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的万历三大征,具体是哪三次战争?结局如何?有什么影响?

明朝的万历三大征,具体是哪三次战争?结局如何?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4/1/17 13:31:59

明神宗朱翊钧,大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10岁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大明疆土,维护了大明王朝在当时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地位。

第一征朝鲜之役(抗日援朝)“朝鲜”这一国号就是明太祖赐予的,对于朝鲜,大明王朝是视如己出的。朝鲜有难,必当助之。当然这也是维护大哥的权威。

公元1592年,日本人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进攻朝鲜。当时朝鲜国王李沉湎酒色、懒于政治,军队涣散,无力抵抗。日军进如履平地,由是朝鲜八道沦陷七道。危急时刻,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开始因为轻敌,未派重兵,结果败了几丈。明神宗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后又调蓟辽、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兵及福建、吴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汉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军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东路麻贵、西路刘、水路陈,分道向釜山挺进,陈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追击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明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战败。

第二征宁夏之役(消灭叛军)宁夏是明代边陲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主要是防御蒙古族人。叛乱的拜本是蒙古鞑靼人,明嘉靖年间投了明军。

万历十九年,洮河遇袭,请求朝廷支援,拜率所部三千人支援,解决了侵犯之后,拜就有些骄傲了,看着跟着自己的部队受到明朝廷的管辖,心生不满。于是联合儿子承恩、义子云等发动叛乱,杀死了党馨及副使石继芳。占据宁夏镇,并且出兵占领了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等地。然后又拉拢蒙古首领著力兔等加入,势力越来越强大。明神宗派出副总兵李剿灭叛军,但叛军有蒙古部落支持,明军战况堪忧,朝廷加派麻贵增援。后又调李如松、梅国桢率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至七月,各路援军在代学曾为总督的叶梦熊的统帅下,将宁夏城团团包围,并决水灌城。叛军失去外援,城内弹尽粮绝,同时内部发生火并。九月十六日李如松攻破大城后又围拜家,拜阖门自尽,承恩等被擒,至此,拜之乱全部平息。

第三征播州之役(威震一方)播州位于四川、贵州、湖北之间。自唐朝以来一直都是杨端的后人世代统治此地,并且归顺朝廷。明初,这一代掌权人是杨铿,神宗任命杨端为播州宣慰司使。

杨家在此地区,骄横跋扈,作恶多端,万历十七年公开叛乱。朝廷开始并没有重视,对杨家的叛乱未采取有力对策。因此杨家一面向明朝佯称出人出钱以抵罪赎罪,一面又率兵攻入四川、贵州、湖广的数十个屯堡与城镇,搜戮居民,奸淫掳掠。

万历二十七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令都司杨国柱率三千人围剿杨家叛军,惨败。

万历二十八年,二月,在总督李化龙指挥下,明军分兵八路进发,每路约三万人。刘进兵綦江,连破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天险。三月底,刘攻占娄山关,四月,杨应龙率诸苗决死战,又败。六月,刘又破大城。杨家大势已去,明军入城。

三大战役,虽然打的辛苦,但是战果丰盛,明朝实力威震四方。这其中多亏了万历初年的励精图治,及首辅张居正的奋力改革。使得当时朝廷财力雄厚,能够打得起,为大明王朝的发展赢得了一段较为稳定的时机。也使得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得到稳固,中华民族的版图的到稳固。

浩瀚历史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我们回顾的。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我们一起来探讨历史的一个个瞬间!

万历皇帝又称明神宗,是明朝后期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执政前期和中期的时候出现万历中兴这样的景象。

在1592-1600年的时候,他发动三次大规模军事征讨,被称作万历三大征。按照时间顺序的话,这三场战役分别为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战役,平定拜叛乱的宁夏之战役,和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播州战役。

至于胜负如何,带来什么影响,具体的咱们往下详细叙述。首先是打日本的朝鲜战役。

大明抵抗丰臣秀吉对朝鲜的入侵。拓展地说一下,中世纪的日本也是有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的,其中战国三杰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其中丰臣秀吉原是织田信长的家臣,在织田信长死后,他“窃取”一般地接了他的班,也接管了日本,他这个人野心勃勃,一个日本并不能满足他,他也想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吞并朝鲜,进而征服中国(这可能就是近代日本田中大陆政策的鼻祖。

所以说在1592年的时候,正好也赶上朝鲜国国君李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昏庸无能,军队不堪一击。

李逃奔平壤、后又逃到义州(今新义州东北)。结果可想而知,朝鲜本身就兵微将寡,再加上主帅还不行,最后整个朝鲜都被日本吞并,国王没办法了请求自己的宗主国大明王朝的帮助。

万历对此表示,你小日本啥家庭啊就敢打我朝鲜小老弟?家里有矿?

于是明廷得败讯后,就让宋应昌担任经略、李如松出任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这个时候日军选择撤军并与大明谈判,不过由于日本提出无理的要求而大明和朝鲜根本就不能同意,导致谈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陈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追击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

同年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明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战败。当然此次战役邓子龙等将领也壮烈牺牲,丰臣秀吉死后,蛰伏在日本多年的老油条德川家康,一举收下丰臣秀吉残部,结束了战国时代,开了日本江户时代。此次战役,明军凭着人数和科技碾压当时还没有强起来的日本,对抗日本的入侵获得了完胜,自此大明王朝维护了东亚的秩序,增强了自身在东亚乃至世界的影响。

平定叛乱的宁夏战役

拜这名字听起来就不是汉族人,他本来是蒙古部落的鞑靼人,明嘉靖年间因蔚得罪酋长,他的父兄被杀,无奈下他投了明军。

朝廷封他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门管理宁夏,他多招纳各种亡命之徒,蓄养死士。

万历十九年,洮河有敌军来犯,战事告急,他率领三千多人前来协助朝廷击退敌军,凭着这一功劳拜就飘了起来,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手里就有几千人,感觉自己在宁夏,天高皇帝远,朝廷好像管不了他的样子,他就决定发动叛乱了。

“于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纠合其子承恩、义子云及土文秀等,嗾使军锋刘东叛乱,杀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纵火焚公署,收符印,发帑释囚。”张惟忠最后被逼得没办法,打不过叛军我也不能投降,要不这不是我大明官员的风格,然后就自杀了。

万历皇帝对此表示不能忍,谁忍谁孙子好吧。于是万历皇帝派出了副总兵李去剿灭叛军,然而叛军的后台是蒙古部落,毕竟人家有蒙古族的血统,明军感觉派的人有点少了,战况堪忧不容乐观,于是有加派麻贵增援。

后面还怕兵将不够,又调李如松、梅国桢率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总之就是,整死你就完事儿了。

大明还是有点东西的,最后把叛军的老巢宁夏城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弹尽粮绝,最后明军更狠的操作就是直接拿决堤的黄河水淹宁夏城,搞得跟关羽水淹七军似的,最后李如松攻破大城后又围拜家,拜阖门自尽,承恩等被擒,至此,拜之乱全部平息。

如果说平息日本入侵朝鲜,是为了自己国家在东亚和世界的影响力而战,这一战可以说是为了汉人的统治,为了民族统一而战了,经此一战,少数民族不敢再肆无忌惮,最少他们再发动叛乱的时候都是三思而后行了,毕竟都清楚,代价是很惨痛的,就连后面清朝的女真族,对战明朝袁崇焕的时候,不也是死了和努尔哈赤吗?

最后说一下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播州战役播州位于现在的四川、贵州、湖北间,山川险要,幅员千里,同样也是一个容易有天高皇帝远这样一个错觉的地方。

从唐末起,从杨端开始就经营着播州,此后杨氏就一直经营此地,直到明朝初年,这一代领主是杨铿(不是隋文帝),神宗任命他为播州宣慰司使。

然而杨氏也并没有珍惜朝廷的安抚,天天想着搞事情。杨氏历代统治播州,他的势力可以说是盘根错节,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到了杨应龙这,他认为四川官军弱不经战,非常轻视,久欲占据整个四川,独霸一方。

于是1599年他就在播州发动了叛乱,在此期间,杨家在他们的属地上奸淫掳掠,烧杀抢夺,无恶不作。

之所以他认为川官军弱不禁风,是因为大明王朝当时打之前说的那两场战役,根本就没空搭理他,杨应龙不但不识抬举还得寸进尺,连本加利。

万历皇帝对此表示,门外的垃圾都扫干净了,也是时候清清屋里的毒瘤了。万历二十七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令都司杨国柱,率领三千人围剿杨家叛军,不料惨遭团灭。

不过大明并没有气馁,于第二年,也就是二十八年,征兵大集,二月,在总督李化龙指挥下,明军分兵八路进发,每路大约三万人。利用日常的人海战术,碾压叛军。刘进兵綦江,连破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天险。

三月底,刘攻占娄山关,四月,杨应龙率诸苗决死战,又败。六月,刘又破大城。杨应龙知道大势已去,与二妾自缢,他的儿子朝栋等被执,明军入城,从此播州叛乱平息。

这场战役,一波三折,不过最终换来了胜利,保卫了大明王朝皇权的统治,虽然说那个时候离明朝灭亡就剩下几十年的时间,不过还是从最大的程度上大大争取了明王朝苟延残喘的时间。

这三场战役都是以胜利告终,虽然说积极意义深远,不过消极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首先是劳动力的丧失和财政的吃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长远角度上看,打仗就是打钱,这几场战役下来,明朝好几年的财政收入一下子就被花掉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财政艰难导致了下面民生的困难,这也更加激化了地主阶级于农民阶级的矛盾,再加上发生了天灾。

所以后面爆发了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万历皇帝指挥这几场大战也算是伤了不少脑筋,出于对自己的“弥补”吧,他执政前中期虽然励精图治。

不够在他后期年老的时候,荒废朝政,声色犬马放纵自己,还天天修仙,最后因为吃含有水银的仙丹脑子越吃越混,朝廷最终也被他害惨了,以至于后期奸臣当道,大明内忧外患,在万历皇帝死后,不到二十年,李自成率兵进京,崇祯上吊自杀,大明从此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战争为什么都是几十万人的大兵团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动辄就几十上百万多少会有夸大的成分,比如说赤壁之战曹操的劝降书写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显然这个数据是不足为信的,只能说曹操的牛皮吹的好。如果查阅资料不难发现,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就数战国时期的战争兵马众多。除却部分记载夸张外,太史公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原因大致如下1.战国时期

  • 历史上赤壁之战中刘备到底做了什么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周瑜挡住了长江而来的曹操,刘备挡住了从汉水而来的张辽等七军。当时,刘备听从鲁肃的建议,一面与孙权联盟,一面南渡长江,将军队驻扎在了长江以南的樊口(即樊水入江之口,今武汉洪山区东、鄂州市西),但关羽、刘琦的主力水军仍驻扎在长江以北,在汉水与夏口间的却月城内驻扎。夏口固然是多条水流的汇集处,控扼东西,十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一败涂地,是公瑾孔明太强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你的问题!马云常说:“成功的人总是找自己的问题,而失败者总是找别人的问题。”对于赤壁之战的失败,从《三国志》、《资治通卷》等正史史料的记载上看,如果曹操扪心自问,其实和诸葛亮基本没关系,周瑜的作用虽然较大,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曹操自己太过自信,没有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敌人的优势。古代战争讲究天时、

  • 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南征也就是对南中地区蛮族叛乱进行平乱战争,广为流传的“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源于这场战争。此战发生在公元225年,这场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涉及范围还是很广,将四川与云南都包含在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稳定了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心态,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南征背景公元223年四月,刘备

  • 朝鲜战争的战败对美国有多大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朝鲜战争,二战之后最为重要的一场战争。这次的战争,对朝鲜和韩国的国土面积没什么大的影响,但对于参战的中国,以及美国,意义非常深远。可以说,现在的世界格局,和朝鲜战争有着重要的联系。那么,此战对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分别体现在哪里呢?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影响1、不败神话终结。从美国建国到二战后的一百多年间,对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胳膊拧过大腿的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那必须要说下布尔战争了。布尔战争,一般指发生于1899年10月11日1902年5月31日,英国与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之间的战争,又称为南非战争。战争一方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是当时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强国,布尔人只是移民到南部非洲的荷兰人后裔,战争双方看起来实力相差悬殊,但战争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 赤壁之战时主要人物都多大年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军23万,诈称80万。孙刘联军约5万人,双方兵力近五比一,曹军占绝对优势,最后,因一场大火灭飞烟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力的基础。战争胜败除了天时地利因素之外,还和双方统帅军事才能,指挥经验及年龄有关。古代传播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靠个人生活阅历,天赋日积月累才能

  • 陕北汉子中的三边县是指哪里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三边:现在指的是陕北的定边、安边、靖边。三县合成三边。历史中是存在这三个县的。在陕北,有文出两川,武出三边之说。两川就是指我们延川和宜川了,两川自古出文人,属于延安市。三边地区原来都算是陕北的“边疆”了,古代时候战乱比较多,所以出了很多武将。现在只有定边和靖边这两个县了,都属于榆林市。安边县后撤县改

  • 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的经典战役出自谁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围魏救赵”自然是出自孙膑之手,事实上庞涓前前后后中招了两回!自从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魏国的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成了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不断的开疆拓土,和赵国的矛盾日益增加,双方为争夺卫国的土地战争连年不断。到了公元前354年,魏国终于忍不住派遣大将庞涓率

  • 世界上有哪些没经历过战争的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世界上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国家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一些弹丸小国。主要是大洋洲的岛国。这些岛国很多与世隔绝,距离大国很远,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这些我们不谈,就看看大国中有没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来看来去,恐怕只有格陵兰了。格陵兰于2008年11月25日举行自治公投,成为自治国家。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