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二战期间日本有骑兵联队,那么多的“东洋马”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16 更新时间:2024/1/23 14:45:1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日本军马的培养,花费了接近一百年的时间。

日本古代有马,但马非的烂。他们主要是蒙古马种,很久以前经过朝鲜半岛输入日本。这些蒙古马本来就比较矮小,加上常年生活在日本岛国封闭的环境,无法获得新的基因。所以传统日本马很烂,矮小,力量弱,爆发力差。按照西方有关马的分类基准,身高148厘米以下的马都属于小型马,那么日本所有的马都是小型马。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改良军马。但军马不是枪炮,改良需要漫长的周期。一匹马长大就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急需征调马匹身高超过142厘米的战马。虽然当时日本一共饲养了约150万匹马,但是经过军队严格选拔却仅能凑足3.5万匹,而且入选的军马也很少有超过1.42米。同时,这些参战的军马在战场上经常无故骚动、互相撕咬、蹶踢、嘶鸣,严重影响了日军的攻击计划。据记载,日军第六师团炮兵联队在管制性情暴躁的军马时,还发生了270名士兵被马咬伤踢伤的事故。

1887年,日本陆军保有的马匹平均身高只有135-138厘米,与平均体高150厘米的欧洲军马相差了十多厘米。

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骑兵也曾经参战。当时日本骑兵平均身高1米5几,他们马只有1米三。

而法军的战马平均身高156.7厘米、德国军马则为161.2厘米,相差太远。

日本骑兵被白人骑兵嘲笑为:骑着大号老鼠的侏儒军团。

为了改善日本军马的品种,从明治维新开始引进西方优秀马种。

当时日军是高度依赖战马的,日军的师团需要大量马匹作为运输工具,每个师团的马匹一般超过7000匹,而师团士兵也不过2万多人,相当于3个人就要有1匹马。

为了军马,日本军方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还有漫长的时间。

日本引进的优秀马种,主要是:

第一,拉伯马。

日本从阿拉伯地区引入了这种马匹。阿拉伯马匹的特点是外形优美,耐热,耐力好,速度也快。

在日本所有的依仗马,基本都是阿拉伯马充当,包括天皇的坐骑。

第二,盎格鲁诺曼马

这是法国诺曼底的诺曼马和纯血英国盎格鲁马的混血。

这种马不但体型高大,而且体力好,速度快,力量非常大,是优秀的军马。

日本军方经过反复试验,认为这种马最符合实战需要。

在二战期间,日本骑兵百分之七十五的战马,都是盎格鲁诺曼马。

第三,盎格鲁阿拉伯马

这也是一种混血吗,特点鉴于前两种马之间。

这种马的特点是速度快,体型优美,一般作为高级军官的坐骑,或者用于传令兵(要求马匹速度快)

第四,顿河马

这是著名的沙俄顿河哥萨克的坐骑。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经过十年改良的日本马平均身高终于达到了147厘米。但是在战斗中,日本马无论在体质还是数量上还是远远不如俄国顿河马。比如,同样吨位的大炮,俄国马只需六匹就可轻松牵引,而八匹日本马亦显得非常吃力。

日军就发现顿河马具有极强的耐力,力量较大,适应能力也超强,缺点是速度较慢,体型较为矮小,不太适合骑兵作战。

于是,顿河马也被大量繁殖,但主要作为驿马使用,也就是用来拉车或者背负辎重。

经过长达七八十年的培养,到了二战期间,日本的军马几乎都是高大的东洋马。即便日本民间用马,也达到了145.4-157.6厘米的体高。

当时日本规定,骑兵的战马必须超过153厘米,体重超过450公斤,不能有赘肉。

这个标准已经和西方战马完全相同。

可以说,战马的发展,也是日本明治维新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东洋马也成为高大的代名词。

萨沙记得林彪准儿媳回忆自己母亲的婚姻时写道:当时我的母亲是护士,身高接近1米7。在抗战那个年代,我母亲算是非常高的女人。那个时候,领导给我父亲介绍对象(他父亲是个大龄军官),让他看了这几个护士。我父亲看了一会,指着我妈说“我就要这匹东洋马”。

日本的骑兵编制和步兵相仿,也是由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组成,不过规模要小的多,一个骑兵联队由四个骑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组成,大约有1400人左右。

日本骑兵所用的马是以盎格鲁诺尔曼马为主。日本本土的马与蒙古马种同源,平均体高120~142厘米,比较矮小,虽然吃苦耐劳,生命力较强,但是用于骑兵冲锋显然有所不足。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军事改革,骑兵也是改革内容之一,其中骑兵所用的马匹也是改革重点。由于传统的日本马有所不足,所以在法国军事顾问团和骑兵指挥官秋山好古的建议下,日本引进了不少良种马。

日本引进的马里一种的是阿拉伯马,阿拉伯马外形好,能力强,所以主要用于天皇和近卫骑兵。还有一种是盎格鲁阿拉伯马,这种杂交马主要用于高级指挥官的座骑或是传令兵。而日本骑兵所用的马则以盎格鲁诺尔曼马为多。

盎格鲁诺尔曼马是英国纯血马和诺尔曼马杂交的品种,体形高大速度快,是一种非常优良的马匹。

在日俄战争里,日本骑兵多次击败以骑术著称的俄国哥萨克骑兵,显示了军事改革的威力。在战争中日本也缴获了不少顿河马,不过这些马大多用于步兵、炮兵部队。

到抗日战争,日本骑兵还是使用盎格鲁诺尔曼马为主,都是由日本国内专门的马场培育,每一匹马都有身份证,证明其血统,所以还真的基本都是从日本本土运输而来。

在战争后期,由于马匹的损失得不到补给,也有部分部队使用了一些在中国掠夺的马,不过这种仅仅是临时性的措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打仗,真的会用信鸽传递情报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个有趣而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相信我们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军队行军之间以鸽子来进行信息的传递,那么在真实的古代中,这一点真的有可能实现吗?“兵鸽鸽”真的存在嘛?耗时性即使是在现代,培养一只懂得路的鸽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在古代便更不简单了,首先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 在看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苹果的故事,黄继光,邱少云等等一个苹果的故事,是记录了25个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坚守阵地,没有吃的和喝的,只剩下最后一个苹果,25个人分着吃,却还剩下大半个的故事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们的冲锋,不惜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邱少云,为了完成隐蔽任务,在隐蔽点被敌人防火焚烧的情况下,活活被大火烧死

  • 秦朝范增.和范喜良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范增和范喜良没有关系。范喜良是古代中国民间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的丈夫杞梁,秦朝修筑长城的民夫。范喜良是一个人们虚构的人物,而范增则是历史之中,确有记载的人物,后世人们经过考证,此人在秦末时期是确实存在的。范增,先是跟随项羽的叔父项梁,后来在项梁死后,又辅佐项羽推翻暴秦的统治,是项羽手

  •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为何抗拒解放军的“缴枪不杀”政策?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因为北越军队,历史上就是很难投降的军队。著名的德浪河谷战役中,美军刚开始空降,就曾经抓住了一个措手不及的北越士兵。而北越士兵无论对方如何殴打逼供,就是不交代北越军队的主力,就埋伏在德浪河谷。此战美军统计为:越军阵亡1037人,被俘6人。现代战争的伤亡比一般是1:2,也就是美军歼灭

  • 越南战争中,南越伪军为什么打不过越南人民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10041条回答。说几个要点:第一,军事方面的因素。南越军队同北越军队,有着巨大的差距。南越军队其实是战后法国和美国扶持起来的一支军队,有着鲜明的特点。表面上南越军队规模很大,有七八十万规模(71万正规军,还有10万人的空军和海军),其实绝大部分都是防御性地方部队,战斗力低

  • 谁知道三国演义75-80回中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七十四回关羽水淹七军东吴与曹操联盟共图荆州。关羽得讯,起兵突袭襄阳,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前去增援。关羽仔细考察樊城以北的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中,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曹军将领于禁投降,庞德被擒。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在攻打樊

  • 《血战钢锯岭》有哪些令人震撼或难以忘怀的细节?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多斯在新兵营因为拒绝哪怕摸一下枪而上了军事法庭,但是在战场上,为了营救在新兵营曾经让自己难堪的长官时,他下意思的用一把枪做了一个简易的拖床,长官和他自己都很惊讶这个举动,镜头在这里停了几秒,表现了他们错愕的神情。2.多斯在日军地道躲避敌人时,偶遇一个受伤的日本士兵,虽然白天也是以命相搏的敌人,但

  • 越南战争中南越战败,为什么不学朝鲜与韩国那样分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越南的北越和南越的战争不像朝鲜和韩国那样,南越自己不行打败了,自然被统一啦!韩国有美国帮忙,大家都打不下去了,所以分成两个国家!南越其实在美国没有插手之前一直节节败退,被北越压着打,后来美军加入才能撑着!南越号称百万军队,其实正规的也就五十万,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组成的地方保安部队,这能打什么仗嘛!

  • 古时候,信鸽是怎样准确无误的把信送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揭秘:你知道古人飞鸽传书,你小时候会好奇鸽子怎么传递信息,为什么鸽子能够非常准确地把信送到目的地?疑惑:难道他的脑子里装了一个GPS吗?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我慢慢给你讲来。靠谱:飞鸽传书鸽子这种动物是非常强悍的,在一般情况下长达几个小时可以连续保持在九十千米米的时速。但是它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归巢”。

  • 芦花荡课文仿写200字就行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一篇诗情画意扣人心弦的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老英雄,还让我们看到英雄少年的风貌,还让我们想到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从苇塘的歌声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读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男女老少都发动起来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抗日战争必胜。文章开头部分先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