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最早源自于战国时期的军事战争?

最早源自于战国时期的军事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62 更新时间:2024/1/21 10:18:59

通过春秋时期的不断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七个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这两百余年的时间里,又发生了无数的战争,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就不多说了;现在来盘点战国时期传奇级的十大战役(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TOP、1阴晋之战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向子夏学习儒家思想,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为抵御秦国的进攻,修筑了吴城。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阴晋之战也成了魏武卒的成名之战,之后,魏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霸主级的存在。

TOP、2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TOP、3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是公元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这也是韩国的衰弱之战。

TOP、4即墨之战

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在济西之战中大败齐军,接连攻下临淄,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结果在乐毅被撤后,燕国大好形势被齐将田单用“火牛阵”所破,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

TOP、5鄢郢之战

鄢郢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79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

TOP、6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2年,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TOP、7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59年,乃是长平之战后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的又一次大战;此战秦国先后共派出超过四十五万军队,而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后,已经几乎没什么可战之兵了,赵相平原君赵胜甚至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后来魏国和楚国去帮赵国,联军共三十万;结果是以秦国伤亡近30万失败告终,邯郸之战是战国时期东方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破产,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TOP、8代之战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公元前251年,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25万前往抗击。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失去战斗力。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卿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燕王只好割让5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TOP、9赵破匈奴之战

赵破匈奴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44年,当时匈奴单于亲率骑兵约10万人深入赵境,而赵将李牧所率总兵力约20万人,其中骑兵仅为1.3万;经激烈格斗战后,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被歼。李牧在歼灭匈奴主力后,又乘胜前进,灭褴国,破东胡、降林胡,声威大振。此后10多年,匈奴不敢进扰赵国边境。此战,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TOP、10秦灭六国的战争

秦灭六国之战就算在一起说吧,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在战国时期发生的十大战役,几乎都是传奇级的,后世难以复制,尤其是长平之战、阴晋之战和即墨之战;当然,在战国时期发生的颇有传奇性的战役不止这些,但是在这里,仅罗列十个出来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彭”的来历和这个姓的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彭姓何来1、为祝融之后,以国为氏。相传陆终为古祝融之后,生有六子,三曰彭祖帝尧封彭祖于彭(今江苏徐州市),为大彭氏国。大彭氏国于商朝被灭后,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彭氏。彭祖原姓名铿。据说他年轻时做了一碗野鸡肉羹献给上帝,上帝吃得高兴,就赐他长寿。他经历夏商两代,活了八百多岁,所以人们称他彭祖。商朝时,商

  • 京杭大运河为什么经过太湖?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京杭大运河不经过太湖。不走太湖原因如下:第一,湖泊水太浅,没法做航道。太湖大部分地区的水深不足2米,而且水位变化大,枯水期更浅,来来回回变航道,一不小心就会搁浅岸边,动弹不得,这就太麻烦了。而运河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运河河道常年有人维护,浅了就疏浚、补水,反正就在岸边作业,维护也方便,而要是在湖中做

  • 马鞍山石门的来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石门,又称小桃源,俗称昆坑岩门,位于缙云县仙都山、马鞍山、白水山三山之间。有蟠龙、洪岭脚、昆坑、上方、锅炉、鸟岩下、新塘下、朱庵、新屋、外麻车、二百田、四十、桥头、下园、岭脚、双鸟、黄沙垄脚、荒田、悬藤山等十九个自然村。还有洪岭、鸟大岩、马鞍岭、麻狸岭等山头。其中上方,是宋末户部尚书临安知府潜说友的

  • 美国为海湾战争的胜利,在后勤保障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中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这表示我们老祖宗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管经过几千年,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开垦农田、广囤粮草,秦军本来就是武士阶层,不种田的,专职打仗,从这点就可知秦国本身就有能力供养几十万大军。二,赵军基本是本土防御,不用长途运输军粮(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消耗极为惊人,曹操给的数据是1/18,

  • 曼提尼亚之战的名词解释?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曼提尼亚之战曼提尼亚之战,①伯罗奔尼撒大战期间的一次重大战斗。公元前418年,斯巴达国王亚基斯率领斯巴达-泰耶阿联军1万人入侵阿尔戈斯和曼提尼亚。雅典将军拉凯斯和尼科斯特劳特率领1支兵力相当的雅典军队前去援助盟邦。两军在曼提尼亚附近遭遇,并展开战斗。雅典军队未能顶住联军中路和右翼的攻击,以致全线溃败

  • 血战湘江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

  • 故宫有哪些故事两百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其余四宫分别为俄罗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英国伦敦的白金汉宫和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在故宫中,有许多微小的设置都符合风水学、建筑学,处处体现着皇家的权威,让我们来看几例。一、999间半房间的传说相传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

  • 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淞沪会战(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

  • 中世纪经典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黑斯廷斯(1066)英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日期与发起诺曼征服英格兰的战争有关。经过认真和大规模的准备,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英国王位上获胜,于10月14日降落在佩文西并与国王哈罗德二世交战,距离黑斯廷斯以北约六至七英里。三周前,他们在约克郡斯坦福桥对阵维京人队的比赛中向南进行了强行胜利,他们疲惫不堪,但他

  • 历史上因为有才而被杀的材料?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汉二年(前205),刘邦兵败彭城(今江苏徐州)后,他迅速派兵与刘邦残部会合荥阳,阻挡了项羽的攻势。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时,韩信则率兵在项羽的侧翼发动了一系列攻势。汉四年,韩信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