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内战最艰苦,应该是指巴沙尔政权最有可能倒台,岌岌可危的时候。
从虎贲的角度来看,2012、2013年,阿萨德政权孤立无援并且四处点火,可以说是最艰苦的时候。在2012、2013年,叙利亚自由军几乎呈现出一种燎原之势,南北夹击叙利亚政府军。各地的反对派民兵、游击队甚至可以说是土匪也是应声而起,十余万的政府军除了坚守城池之外,还需要赶到各地灭火,着实疲于应付。
另外这一时期,反对派对叙利亚安全总部大楼发动袭击,国家安全团队几乎全军覆没。政府高层频频叛逃,其中就包括驻外大使、军队高层、政府总理和部长。大马士革部分地区也已经被反对派占领,距当时传闻,巴沙尔一度打算退回深山打游击。如果不是伊朗支持和美国的犹豫,以及反对派各自为战,恐怕阿萨德政权早已经成为了历史书上的一页。
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叙利亚却涌现出了一批国家英雄。“巴萨尔之剑”哈桑将军、“德鲁兹野兽”伊萨姆将军、“最后的堡垒”马希尔-阿萨德将军,正是他们在阿勒颇、大马士革、代尔祖尔的坚守和拼杀,为巴沙尔寻找翻盘的机会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忠诚于巴沙尔,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无论是老阿萨德还是巴沙尔,他们注重军队培养和素质,特别是着重培养阿拉维人。作为维权体制的支柱,军队高中层大多都是由阿拉维什叶派复兴党人担任。
2.老阿萨德一度曾经血腥镇压逊尼派,但是对于军队的待遇并不算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信仰服从命令的士兵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军队,毕竟叛徒是一生的耻辱。
3.巴沙尔是阿拉维人的利益代言人,一旦巴沙尔倒台,阿拉维人的福利也就随之消失。因此他们不是在为巴沙尔作战,也是为了自己再作战。
4.虽然政府军在12、13年疲于奔命,相当一部分领土被反对派占领。但是阿萨德训练有素的军队仍然在战场具有优势,叙利亚军队的确一度疲于奔命,但是硬碰硬的话,阿萨德军队仍然占据优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自己强大,为什么要背个叛徒的骂名投敌呢?
叙利亚内战爆发准确的时间是2011年3月15日。当初叙政府军有30万人,主要将领均是什叶派族的阿拉维派。他们是巴沙尔政权的坚强后盾和支持者。
叙利亚战前总人口2240万人,阿拉维派只有246.4多万人,占比仅11%。可就是他们的牺牲精神有了今天的叙利亚。
叙内战爆发最艰苦的时候是2015年9月。叙政府控制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10%不到。反政府武装“拉赫曼旅”逼近总统府最近距离300米。巴沙尔卫队和伊朗革命卫队誓死抵抗,才没有结束巴沙尔政权。
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以逊尼派族为主,最早成立的“伊斯兰军”是政府军的反叛军官组建的,有20多分支组成。各帮人马拉山头,纷纷投靠域外国家,借助外力以推翻巴沙尔政权为目的。阿拉维派团结一心,叙政府军和支持者民兵组织死亡近20万人,80%是阿拉维族。如果不做出这样巨大的牺牲,阿拉维派将在叙利亚没有立足之地。叙利亚内战本来就是外部刺激,内部宗教矛盾引发。对阿拉维派来说只有殊死一搏,别无他法。叙政府军现在有13万人,阿拉维派仍然占大多数,男人战死,女人上。目前,政府军实控地盘55%近10万平方公里。西北伊德利卜和阿夫林在最坚定的反政府武装手里,库族控制地区有与政府和谈的概率。这与阿拉维派族顽强精神,牺牲精神息息相关。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不团结在巴沙尔周围,勇敢作战就没有他们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