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万历援朝战争,为什么平壤战役一打响,褪去朝鲜装束露出明甲的明军能让日军吓破胆?

万历援朝战争,为什么平壤战役一打响,褪去朝鲜装束露出明甲的明军能让日军吓破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55 更新时间:2024/1/24 1:38:06

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用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并在两年后的1592年4月挥兵侵入朝鲜,日军登陆后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应朝鲜国的请求,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派明军于7月陆续入朝抗倭,并于次年(1593年)1月取得了平壤战役的重大胜利。有人说,万历帝在位期间,明朝的各项综合实力早已大不如前,其军队的战斗力也在走下坡路,虽已不复往日之威,但仍是东亚一支最令人敬畏的强大武装力量。因此,有学者评价说日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是个雄才大略加野心勃勃之人,他妄图侵略朝鲜半岛、再以此为跳板入侵明王朝的图谋由来已久。日本列岛最大的封建主织田信长死后,其部下丰臣秀吉成了日本最具权势的关白(摄政)太政大臣,他率军东征西讨,南攻北伐,终于逐次荡平群雄,于1590年完成了日本全国的统一。

丰田秀吉最大的人生理想是征服大明,他曾织田信长建议“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在统一日本的战争期间,他饱经战火的熏陶与磨砺,随着内战的结束,他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同时,也为了平息或转移日本国内各大小封建领主对土地分配不均的不满,似乎还有用武力敲开中国门户与明朝进行商业贸易的图谋,他于万历二十年(1592)四月,调集陆军16万,水军(海军)一万直扑朝鲜半岛。

战争初期,渡海而来的日军攻势犀利,朝鲜军猝不及防、丧师失地、节节败退,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已经沦陷。此前,朝鲜曾经两次派使者赶赴北京向明神宗报告日本欲侵朝、侵明的企图,明神宗根本没当回事,不但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防御准备,甚至没有一句督促藩属国朝鲜整饬武备、警戒日军动向的叮嘱。

或许,明神宗自信过度,在这位自诩为天朝上邦尊贵帝王的眼里,日本只是个小小的蕞尔岛夷,他若胆敢进犯天朝,岂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于是,当日军浩浩荡荡向朝鲜半岛开进时,不但大明歌舞升平,明神宗依旧醉生梦死,就连其小弟朝鲜也未感觉到危险即将降临,其朝野仍是一派太平无事的和谐景象。缺乏防范意识,忘战必危,自然不会采取任何有效的军事防御部署,当日军如“神兵天降”,朝军仍懵里懵懂,在其宗主国大明的庇护下,“两百年不知战事”的朝军一触即溃、大败亏输自然是不难预料之事。

日军在朝鲜半岛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眼看大半个朝鲜就要失陷,朝鲜国王急吼吼派使臣赶赴北京求救。小弟遭难,引发明廷震动,万历帝总算是重视起来,他在第一时间召集大臣商议:出兵增援还是坐视不管。

朝臣们立即分为完全对立的两个阵营一派以兵部尚书石星为代表,主张派兵援朝。另一派以兵科给事中许弘纲为代表,坚决反对出兵救朝。两派唇枪舌剑,相持不下,似乎都有道理。明神宗也犹豫起来,事情拖了两个多月,迟迟无法定夺。日军可不管那么多,他们从南至北所向披靡,迭克名城,朝鲜战事日益恶化,前来求救的使者往来穿梭,再拖下去恐怕整个半岛都要成日本的禁脔。在兵部尚书石星等人的坚持下,明神宗总算领悟到唇亡齿寒的道理,采取了一些象征性的救援措施。到这年7月,见事迟缓的万历帝终于决心出兵援朝,但规模极其有限,可以看得出他下的决心并不大。

史载,明明知道日军是空国来犯,明廷只派了一位级别不高的武官率两千人马赶往平壤设防,随后,再派三千将士渡过鸭绿江驰援。

日军登岛后进展顺利,连连得手,士气正盛,明朝这区区数千人马哪里是其对手,很快便遭到挫败。明军失利的消息传回帝都,明廷再次震动,气氛颇为紧张。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绝大多数朝臣迫于不利形势,被逼达成了出兵援朝的共识。万历帝命宋应昌为经略,抽调在宁夏率部平叛的辽东名将李如松为提督,率水陆大军4万3千人入朝作战。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到12月,明军主力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声势浩大地开赴平壤参战。

日军早在4月14日就已在釜山登陆,随后横扫朝军如卷席,从南往北攻伐,一路势如破竹,朝鲜已危在旦夕,而犯有“拖延症”的明神宗到7月才做出反应,派少许军队入朝救援,足足拖了3个月。兵贵神速,碰到一个慢性子的皇帝,你只能抓狂。到12月,骁将李如松率大军东征,那么距日军捣入朝鲜已经过去了8个月之久。万历帝反应如此迟缓,决策如此艰难??让人为之咋舌。

好在李如松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入朝明军不负众望,战斗力与战斗意志亦可圈可点,总算为万历帝挽回了面子。

史载,1593年1月7日,经过周密部署与精心策划,明军相继抵达平壤,与日军精锐万人遭遇,两军随即展开激战。翻阅明史,没见到明军身穿朝军号衣入朝参战的记载,也没见明军脱去朝军战服露出明式衣甲后日军被吓破胆的描述。假如明军身穿朝军战服是为了迷惑日军,掩饰其战略意图的话,那么,战斗打响后,他们褪去朝军装束露出明军衣甲也是一种自信的炫耀,恐怕有震慑敌军,壮我声威的意思吧?日军为何见到明军衣甲会魂飞魄散?因没有见到过相关记载,在此斗胆揣测一下:毕竟彼时的明军是一支装备精良、极富实战经验、实力不容小觑的强大存在,其战斗力绝非朝军可比,所以日军才会吓破胆吧?

经过惨烈血战,明、朝联军歼灭日军万余人,俘虏、溃逃者无数,重新夺回了平壤,从根本上扭转了一度不利的朝鲜战局。随后,明军乘势进击,并联合朝军发起大反攻,在两国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朝鲜国土大部分被收复。得知李如松入朝后大获全胜,万历帝欣喜若狂,勉励他率军继续奋战。

彼时的明军,普遍列装了火绳枪和购自西洋的“红夷大炮”,其装备比日军强不少,加上指挥官李如松久历战阵,指挥得当,所以取得了平壤战役的胜利。但是2月17日,李如松轻敌冒进,在王京附近的碧蹄馆(驿站)遭日军伏击,死伤惨重(明朝说损失三千,日军说歼灭上万,朝鲜史料记载是役明军投入战斗的兵力只有四千,综合比较,明史记载的伤亡数字大约可信)。尽管明军遭遇挫折,但主力尚存,且很快得到了补充,因此士气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相反,日军久战疲惫,虽取得碧蹄馆小胜,但补给不便,水土不服,又遭到朝鲜义军的不断袭扰,其屯粮之处又被李如松派奇兵纵火焚烧而陷入困境。只可惜明军不明虚实,不敢立刻发动大规模进攻,白白丧失了千载难逢的战机。

之后,日本和明朝打打停停,万历帝在主和派的影响下,竟开始与日方和谈。这一谈就谈了4年。1593年5月,日本答应明朝,将盘踞半岛上的日军全部退缩到南部的釜山一带,万历再一次发生战略误判,下令数万明军精锐全部退回国内,只留1万人驻守。然而,丰臣秀吉却不断利用和谈时间补充兵力,运送大批作战物资入朝,积极筹备与明军再次争夺朝鲜......1597年正月,明军第二次入朝,这一次战争动用兵力远超第一次,比头次援朝打得更艰难也更惨烈。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消息传到前线,日军士气大挫,阵脚大乱。11月,日军大规模从海上撤退,明军联合朝军乘势追击,鸣梁海战爆发,日军无心恋战,明、朝军队斩获颇多......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严禁搬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我比较喜欢看美国的战争片,有没有推荐的美剧?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末日孤舰》属于灾难片,并不是典型的战争片。《末日孤舰》讲的是全球发现致命病毒,有一艘军舰免于灾难,并且有一个小女孩的血是万能血,免疫,由此研发出了疫苗。其次,《末日孤舰》的第一季确实相当好看,而且第一季留的这个悬念确实美妙。但是第二季开头,看点明显就不行了。等到第三季完全不行了,所以如果推荐

  •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和日军打了哪些战役,双方伤亡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之前为了写文章,我曾专门研究过这方面资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打的并不是朝鲜,而是援朝抗日1592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发动14万大军侵略朝鲜,登陆之后19天内就攻陷了朝鲜王京汉城,一个月后朝鲜“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朝鲜国王李率着心腹大臣逃往宗主国,也就是明朝,求明朝相助。万历

  •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中万历朝鲜战争的部分对日本的描写有哪些丑化和矮化?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是本好书,不过由于信息量浩大,一些细节难免出错,也难免加入作者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小院看了一下,其第五部中描写万历朝鲜战争的部分中也有不少,摘录一部分如下:书中原文如此:说句寒酸话,日本历史中大书特书的所谓战国时代,也就是几十个县长打来打去的历史,更讽刺的是,最后统一县长的,竟然是个农

  • 你知道《帝国全面战争》吗?有什么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世界观不同,在帝国全面战争的时代,中国还没有被纳入西方眼中的世界。由于马可波罗的游记过分神化中国,中国在西方认为是世外桃源传说富足之地。帝国全面战争的故事背景大致在18世纪,也就是17几几年,这个时候欧洲的世界观是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也就是欧洲诸国之间以外交、战争、经济手段进行斗争的丛林法则体系。

  • 特洛伊战争和希波战争还有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一个时代的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一个时代。特洛伊战争是希腊“传说时代”的故事,这场战争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还有一定争议。目前人们对特洛伊战争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按照古希腊的传说,这两首长诗的作者都是荷马,所以合称为“荷马史诗”。按照希罗多德的观点,荷马大约出生活动在特洛伊战争“不超过四百年”后。修昔

  •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又进行了哪些侵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西方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数不胜数,为了实现他们的“全球帝国梦”,依次对下列这些国家的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侵略战争如下(有遗漏的,请指出):1、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2、1968年--1973年的越南战争。3、英阿马岛战争。5、2次海湾战争。6、1964年,美国入

  • 战争史上有哪些不经意发生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战争史上有一些不经意小事,终酿成大祸。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取乐搞笑。等到犬戎来攻时,点燃烽火台,诸侯还以娱乐呢,没人派兵,结果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2、齐人田单为了尽快摆脱燕军追击,教导族人把车轴多余的部份截短,并用铁皮把车轴包

  • 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有哪些还活着的战斗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扶之将军不仅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而且是目前我国健在的4名开国将军之一。王扶之是陕西子洲人,生于1923年,12岁的时候,他虚报年龄就参加了红军,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先后参加了参加了劳山、榆林桥、直罗镇、山城堡、平型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

  • 明朝万历朝鲜战争痛打十四万倭寇,请问这一仗打出了多少年的和平?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朝鲜战争,是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在以援助朝鲜为手段,实际打击日本领土扩张野心的一场战场,在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在这场战争中,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14万人渡海至朝鲜作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明朝集结辽东军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宋应昌、李如松

  • 抗日战争的少年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