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影响时代进展的,就是导控舆论吧?郭同学应该多制造些娱乐新闻,让谣言四起,唾沫星子淹没联盟
赤壁之战中,如果郭嘉活着,能够出什么奇谋战胜吴蜀联盟,我们不得而知。毕竟郭嘉看人,是一看一个准,能够非常精准的看到别人的弱点,然后提出对应的奇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果。
曹操就是听从郭嘉的一个个奇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统一了北方,成为天下最大的割据势力,离统一天下只有一步之遥。最后因水土不服,英年早逝。也有可能是郭嘉生活不检点,早就把身体玩垮了。在恶劣气候中急行军,一折腾,身体扛不住,就病死了。
赤壁之战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拿下了荆州,已经处于绝对的优势。只要曹操稍微冷静一下,以他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周瑜一针见血的指出曹军的几大弱点,曹操后方不稳,有马超,韩遂在关中捣乱。曹军善骑兵,不善水战,以自己的劣势对抗吴军的优势,自找苦吃。赤壁之战又在寒冬,曹操军马缺乏草料,同时北方士兵来到南方,水土不服,容易生病。
这些弱点,曹操未必看不到,只是感觉自己太过强大,又急于一统天下,全都视而不见。最后果然瘟疫横行,战船又被东吴一把火烧了,狼狈的逃回北方。
曹操要战胜吴蜀联盟,那就只能慢点来。曹操灭袁氏兄弟时,不也是听郭嘉的建议以退为进,先退兵,让他们狗咬狗,再找机会各个突破。
曹操追杀刘备途中,掉头跑去拿下了江陵,给了刘备喘息之机,使他有了联吴抗曹的机会。曹操也是贪心,想一口同时吃掉两个,忽视了孙刘联盟。
如果曹操不贪心,可以联吴灭刘,专门去对付刘备。
以皇帝的名义,封孙权为吴王,命孙权灭刘备。然后派一大将防守荆州,训练水军。自己先去把西凉,汉中,益州搞定,把自己的内部反对者也干掉,最后再选个好天气收拾孙权。
孙权听命是最好,可以轻而易举的灭掉刘备。即使孙权识破阴谋,仍然孙刘联盟。曹操不去发动赤壁之战,只采取守势,守住荆州就行。孙权总不至于主动打过来吧。逼得孙权没有退路了,他不得不打。不招惹他,他哪还有勇气主动出击。孙权没这个实力,而且师出无名,与造反无异。反而让曹操师出有名。
守好自己的地盘,把孙权和刘备留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时间一久,孙刘联盟迟早生变,双方咬起来。曹操在旁边看热闹就行。时机成熟,哪天高兴,把他们全收拾掉。
历史上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到底在干什么呢?
火烧赤壁时,我估计诸葛亮在做以下几件事。
一,他知道周瑜未来必是自己的主要对手,他正在思谋想计,至周瑜于死池。二,他知道关羽一定会在华客道私放曹操,自己又不敢真的按军令法斩关羽,正在想办法为自己找台阶下,而又不会使二爷丢了面子。三,火烧赤壁时,诸葛亮不过是个小小参谋,他最有可能在和一班参谋们弹冠相庆,觥筹交错。
当然,作为刘备的首席军师,我们应该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在为三分天下而筹划。
狭义的赤壁之战指的是乌林战役,也即是传统说的火烧赤壁,时间比较短,而广义的赤壁之战则从公元208年7月开始到当年12月结束,前后历经大约6个月的时间。
那么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面,作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诸葛亮,他在忙些什么呢?借东风是他干的吗?火烧赤壁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些历史事实,从而还原历史事实。
赤壁之战期间,诸葛亮在忙些什么?广义的赤壁之战发生是从公元208年7月开始,到12月基本结束,在这期间,作为刘备的主要助手,,诸葛亮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曹操南下的时候,政务必然非常繁忙,那么他到底在忙些什么?
首先,前期跟随刘备向南逃亡。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领大军秘密南下,抄近路快速推进,直达宛城和叶县之间。同年8月,荆州刘表病死,荆州实权人物蔡瑁、张允等人拥立刘表的幼子刘琮就任荆州牧,成为荆州新的主人。
9月,曹操大军的前锋抵达新野,而此时荆州的新主人刘琮在世家大族蒯氏,蔡氏以及名士的拥戴下已经投降曹操。刘琮等人的行为让刘备一无所知,直到他们派宋忠过来通知的时候,刘备才恍然大悟。
正在这时,诸葛亮劝刘备趁刘琮没有防备,带兵袭击襄阳,一举夺取荆州。刘备碍于情面不好下手,于是和诸葛亮率领大军,带着辎重以及百姓向南逃避曹操的锋芒。
刘备带领的大军在长坂坡被曹操的五千精骑追上,慌忙之下,刘备丢下妻子和儿女,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骑马仓皇而逃,曹操俘获了刘备大量的人马辎重。
曹操击败刘备之后,顺利地占领荆州重镇江陵,而刘备不得不逃往夏口等待时机。
此时,诸葛亮一直跟随刘备逃亡。
其次,游说孙权结盟联合对抗曹操。
曹操占领江陵后不久率兵沿江而下,打算一举荡平刘备军。诸葛亮眼见形势危急,一旦兵临夏口,刘备将无容身之地,于是向刘备建议,立即动身去见孙权,商讨两军结成联盟的事情。
诸葛亮连夜赶到柴桑见到了孙权,并且劝说孙权和刘备结盟共同应对强敌曹操。在诸葛亮的劝说之下,孙权以及部属们同意和刘备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最后,夺取南部四郡。
完成使命后的诸葛亮回到刘备处,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联合作战。这年11月,沿江而下的曹操大军在赤壁突然遭遇孙权和刘备联军的火攻,曹军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雪上加霜的是曹军又恰逢爆发瘟疫,极大的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了避免更大的失败,曹操只得率军向北撤。
同年十二月,刘备趁曹操向北撤的时机,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乘机夺取了荆南四郡。随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因此可见,自始至终,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了和孙权结成联盟以及参与战事,最后夺取南部四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诸葛亮的协助和谋划之下,刘备才得以将势力最大化,并从这场赤壁之战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从而为后来鼎力三国打下了基础。
借东风是诸葛亮干的吗?说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确实有神话他的嫌疑,因为此时的诸葛亮并不在周瑜军中,而是和刘备呆在一起,因此并不存在借东风的事情。那么这个东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当时的主帅周瑜居住在长江沿岸,对于这里的水文条件和天气非常熟悉,正是周瑜巧妙的利用了这里的特殊天气气候,恰到好处运用了火攻,从而破坏了曹操的船队。
因此,东风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而是被当时的主帅周瑜巧妙地运用到这场战役中,从而击败了曹操。
火烧赤壁和诸葛亮有关系吗?火烧赤壁其实和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关系,虽说刘备和孙权已经联盟,但是当时的主帅是周瑜,并不是刘备。在战役上,刘备只是配合周瑜作战,具体指挥则是以周瑜为主。
在涉及到战役计划,则是周瑜安排和操作,比如火烧赤壁的计策也是周瑜麾下的大将黄盖提出和运用。
当时曹操的士卒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坐船,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把所有的战船链接起来,人和马在上面走动或者跑起来就非常方便。
在前线作战的黄盖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向周瑜献计,认为曹操将战船链接的行为,可以通过火攻的方式。
为了取得战役的突然性和爆发性,黄盖向曹操诈降并取得曹操的信任。
在诈降的那一天,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在靠近曹军的时候,黄盖命令点燃柴草,冲向曹营。
恰在这个时候,刮起了东南风,风助火势,吹向曹操的战船,并且蔓延到岸边的营寨,从而烧死了大量的曹军,火势逼迫许多曹军跳入水中,导致许多人马被淹死。
因此,火烧赤壁和诸葛亮的关系不大。
总而言之,在赤壁之战期间,诸葛亮具体参与的战役其实很少,他更多地参与和孙权之间的联盟关系,以及保障刘备军的后勤和内政之中,具体的军事指挥以及参与则是周瑜和刘备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