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战争为什么都是几十万人的大兵团战争?

古代战争为什么都是几十万人的大兵团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51 更新时间:2024/1/23 11:09:47

动辄就几十上百万多少会有夸大的成分,比如说赤壁之战曹操的劝降书写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显然这个数据是不足为信的,只能说曹操的牛皮吹的好。

如果查阅资料不难发现,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就数战国时期的战争兵马众多。除却部分记载夸张外,太史公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原因大致如下

1.战国时期实行全民皆兵制,据统当时全国人口达三千万,若按比例减掉女性、老弱病残,像秦、赵等强国征兵三四十万绝非难事,小国凑够十万也有可能。

2.战国时期长期驻军前线的多为贵族公子,依照当时的制度,贵族当兵仆人跟从,这样军队中又能增加很多壮丁。

3.史书所记载的人数并非仅指冲锋陷阵的兵士,还有为战争服务的劳役、农夫灯后勤人员。

4.若战争惨烈,对人员要求较高,各国会酌情在农民阶级征兵。甚至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参与战争。《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历史越往后发展,战争人数越少,与兵制的改变有很大关系。至隋唐时期实行兵户制,打仗的多数职业军人,他们不从事农业劳作,由朝廷供给,军队的巨额开支使得朝廷不可能养过多的兵马,所以战争的人数不比战国的庞大数量。

当然不能排除史书夸张的成分,有往多的说的,也有使劲往少了记载的。比如温泉关战役,即使温泉关地势再有利,斯巴达三百勇士也不可能抵抗庞大的波斯军团。奴隶制的希腊王国,每个参军的士兵至少有七八个奴隶随从,因此参与战争的不下两千人。欧洲历史却只记载成几百猛男坚守温泉关三日,显然也是通过夸张来表达战争的伟大之处吧。

小生不才,片面之词,如有纰漏,烦请指正。

点赞、关注是美德。

中国古代参与人数最多的战争是哪一场?

【中国古代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牧野之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战争和战役不是一个概念,战争是国家、政权、民族、集团、组织等之间相互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战役是战争的局部,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最大的战争是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战役是牧野之战。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

广义的“秦统一六国战争”,时间长达100多年,开始于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改“公”为“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秦惠文王任用张仪,连横破纵对抗东方六国,秦惠文王七年,公子攻魏,斩首八万,这一战可以认为是统一六国战争的首战。狭义的“秦统一六国战争”,开始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扫灭六国,史称“秦王扫六合”。

从秦惠文王起至秦始皇,历经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庄襄王、秦始皇,共五代秦王君主,历时100多年,有史料记载的大小战役,共计近百次,敌对双方累计动用兵力超过2000万人次,秦国累计斩杀敌军近200万,秦国自身累计伤亡也超过百万人。著名的战役有伊阙之战、郢都之战、长平之战,灭六国之战。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古代,既1840年以前,敌对双方参战兵力最多的战役,敌对双方出动的总兵力140万之多,殷商末年全中国的总人口才1000多万,也就是每七个人中出兵1人,几乎全中国的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出动虎贲3000(骑兵),战车300乘(900人),甲士45000人。追随周武王的八百诸侯,出动战车4000乘(12000人),甲士60万人。周初的兵制,战车1乘驭手1名、长戟手1名、弓箭手1名,跟随步兵甲士150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战国末期的兵制,战车1乘,跟随甲士75名,战车的数量比周初翻了4倍多,出现了秦楚“万乘之国”。

殷纣王总计出动了70万军队,有多少战车古代典籍没有讲,估计也不会少于4000乘。其中,殷朝本部军队20万,追随殷纣王的诸侯军队50万。史学界有几种说法,其一是说,殷纣王临时把几十万奴隶武装起来,奴隶阵前起义了。但是《世浮》的记载颠覆了这种推测。其二是殷纣王的主力部队在山东打东夷,没有及时回防,这种说法也是讲不通的。夏商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全天下有1500多家大小诸侯方国,殷军主力有20万之多,占有天下之兵的七分之一。

《史记周本纪》:“乃遵文王,遂率戎车300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

牧野之战不是一场孤立战役,是西岐和殷商的总决战,周文王为此准备了七年,周武王为此准备了四年。公元前1060年,殷纣王听信崇侯虎等人的谗言,诏西伯昌周文王觐见,殷纣王囚禁周文王于里(河南安阳汤阴县)。大臣闳夭等人搜集有莘氏(今甘肃临洮)美女,骊戎(甘肃庆阳)的斑马,有熊氏(新郑)的九驾驭马,其他的奇珍异宝,贿赂了殷之宠臣费仲,进献给殷纣王,西伯昌又献出洛西之地,公元前1057年,殷纣王释放了周文王,并赐予斧钺加征伐之权。

周文王回到西岐的第二年,征伐犬戎(甘肃庆阳陕西延安);第三年,征伐密须(甘肃平凉灵台县);第四年,打败耆国(山西长治);第五年,征伐国(河南沁阳);第六年,征伐崇侯虎(陕西户县),建丰邑(镐京),自西岐迁都至丰邑;第七年,周文王驾崩,既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即位。周武王即位后,在河南孟津建立粮草后勤基地,两年后周武王号令诸侯会兵会盟于孟津。说:“齐粟,信也。”孟津的粮食储备充足了,天下诸侯都信服了,以祖宗的名义订立赏罚制度,准备出兵讨伐殷纣王。周武王渡黄河至河中间时,有白鱼跳到武王旗舰上,雷电击中旗舰的王屋顶,诸侯会盟者八百,皆曰:“纣王可伐。”周武王说:“你们不懂得天命,时机还不成熟。”

又过了两年,殷纣王越发的荒淫昏聩,他处死了冒死进谏的王子比干,囚禁了德高望重的王叔箕子;殷纣王的重臣太师疵、少师疆,抱着商朝的乐器投奔周。于是周武王传檄文遍告天下诸侯,“殷商有重罪,不得不讨伐殷纣王。”于是,周武王自带周师5万,八百诸侯60多万大军陆续向孟津集结,在孟津补充粮草给养后,周武王大军向朝哥进发。公元前1046年春,周武王与八百诸侯67万大军,会聚在朝歌城外牧野之地盟誓,周武王左手杖黄越(军权),右手秉持白色令旗。令旗一挥对天盟誓:“纣王昏庸,兵至牧野,诸侯用命,在此一战,不是殷死,就是我亡。”

牧野之战殷军主力20万,七百家诸侯军50万,殷纣王排兵布阵严重失误,他把诸侯的军队布置在前面、左面、右面,把殷军的主力放在中间,殷纣王的中军在最后面。诸侯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强,布阵之势是要他们替殷纣王卖命,他们的内心是愤愤不平的,周武王牧野盟誓伐纣大军山呼海啸,他们已经被武王大军的气势震慑住了。周武王亲自指挥大军开始冲锋后,追随殷纣王的50万诸侯军队,在瞬间崩溃了。“前途倒戈”的意思并非临阵起义,真实的含义是倒拖着戈矛逃跑了。武王大军掩杀过来,包围歼灭了殷军20万主力,牧野之战“血流漂杵”,殷纣王逃回朝歌在鹿台自焚。

《尚书武成》:(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服。)

凭什么说支持殷纣王的诸侯联军有50万呢?牧野之战开始后,诸侯联军崩溃各自逃回自己的方国。周武王消灭殷纣王的军队之后,接收了朝歌城并处理善后事宜,围猎祭天赏功之后,就再次率领大军展开对殷纣王帮凶诸侯方国的征伐,灭掉了99个方国,斩首17万多人,俘虏了30多万人,总计征服了652个诸侯方国。

《逸周书世浮》:“武王遂征四方,凡憝(duì)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翻译过来:“武王随后开始征伐四方诸侯国,凡是不顺眼的方国灭掉了九十九个,阵斩十七万七千七百一十九,俘虏三十万零二百三十。总计征服六百五十零二国诸侯。”《世浮》中的亿是十万,十万是七万别写。

【牧野之战后三千年不能超越战役规模】

牧野之战之后,中国古代将近三千年,都不能超越的战役规模。西周以前的古代中国人,打仗时非常讲究的规则的,他们几乎是不搞偷袭作战的,打仗讲究公平、公开、公正,很像今天的体育比赛,是双方约定打仗的时间地点,那时候打仗就叫“约战”。还记得春秋五霸的宋襄公吗?在我们今天看来,宋襄公的仁义之师的行为可笑而愚蠢,因为春秋时期战争法则开始变革,宋襄公仍然坚守古老的战争法则,所以他就失败了成了笑话。秦晋之战,是古代第一场大规模偷袭战役,战争法则改变了、孙子兵法也就诞生了。

长平之战,开始的时候赵国出兵10万,秦国出兵十几万,对峙了三年,仗越打越大。赵国增兵到45万,秦国增兵到60万,双方总兵力105万,没有超过牧野之战的140万人。

王翦灭楚之战,秦军总兵力60万,项燕总兵力40万,双方总兵力100万,依然没有超过140万人。

钜鹿之战,章邯、王离秦军40万,项羽、张耳、陈余诸侯联军45万,双方总兵力85万,连100万人都没有达到。

赤壁之战,曹军实际兵力20多万,孙刘联军不足10万。曹操号称83万,就算,双方兵力也没有达到100万。

肥水之战,前秦总动员的兵力是97万,真正到达肥水战场的兵力仅有20多万,东晋谢玄的兵力是8万,双方总兵力105万,依然没有超过140万。

隋炀帝一征高丽,动员了24个军,115万人,每天出发一个军,前军已过鸭绿江,后军还在山海关,高丽人的军队不足20万,双方总兵力130万,依然没有超过140万人。

宋元明清时期,再也没有出现过双方总兵力140万的战役,元末刘福通红巾军达百万,元军数量也达到百万,但是,他们是分散在各个战场上的争夺。朱元璋灭陈友谅,尽管双方的总兵力接近100万,还是没有超过140万人。明末,李自成总兵力达到100万,洛阳战役、开封战役、围攻北京、山海关之战,双方的兵力都没有超过100万。

1840年以后,进入热兵器时代,太平天国总兵力超过100万,清军围剿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但是都是分布在各个战场,没有一场战役双方总兵力超过100万。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开始了,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把日军总兵力的绝大部分投入中国战场,中国战场出现了四次双方总兵力超过100万人的战役,淞沪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豫相桂战役。

淞沪战役,1937年8月13日开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先后投入海陆空三军30多万,中国先后投入70万人。

徐州会战,1938年一月开始,历时两个多月,日军先后投入近40万人,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近70万。

武汉会战,1938年六月至十月,日军先后投入海陆空军总兵力80万人,中国方面投入150万军队,双方总兵力超过了牧野之战的140万人。

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至十月,日军先后动用80万兵力,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中国方面先后参战的总兵力150万。豫湘桂战役可以分解成多个战役,把豫湘桂说成一场战役有点勉强,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双方参战的总兵力都超过了140万。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赤壁之战中刘备到底做了什么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周瑜挡住了长江而来的曹操,刘备挡住了从汉水而来的张辽等七军。当时,刘备听从鲁肃的建议,一面与孙权联盟,一面南渡长江,将军队驻扎在了长江以南的樊口(即樊水入江之口,今武汉洪山区东、鄂州市西),但关羽、刘琦的主力水军仍驻扎在长江以北,在汉水与夏口间的却月城内驻扎。夏口固然是多条水流的汇集处,控扼东西,十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一败涂地,是公瑾孔明太强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你的问题!马云常说:“成功的人总是找自己的问题,而失败者总是找别人的问题。”对于赤壁之战的失败,从《三国志》、《资治通卷》等正史史料的记载上看,如果曹操扪心自问,其实和诸葛亮基本没关系,周瑜的作用虽然较大,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曹操自己太过自信,没有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敌人的优势。古代战争讲究天时、

  • 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南征也就是对南中地区蛮族叛乱进行平乱战争,广为流传的“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源于这场战争。此战发生在公元225年,这场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涉及范围还是很广,将四川与云南都包含在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稳定了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心态,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南征背景公元223年四月,刘备

  • 朝鲜战争的战败对美国有多大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朝鲜战争,二战之后最为重要的一场战争。这次的战争,对朝鲜和韩国的国土面积没什么大的影响,但对于参战的中国,以及美国,意义非常深远。可以说,现在的世界格局,和朝鲜战争有着重要的联系。那么,此战对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分别体现在哪里呢?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影响1、不败神话终结。从美国建国到二战后的一百多年间,对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胳膊拧过大腿的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那必须要说下布尔战争了。布尔战争,一般指发生于1899年10月11日1902年5月31日,英国与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之间的战争,又称为南非战争。战争一方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是当时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强国,布尔人只是移民到南部非洲的荷兰人后裔,战争双方看起来实力相差悬殊,但战争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 赤壁之战时主要人物都多大年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军23万,诈称80万。孙刘联军约5万人,双方兵力近五比一,曹军占绝对优势,最后,因一场大火灭飞烟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力的基础。战争胜败除了天时地利因素之外,还和双方统帅军事才能,指挥经验及年龄有关。古代传播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靠个人生活阅历,天赋日积月累才能

  • 陕北汉子中的三边县是指哪里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三边:现在指的是陕北的定边、安边、靖边。三县合成三边。历史中是存在这三个县的。在陕北,有文出两川,武出三边之说。两川就是指我们延川和宜川了,两川自古出文人,属于延安市。三边地区原来都算是陕北的“边疆”了,古代时候战乱比较多,所以出了很多武将。现在只有定边和靖边这两个县了,都属于榆林市。安边县后撤县改

  • 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的经典战役出自谁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围魏救赵”自然是出自孙膑之手,事实上庞涓前前后后中招了两回!自从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魏国的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成了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不断的开疆拓土,和赵国的矛盾日益增加,双方为争夺卫国的土地战争连年不断。到了公元前354年,魏国终于忍不住派遣大将庞涓率

  • 世界上有哪些没经历过战争的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世界上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国家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一些弹丸小国。主要是大洋洲的岛国。这些岛国很多与世隔绝,距离大国很远,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这些我们不谈,就看看大国中有没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来看来去,恐怕只有格陵兰了。格陵兰于2008年11月25日举行自治公投,成为自治国家。但国

  • 历史迷进来!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环境:北方比较冷,所以人长的较南方人高,在饮食方面也与南方有区别。南方比较温暖潮湿,如果说北方人是豪爽的话,南方人则可以说是“小家碧玉”。文化:自宋代以后北方的游牧民族比较活跃,因为是逐水草而居,所以自己的文字等较少,没有固定的居所。南方则不同,南方主要以经商为主,水运比较发达,占有良好的地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