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斗结束释放俘虏,俘虏重新被敌人队伍收容不是又增大敌方力量,这些老兵又为敌所用?

战斗结束释放俘虏,俘虏重新被敌人队伍收容不是又增大敌方力量,这些老兵又为敌所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61 更新时间:2024/2/14 18:20:03

1947年6月初,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俘虏管理处接到野司命令:“整编第74师俘虏一个不放,严加管制不使逃跑”!在孟良崮战役中,华野共俘虏敌两个整编师的官兵19676人,为什么特别规定整74师的俘虏一个不放呢?因为该师老兵成分较多,作战经验战斗素养普遍较好,正是我军特别需要的“解放战士”,而这些官兵以为不放就是要杀头,当时都吓完了。

因此除了战斗结束后各野战纵队直接补入的解放战士外,送到华野俘管处的6746名俘虏被编成27个中队进行严格管理,首先是辨别身份,即把俘虏中的军官、政工人员、谍报人员和特务分子清理出来,这些顽固分子将被押送后方集中学习改造。然后其他的军士和士兵,则抓紧进行思想改造和政策教育,以期尽快补入我野战部队,毕竟这一年的战斗非频繁,时不我待。

根据华野政治部的统计资料,解放战争第一年(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华东我军共歼灭蒋军八个整编师29个整编旅全部及其他部队共43万人,其中俘虏敌人官兵26万余人,除数量占比较小的军官送往后方学习改造、部分伤兵和身体条件较差的士兵释放就地以外,绝大部分俘虏都补充进了各野战部队。因为每次战役战斗,各纵队肯定会出现一定伤亡,把蒋军俘虏兵补入部队,是保持我军建制完整、恢复战斗力的必要措施。

所以释放俘虏这事,到解放战争时期相关政策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由战争规模和战争形式的变化而决定的,提问多虑了。早年红军时期,对俘虏兵的吸纳确实还遵循“自愿”的原则,也就是经过教育和号召后,自愿参加红军的才会留下,而不愿意参加红军的,基本都发放路费允许回家。但是这样的做法后来证明是有欠缺的,因为相当部分被释放的俘虏,又被敌人收容和强征后再次入伍,成为部队重建的基干。

比如1931年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红一方面军全歼了蒋军嫡系第52师,抓获俘虏5000余人,其中还包括该师中将师长韩德勤,结果由于审查不严和秉承“自愿留下”的政策,半数以上的俘虏遣返后又成为第52师重建的组成部分。更为遗憾的是,连师长韩德勤都伪装成为士兵,领了两块大洋的路费逃了回去,这也说明当时一刀切的俘虏政策确实存在问题。

所以随着条件的允许,尤其是有可靠后方的情况下,我军已经逐步转变了做法,陈老总在回忆解放战争初期的情况时经说:“每一战役后,每一团要补充1000多俘虏兵,俘来后就给发枪打仗,我们融化俘虏有一套经验,一是用老的解放战士争取俘虏兵,二是用翻身农民战士教育俘虏兵,三是不搜他们的腰包,四是用随军民工教育俘虏,因为这些老农民的阶级觉悟都很高”!

不过大批补充俘虏兵也有缺点,那就是这些“解放战士”在我军打胜仗的时候没有问题,一旦形势困难或者条件艰苦时,就会出现相当数量的开小差行为,这也是困扰各部队的老大难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取得胜利!按照陈老总的大概总结,战争第一年华东我军共补充了20万解放战士,另有12万成分较好的翻身农民参军,按照前面26万的俘虏数字,解放战士的转化率高达77%!

华野为了更好地融化和改造整74师的俘虏兵,纷纷以连级为单位举行欢迎会,有条件的还会组织聚餐,连指导员讲话和介绍完俘虏姓名后,老“解放战士”都会起来讲话,他们来自蒋军不同的部队,用亲身经历对我军的民主、我军的胜利做宣讲,这些老战士有原来的部队番号、有姓名有被俘的时间地点,所以讲起来不仅生动,也非常有说服力,大大感化了新来的俘虏兵。

所以对整74师的俘虏改造和融入比较成功,其中还有一点重要因素,即孟良崮战役后蒋军方面忙于内部追责,前线基本停止了进攻,也就给我军创造了一个多月难得的休整时间,为充分审俘和融俘创造了机会。所以在后来的战斗中,出身整74师的解放战士有不少表现良好,尤其是机枪手和炮兵等比较专业的岗位,还给我军带来了不少宝贵的作战经验,充分说明华野的俘虏政策很是成功。

当然了这是国内战争,蒋军士兵也绝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出身,才使“解放战士”这一现象的出现成为可能,但也证明了如题所问是不完全准确的。至于与敌国之间的战争,释放俘虏这事却是极其罕见了,那摆明了会增强敌人的力量。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经常大规模屠杀战俘,一方面是本性残暴,另一方面当然是不想这些战俘逃回去后,重新拿起枪参加战斗。

再比如苏德战争中,德国人先后俘虏了550万苏军官兵,除了一部分经过考察编成伪军后,其他可有释放回去的?到战争结束时,活着回去的苏军战俘只有100万人,其他都被折磨致死或者虐杀了。苏军也一样毫不客气,被俘的德军官兵都被送往了西伯利亚地区的战俘营,战后活着回国的比例也真心不大,因为双方都很清楚,这些俘虏回去以后,军官也许会遭到严格的审查,普通士兵很快就会重新配发武器推上战场,本来就是炮灰嘛。

美英盟军对德军俘虏的处理更认真,1944年以后俘虏数量激增,而由于英伦三岛已经人满为患(美军单位太多了),干脆用轮船横渡大西洋送往美国和加拿大,总之不能放回去。《拯救大兵瑞恩》那个高个子德国兵第一次被俘后,美军士兵心软放了他一马,结果不是拿着枪又跟着坦克杀回来了?战场是残酷的,心软不得。

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为了做宣传工作瓦解敌人以及体现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曾经释放了不少美军俘虏,结果后来在换俘过程中很吃了些亏,这都是历史的教训呐。

(1)解放战争时期特工经典故事:

只要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俘虏的存在,根据日内瓦公约规定应给战俘人道对侍,保证起码的生存条件,战俘最后处理方法一般为:1、交俘虏、2、经教育释放、3、经教育留用。在实际中,二战中苏联将大量波兰俘虏全部枪决杀害、日本将苏联、中国战俘送731部队进细菌活体试验、近代恐怖组织将俘虏表演斩首,血腥视频进行恐吓,只有中国人民才会善待俘虏,将日本鬼子改造成为反战同盟会、教官、医生等,将百万国民党军俘虏改造成人民解放军,朝鲜战场,中印边境战、中越自卫击战等对侍俘虏政策,中国是最优秀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求建国英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罗盛教,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

  •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如何通过二战从海军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兵种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美国海军陆战队是美国军队中的一个独立的军种,美国海军陆战队最早成立于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期间有过解散,重组,最终在举办大陆会议之后正式成立。因此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也是世界上最年长的一支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每一个时期的任务分配也不尽相同。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成立的最初期,海军陆战队成

  • 辽沈战役,防守长春的郑洞国,为何下令士兵朝天开枪,然后投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东北战场上,郑洞国绝对是个最悲情的人物,他吃亏在于太厚道。1948年3月13日,东北野战军攻占四平后,国民党军固守的长春,就成为孤悬在松辽平原上一座孤城。其实早在1947年10月17日下午六点半,林彪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攻克小丰满水电站,切断了长春的电力供应。现在四平失守,中长铁路被切断,也等于掐断

  • 为何秦军士兵连工资都没有却还要为秦国浴血沙场?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秦国之所以强大,关键是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持这么一支军事力量是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的,但由于秦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这就减少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义务兵役,也就是没有工资,那如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哪?这得益于秦国实行了一套严格的兵员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军功制。01兵役管理制度秦朝沿袭了战国时期的郡县征兵制。

  •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万多美国民兵为何能赶走强大的英国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你产生了是美国人自己赶走英国人的错觉?赶走英国人的是卖肾援助的法国路易十六。美国人自己赶跑了英国人的说法,简直比我们自己独立打败日本人还过分十倍啊。当一小撮国家分裂分子在北美起事时候,英军在北美驻军就6000人,开始持续的在北美增加兵力,当时正是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龙虾兵打遍天下无

  •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你知道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991年5月1日,一位老人来到河北省蓟县盘山烈士陵园,到抗日英雄包森墓前祭拜,并献上自己亲笔书写的花圈对联,对联上的字是: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朽者,祭拜包森。此人叫冢更咻,是一位侵华日军老兵,此举一是为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的生命赎罪;二是他在一次战斗中幸存下来,前来祭拜鲍森,是八路军的将军,

  • 秦末农民起义详细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长大后做了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

  • 经典战争电影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国内越战《高山下的花环》三大战役《大决战》三部曲这么犀利居然没人记得。。集结号我的团长我的团虽然是电视剧,不过画面不输电影鬼子来了战争与和平据说历史上耗资最多的电影,五年,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1968年)。出口之后席卷整个西方电影市场,把当年许多好莱坞巨片打得一败涂地,成功翻本。苏联的电影,

  • 秦末农民起义将领周章的典型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2.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3.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4.司马迁《史

  • 《大决战》之中,杜聿明一会跑东北一会去华东,他为何会这么忙?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决战》已经更新完毕,作为向建党百年的献礼片,该剧的热度依然还在持续中。全剧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亲赴重庆谈判作为起点,重点讲述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决定解放战争走向的“三大战役”。在《大决战》中,杜聿明一会跑东北,一会跑华东,显得异常繁忙。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