仁偷袭,并趁此机会攻下樊城,彻底打败曹仁。第二次,诸葛亮为刘备军师,曹操派夏侯敦领军,于禁、李典为副将进攻新野。诸葛亮为了诱敌深入,先让刘备领一支很弱的部队进攻,刚交手就撤退,又然后让赵云领一支很弱的部队,也是一交手就撤退,夏侯敦轻敌了,虽然后来于禁、李典发现刘备军意图,但来不及了,被火攻打败。第三次,刘表病死,曹操带兵南下,刘琮率领荆州投降,之后刘备才知道曹操来了。刘备军先转移百姓,然后放弃新野让曹军随便进,曹仁带兵进城后,诸葛亮又是火攻。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项工程,它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长城的城墙除主体墙身外,上面还有许多构筑设施。(1)券门:由于平时不少士兵是守在城下的,一旦有战事发生,即要登城参加战斗,所以在长城内侧每隔不远就建有一个圆拱形小门,称作券门,有石阶通到城墙顶上。(2)垛口:在墙顶外侧的迎敌方向,修筑有两米高的齿形垛口,是战斗人员了望敌情、射击敌人时掩护自己用的。具体构造时:从墙上地坪开始砌至人体胸腹部高度时,再开始砌筑垛口。垛口一般砌筑成矩形。垛口上部砌有一个小方洞即了望洞。了望洞的左右侧面砖呈内外八字形,这是为了便于了望敌人,又不易被敌箭射中。下部砌有一个小方洞,是张弓发箭的射孔。射孔底面向下倾,便于向城下射击敌人。古时射孔射程有三限:从射孔上限射出的箭,可中的人心胸以上及头部,称中头彩;中限可射中敌人腰腹部,称截腰;下限可射中敌人的腿部,称钉足。如果敌人靠近城墙,射孔就无法发挥作用,只有靠投掷石块、火球一泪的武器来组织敌人架梯攻城。垛口的宽度约一点五米至一点六米,一般能并排遮掩两个人的身体,高度约二米,垛口之间距离不大于垛口宽度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城门中轴线两侧的垛口都是构筑成对称的。(3)擂石口:擂石口的内口高宽均约50厘米左右,它的砌法比较复杂。其内口下半是砌墙时预留的方孔,上半用异形砖拼成券状转脸。其外口上沿放石盖板,盖板内侧凿出弧形缺口,外侧凸出墙面成为垛墙外币的一层拔檐。外口之下的外檐墙面上砌有圆弧形的凹槽溜道,无论石墙还是砖墙,溜道都是用异形砖拼砌的。溜道长度虽然在不同的地段内并不相等,约自85厘米到2米,但都上深下浅,过渡得极为平滑。(4)垛墙:又称雉堞,设在马道外侧,基厚48厘米到40厘米。垛墙上半部开垛口,下半部砌擂石口,与垛口相错排列,也有每两个垛口才砌一个擂石口的。垛墙的砌法都是用素灰砌内外两皮城砖墙,两皮墙都顺砌十字缝,没有丁砖拉接。墙顶和垛口上再加一层预烧的封顶砖,封顶砖扩等于垛墙顶宽,上面做成坡顶,极个别垛口用垛石口。(5)宇墙(女墙):在城墙顶的内侧,修有一道与垛口并行的矮墙,高约一米,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它起着栏杆的作用。构筑时,一般是从一层与墙体同宽的压面条石开始的,压面条石之上开始砌筑女儿墙。女儿墙的宽度一般比压面条石略窄,用实体墙砌筑法,砌六层或八层条砖,顶面砌筑一层脊砖,脊砖是专门烧制的,也有的是在施工时用泥刀砍制而成的。(6)单边墙:所谓单边墙是当地群众的叫法,它与普通城墙的区别就在于它仅是一堵薄墙。单边墙砌在山势极险、山脊高耸而薄、并且边墙外侧也没有人马通过的地段。在北京附近的司马台长城就有一段著名的单边。单边墙是限于形势迫不得已才采取的建筑类型,大都采用表面未经加工的粗大毛石砌筑,以素灰做粘接材料。因为地形多变,单边墙的高度也不统一,大约在2到3.5米之间。(7)障墙:障墙一词是近年来在研究长城的著作中出现的约定俗成的叫法,指的是天梯式马道上沿大阶台边缘建造的与垛墙垂直相撞的包墙。其形制、高度与作法都与宇墙相似。它居高临下,朝向低谷方向,是为了防卫已进入边墙内侧敌人进攻而设置的。最明显的如慕田峪长城,其边段城墙上,垛墙已全部残毁,但在它的内外墙面上都有擂石口的溜道,可见是两面皆设垛口的。(8)挡马墙(拒马沟):长城城墙外面敌方向在冷兵器的射程范围内修建的矮墙或沟堑。阻止敌兵快速靠近城墙的辅助防御工事,其实并不是完全为防御敌骑兵而进行的设计。(9)城墙顶面:顶面一般宽约五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行。为了防滑,路面多用三至四层方砖铺砌而成,铺砖方法采用十字缝的形式,用石灰勾缝砌筑,嵌缝平整。这样做客观上还防止了破环地面的野草滋生。有的地段,由于地形陡峭,长城城墙只能依山势修筑城倾斜的,这时城墙的顶面也就用条石或青砖砌成阶梯形的地面,叫做梯道,否则人员难以行走。有的梯道顺山脊从山脚一直砌到山顶。(10)马道:在城楼旁边,靠内檐墙一般都有一条倾斜的,从地面通向城墙顶面的通道,它是人、马上下城墙的通路,叫做马道。马道宽约五至六米,道的内侧一面砌筑有一米上下的宇墙,起栏杆作用。由于马道一般都是三十度上下的倾斜面,为了防滑,道面全将青砖侧面朝上,砌筑成十字形的嵌缝。有的城墙较高,马道还修城二次阶形,在地面马道的入口处,还建有门楼。像嘉峪关东西两城楼的北侧,均筑有宽敞的马道。(11)排水沟及吐水嘴:为了能及时排泄积于城墙顶地面上的积水,每隔一段距离,就筑有一道排水沟,雨水通过排水沟及内檐墙上的吐水嘴排于城墙基础之外。吐水嘴一般均伸出墙面一米左右,很好地保护了墙基不被雨水长久侵蚀冲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女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出名的女将,介绍几位国民政府授予的女将,包括3位中将,4位少将。▲宋美龄(1897年2003年),海南文昌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1936年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为组建空军,她向外国采购飞机、聘请外

  • 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每遇大战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说林彪的几个战例:第一,湘江会战。湘江会战非常惨烈,湘军几个师连续猛攻,杀到红军眼皮底下。当时林彪是红一军团军团长,他的指挥部在最前线。此时湘军已经四面击破红军防线,一股湘军大约100多人,甚至摸到了红一军团司令部几十米的地方。当时湘军连长下令上刺刀冲锋,务必活捉林彪。而此时林

  • 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和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经典,不一定要规模大,影响光,而是战役的过程精彩。以下就是我的看法,也许是一家之词,如果大家有意见,还请多多海涵。第十位:韩信背水一战破陈余,经典吧,以少胜多。打破军事常理的经典战役。三万新兵破二十万(实际大概十万左右吧,不过也够可以了)第九位:陈和尚破蒙古大昌原之战,此役完颜陈和尚以400骑打

  • 历史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主将zhidao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德赵军,比南京大屠杀还惨;巨鹿之战:主将项羽,以少胜多德经典战例,一战把秦国打垮了;漠北决战:主将卫青、霍去病,这一战基本上解决了匈奴边患;昆阳之战:主谋刘秀,一万绿林军打败了王莽四十三万,一战把王莽新朝打垮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不回作解释了;淝水之战:主

  • 刘邦,项羽争霸的成语故事或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成语故事叫做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推翻秦朝后,刘邦(汉王)和项羽(西楚霸王)长达四年的争夺帝王之位的战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而刘邦任用贤人,借有利的地理条件,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建立西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争霸的成语故事有破釜沉舟,乌江自刎,霸王别姬,四面楚歌

  • 山西临汾有什么历史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临汾的女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临汾古称尧都,平阳。相信你看到这两个名字就能想到上古时代的尧帝和他嫁给舜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当然也能想到平阳公主府走出的两位战神卫青和霍去病。没错,临汾就是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到了近代,山西虽然深处内地山区,但出的名人真不少,忻州的阎锡山薄一波,运城的

  • ?我国古代被称为“双壁”的两篇文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是《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双璧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与弟恭之并有时誉,洛阳令贾桢见其兄弟,叹曰:‘仆以年老,更双璧。’”清珠泉居士《雪鸿小记陈银儿》:“陈银儿……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绿筠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雨天:三国时期魏蜀在樊城大

  • 世界古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7世纪中叶以前的世界历史称古代史,这期间年著名战争有:美吉多之战(公元前1469年发生在巴勒斯坦),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前449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亚历山大东侵(公元前334前324年),高卢战争(公元前58前51年),罗马内战(公元前49一前31年),拜占廷一波

  • 日本战国真是村长斗殴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确实有的战斗是村庄斗殴,但也有大规模的战役。很多人认为日本很小,是小日本,萨沙一直也都这么认为。去了日本以后,你会发现日本并不小,至少不比欧洲那些所谓的大国要小。大家注意,日本领土面积是38万平方公里,同中国比当然不大。然而,德国不过35万平方公里,英国24万平方公里,法国最大也

  • 戚继光的主要事迹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他被称为抗倭英雄。抗倭结束,戚继光的故事还没结束,他被派去驻守明朝的北边,他到蓟州后,先做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