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古代女官职:后宫内命妇
一品
嫔(正)
贵人(从)
二品
昭仪(正)
淑仪(从)
三品
昭容(正)
淑容(从)
四品
昭媛(正)
淑媛(从)
五品
尚宫、尚仪(正)
尚服、尚食(从)
六品
尚寝、尚功(正)
尚正、尚记(从)
七品
典宝、典衣、典膳(正)
典设、典制、典言(从)
八品
典赞、典饰、典药(正)
典灯、典彩、典正(从)
九品
奏宫、奏商、奏角(正)
奏变徵、奏徵、奏羽、奏变宫(从)
内命妇指在宫中奉职女官中有品阶(官位)者。正一品到从四品实际上都是国王的侧室,正五品以下到从九品都是宫女,按各自名称所示任职。
正从:所有的官品分为九品,从最高的正一品到最低的从九品,各品又分正、从。正三品以上称为堂上官,从三品以下为堂下官。有时从三品以下、六品以上的内命妇也会被划分为堂上官。
嫔是国王侧室中地位最高的人。国王的正室称为妃,一旦嫔被封为正室即成为妃,妃是没有品阶的。
世子宫的内命妇
二品
良娣(从)
三品
良媛(从)
四品
承徽(从)
五品
昭训(从)
六品
守闺、守则(从)
七品
掌馔、掌正(从)
八品
掌书、掌缝(从)
九品
掌藏、掌食、掌衣(从)
世子宫:继承王位的王世子的宫殿。世子宫所属的内命妇,从五品以上并不担当职务
宫外
外命妇
夫人的封爵取决于丈夫的官职。但是,如果夫妇二人离婚,妻子一方在前夫生前与其养子或养子的子孙再婚者是不可以被封以爵位的。还有,接受封爵者如有在丈夫死后与其他男性再婚的情况,也将被剥夺爵位。王妃的父亲、二品以上的宗亲(王族)、功臣、功臣继承人、王妃的母亲、世子的女儿、二品以上者宗亲的妻子、与公主、翁主结婚成为驸马者拥有邑号,付其出生地或者本贯(*1)的地名加以称呼。
外命妇:大殿乳母、王妃母、王女、王世子女、宗亲之妻、文武官之妻中具有品阶者。外命妇的封爵取决于丈夫的官职,但并没有经济上的保障,只享受名义上的待遇。
文武官妻:文武官之妻的爵位,根据丈夫官职划分为从正一品的贞敬夫人到从九品的孺人,给予外命妇的封爵。例如,正一品领议政的夫人为贞敬夫人,正三品承旨的夫人的称号为淑夫人。堂下官之妻的封爵,以从三品的淑人为最高,以下没有正从之分,四品为令人,五品为恭人。六品为宣人,七品为安人,八品为端人,九品为孺人。
府夫人:为正一品的外命妇中王妃之母以及大君(王的嫡出子)之妻的封爵。
古代朝鲜的官职称谓由于李氏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在1896年独立之前,称谓方面严格遵循中国礼制,从不僭越。朝鲜君主称国王,尊称为“殿下”或“主上殿下”,自称为“寡人”。翻译中称国王为“皇上”、“陛下”,或国王自称为“朕”的,都属瞎遍乱造;国王的正妻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尊称为“中宫殿”或“中殿娘娘”。翻译为“皇后”也是错误的。《大长今》中出现的,是中宗朝的文正王妃坡平尹氏。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媛、淑容、贵人这些等级,剧中连生即被册封为淑媛;王位继承人(通常是国王的长子)称世子,尊称为“邸下”或“世子邸下”,国王诸子皆称“大君”;王世子的正妻称“王世子嫔”,尊称“嫔宫娘娘”;当今国王的母亲称“王大妃”;二代先王的正妻称为“大王大妃”。按照上述标准,我们就不难辨别翻译中一些常识的错误。李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可见正三品堂上和堂下,是一个职份高下的分水岭。长今在她八岁时的第一次考试中,就准确无误地详述了每一级官职包含的各项职务。剧中中宗加长今为正三品堂上官,以一女子而得此高位,实为惊世骇俗。在国王下面,有最高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史馆称春秋馆。在《大长今》中出现的从属于六曹的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服务于宫中王室的专属医疗单位)、内侍府(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内赡寺(掌管宫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饮及油等物)、司饔院(掌管御膳以及宫廷内三餐之事)、内需司(掌宫廷内用的米布、杂物和奴婢宫人等事)等,其他机构还有典医监(负责训练医官)、活人署(负责救治都城病人)、义盈库(掌管油、蜜、黄腊、素物、胡椒等事)、司圃署(掌管园圃、蔬菜等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